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思想随笔: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人所具有的思考、记忆和预见的能力,实际上是凝聚和贮藏他的欢悦和悲哀的机器。然而动物却没有这种能力;无论何时它处于痛苦之中,却好像是第一次经验这种痛苦,尽管在这之前这类痛苦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动物毫无概括此类感情的能力。因而,它们漠然无虑、宁静沉着的性情,是多么地遭人嫉羡。但是人的反省和思虑总是产生并伴随着全部的情感。并且,倘若承认对人和动物都极为寻常的欢悦和痛苦的共同原理,人对幸福和悲伤的感受却更为敏锐,以至于人在达至欢悦状态的瞬间会兴奋而死,而在他遭遇厄运时就会跌入绝望的底层,自戮而亡。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思想随笔)(1)

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如此,我们进一步发现,为了增加快乐,人的欲念的数目越来越多,其需求的程度也越来越强烈,而这些欲望就其原始状态而言并不比动物更难以满足。由此,奢侈便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精美的食物、醇厚的酒浆,华贵的服饰,以及超越于他的生存所必需的数不胜数的精品。除了上述的一切,快乐还有一种独特而奇异的源泉,痛苦也是如此,即快乐和痛苦均源于人的自身,是他运用其反思能力的结果。就其价值而言,它不成比例地占据了人,并且多于他的其他志趣的总和。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思想随笔)(2)

欲念的呈现形式光怪陆离,层出不穷,它本非根植于人的生理的快乐和痛苦,但却成为他殚精竭虑的奋斗目标。无疑,人除了与动物相同的快乐之感的根源之外,还有精神的快乐。这就意味着快乐之感的差异存在,既有无知浅薄的无聊小事,或仅供茶余饭后的清谈,也有精神的至高伟业。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厌倦,它痛苦的一方暗暗阻扰着这些快乐。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思想随笔)(3)

厌倦是痛苦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就其自然状态而言它不为动物所知。惟有牲畜中的最聪明者在它们被驯化时才会显现对厌倦的微弱的痕迹。相反,它对人来说却变成毫不容情的鞭笞和恣情妄为的蹂躏。那些生活的唯一目标只是填满他们的钱袋,而从不向头脑里塞点什么的可怜而卑微的芸芸众生,就是对饱受厌倦折磨的独特例证。他们的财富异化为一种惩戒,驱逐他们于无所事事的苦海中。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思想随笔)(4)

无论怎么说,仅仅增多了一点思想却有助于产生这样的一座硕大无朋、高耸挺拔的人类幸福与不幸的建筑,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异的事。这座建筑同时也基于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愉悦和悲哀的狭隘的本性中,然而却使人易于沉浸于狂热的感情,遭受感情风暴的无数磨难,并经历如此众多的情感震撼。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如实记录下来,你从他脸上的皱纹里可以读到他所罹遇的苦难。然而,当一切都明了时,他便会幡然顿悟,原来他所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与动物的所获毫无两样,相比而言,动物却耗费了微不足道的情感和痛苦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思想随笔)(5)

然而,上述这些只会扩大人生痛苦的范围,对人生的愉悦却毫无裨益,对人来说,惟有死亡才是真实的。这一事实使得人生的境况越发陷入痛苦的深渊中,动物从不真正知道死亡为何物,因而也从不像人那样以某种自然方式对死亡沉思冥想,它仅凭本能来摆脱死亡的魔爪——然而人则不行,死亡的惨状总是浮现在他的面前。以至于即使有一部分动物死于自然的衰亡,大部分动物也只能活到繁衍它们的种族,之后便或早或晚地成为某些其他动物的牺牲品。根据上述的理由,动物要比人优越得多。事实上,人和动物一样很难终其天年,因为人所生活的非自然方式,工作的紧张与情感的消耗,导致了种族的退化,并使他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