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罕见老照片工作室:杨莹
河源,又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纯客家人的地级市,有着“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赞誉。
关于河源之名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公元483年),那时始置河源县。到了唐朝,据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中记载:“河源,本汉龙川县之地,齐于此置河源县,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也就是说,河源之名是取自“三河之源”之意。这三河指的是河源境内的连平河、忠信河和新丰河三河,同时东江和新丰江两江在河源市区交汇,使得整个河源三面环水,成为真正的水城。
同时,河源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境内的万绿湖水质优良,常年保持国家地表一类水的等级,符合直接饮用水的标准,捧起来就可以喝,同时万绿湖也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拥有139亿立方米的水库容量。
本期老照片就走进河源,看看这座古老的客家城市百年的变迁。
二十世纪初河源的一次新年巡游活动,这一场景叫飘色或是高景,取“高兴”的谐音,客家人叫做“撑景”,是粤东客家地区的民俗活动,人们抬着的木头架子上的是化妆成历史人物的小孩,寓意新年的好兆头。
摄于1905年到1925年之间,枯水期时河源东江上百姓用竹子和木头搭的一座高脚桥,在没有大桥的年代,凝聚了百姓的智慧。
同一时期东江上的木筏船,枯水期没有什么出行的船只,在等待涨水的时候放筏。
同一时期,到了涨水期,船厂里的一艘“巨轮”下水,众人共同搬运见证。
摄于1895年到1912年之间,百姓们在去“赶墟”
清末的河源县衙,十分简陋,也反映了当时淳朴的民风。
二十年代的河源化容桥,原本是一座泥桥,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的时候,当时的邑人呼吁请富商出资兴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并改名为飞鸾桥。
三十年代的河源城门,护城河水面波光粼粼。
二十世纪初的一次新年舞狮,吸引了许多人,那时的舞狮和现在还是有些区别。
三四十年代的舞狮,规模更大了,技术也更加娴熟,还有人站在二楼的阳台伸头观看。
1950年前后的河源县人民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舞狮表演,也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了。
三四十年代东江一艘船上的传教士一家的全家福,那时广东有很多外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地方的发展。
某处渡口卖票的小孩,那时上不起学的家庭的孩子早早地就要出门打工挣钱。
等待下船的乘客。
三十年代的化容桥。
二十世纪初,南湖附近的一座石桥
二十年代的河源街道,地面还都是鹅卵石铺成的路。
三十年代的河源太平老街,两侧的商铺各式各样,商业文明已经兴盛。
四十年代河源县郊的一处茶水店,门前停着黄牛、轿子、扁担等,是当时贫苦百姓进城的歇脚之处。
1950年的河源老街道。
1949年以后的河源平民医院,那时的医疗设施还很简陋,医院门前的杂草和杂树都还在肆意生长,但伟大的医护工作者也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1988年1月7日,正值改革开放10周年,河源县撤销,河源市正式设立,河源也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1988年3月2日,中共河源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下图是建设之初的市委办公楼。
1992年的浮桥,已经是改善后的版本,最原始的浮桥仅由船只和木板搭建而成,十分不稳固,仅能供人小心翼翼地行走,此时的浮桥已经可以自在地骑车通行了,不过现在浮桥也消失了,被一座座结实稳固的大桥取代,出行更加安全。
九十年代初的沿江路,城市被东江分成了两边,两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多少人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城市样貌。
1993年河源首通客运火车的庆祝仪式剪彩现场,许多记者前来采访,还有舞狮的演员,十分热闹。从此河源也开启了火车时代,如今高铁动车穿行,你还记得这些绿皮火车吗?
……
回首老照片
老旧的故事一幕幕出现、重提
但讲故事的人已经老去,或者不在
只希望这些老照片可以保存地更久一点
让更多人可以回忆
本文配图全部来源于网络,部分照片作者与来源不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文字严禁洗稿及未经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