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指望一部农村剧能同时具备宫斗、穿越、腹黑、办公室政治,偶像、情怀等元素呢?还真不是胡扯,《马向阳下乡记》就做到了。在这部农村剧中,村斗堪比《甄嬛传》,穿越(城乡)堪比《宫》,腹黑堪比《纸牌屋》,贫嘴超越《乡爱》系列,此外还多了一个总爱在大槐树底下做呆萌状的“第一书记”吴秀波,也是醉了。

国庆档期间,《马向阳》在央视播出的平均收视率为1.7,黄金时段位列全国第一,腾讯视频点播量过2.5亿,网络总点播量近5亿。今晚,《马向阳》也将迎来大结局。

近年来,除了本山大叔的《乡爱》系列有能力成为收视赢家,其他人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同类剧,赵家班的年轻一代尽管也打造出了《不是钱的事》、《樱桃》等苦死你不偿命的农村剧,收视率不俗,却始终改变不了“土俗丑”的大格局。直到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横空出世,这才让人脑洞大开,感叹“舍不得偶像套不住逼格”,“打死我都不会承认我在看农村剧”这句话恐怕用不着说了。

吴秀波马向阳下乡记大结局(吴秀波下乡变村帅)(1)

《马向阳下乡记》片名平淡无奇,甚至low到让人翻白眼,要是用我“大偶像剧”的包装营销思维来说,有吴秀波主演的剧至少得打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概念。但就是这个听上去很土很傻赶着下乡的“第一书记”马向阳,愣是把赵本山都比下去了,偶像一进村,立马告别“土俗丑”,农村剧竟拍出了宫斗感、穿越感与情怀感,正式进入2.0“村帅时代”。

·标签A:偶像进村 屏幕一秒变时尚·

不是故意寒碜谁,但以往的农村剧演员确实大都是"歪瓜裂枣"型,天生都是喜剧职业脸,什么刘能赵四小沈阳宋小宝,“赵家班”没几个演员是第一次点开个人PPT不想马上关掉的。潘长江的剧也大多以丑角、不正经的路子为主。但《马向阳下乡记》因为有了吴秀波的加盟,他往大槐树村的大槐树下一站,即使是穿着大裤衩,也透着波西米亚的熟男风情。看傻无数城市男女:大叔,你好萌。

偶像演员进村,在农村剧里也算是头一遭。吴秀波下乡去当书记能是个啥样?熊样还是牛样?不沾点乡野气息对不起观众吧。但事实上人家并没有走郭富城自黑路线!吴秀波居然还是那个春光满面,爱登山爱攀岩爱旅游的时尚男士,在荒废的小学门口的大道上搭橙色的帐篷被人围观什么的真是笑够了,再被人推下粪池,也真是"狂野"了一把。吴秀波不管是在西雅图,还是在大槐树村,都透着一股子洗不掉的文艺喜感。一定是导演开机的方式不对,半夜常去大槐树下发呆的吴秀波用颜值刷新了农村剧满面尘土的模样。淘宝上已经有“马向阳”款银魂男士休闲裤热卖,被电商看中,这应该是真爱了。

其实认真看看《马向阳》剧里的其他演员,年轻点的都可归为偶像派,女一号王雅捷还曾演过郭敬明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薇薇姐”,格子衬衣扎进牛仔裤,在哪儿都很时尚的。

· 标签B:告别低智商 开启乡野宫斗 ·

内地剧最容易让人憋出内伤的是弱智的剧情,尤其是农村剧,看眼开头便知结尾,农村角色大都是碰上个城里领导说不上三句就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虽然《马向阳下乡记》说的还是农村修路、种菜、土地承包、养老那些生活里平凡的事,但却被导演拍出了宫斗感,尤其是那套“农村政治腹黑学”,真让人开了眼界,完全对得起观众的智商。

“第一书记”吴秀波下乡后,犹如进了宫,遇到两股主流势力,一个是村霸二叔,一个是女权李云芳,要瓦解他们,“第一书记”必须斗智斗勇。比如明明是二叔霸占了寡妇秋香的地,闹到要对簿公堂开尺量地,大家等着批斗二叔时,结果却逆转成反是秋香占了二叔的地(请自动脑配后宫开杀戒时的紧张配乐)。再比如李云芳,逆转结果根本不需本人动手,只要通过村妇暗自传话,必能达到效果。二叔与李云芳之争,再加上乔二叔、民义叔、洪云婶、梁会计等附和追随者,简直和势力暗涌的后宫没有两样,谁能拉拢人心谁就得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村斗之激烈堪比《甄嬛传》。

因为之前的角色太过深入人心,尤其是《离婚律师》刚刚收官,社会精英代表吴秀波突然出现在驴粪蛋子和玉米地里的画面时常让人有穿越感。事实上,吴秀波就是从城里“穿越”到了乡下,带着满头的智慧,见招拆招,背面是有钱有屋的商务局,让这位“第一书记”办事神速,三天开一个超市,一个月修好马路,总之,乡下有啥困难,都能依靠城里的资源得到解决。而“第一书记”从下乡时被人耍得团团转的犯傻青年,变成暗自思量对策的文艺青年,最后变成坐上村帅宝座、人人俯首称臣的有为逼格青年,也是一条披荆斩棘之路。

必须点赞的是,吴秀波有时要一人舌战七八个村里的小娘匹,那画面太美,汤唯不敢出现。

·标签C:不要荤段子 接地气有情怀·

与其他农村剧不同,《马向阳》并非一味地靠卖丑(当然还是有卖丑的角色,比如梁会计老婆当众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时,虐感依旧)或荤段子博取眼球,搞得好像农村剧只有这两招似的。《马向阳》里没有刻意的荤段子,只有善意的玩笑,如二乔叔对六十岁的二叔说“是二嫂不行了,要不你还能生个大儿子”,二乔叔因而得赏几条大黄瓜。

在语言风格上,《马向阳》也不是用过激的语言去刺激、撩拨观众的神经,而是通过戏剧冲突本身去制造笑点,许多“歪打正着”与“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故事让人看得好生刺激。二叔怂恿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马向阳办公室门口静坐要马桶盖子,回去乐了半天以为终于把马向阳坑惨,没想到第二天发现自己家的木材不见了,原来是儿子偷着把自家木材改成了马桶盖,二叔气到炸肺。还有精于算计狐假虎威的梁会计和泼辣难搞的李云芳,“第一书记”都会不动声色地一个一个搞定他们。

在村斗凶猛中,《马向阳》还能做到有情怀实属不易,马向阳将不能丢弃的老磨融入新马路、保卫大槐树等都能引起情怀的共鸣感,故事也并未淹没在家长里短和长舌妇的口水里。而“马向阳”其实正是眼下大学生当村干部现象的代表,赞歌,一定是在出政绩的前提下才唱的。

Part 3: 农村剧新方向:这里不恶心 偶像速来

吴秀波马向阳下乡记大结局(吴秀波下乡变村帅)(2)

《马向阳》的高收视率证明,农村剧并非没有前景,吴秀波都可以演,甚至可以植入起亚这样的汽车品牌,这似乎就是一个农村剧的新潮流。虽然嘴上说着《马向阳》与赵本山的剧并无可比性,但这部剧的导演张永新还是认为农村剧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他强调的是“不恶心”。

“可以既幽默又轻松,同时又不恶心,不恶心的评判,我最喜欢。如果我们要故意搞怪、故意去放大一些角色的瑕疵,最后呈现出来的艺术质量会大打折扣。”张永新说。确实,《马向阳》在某种程度从“面子到里子”都在改变“土俗丑”的审剧观念,面子上,是场景到演员的服装都不再沿用“怎么土怎么来”;里子,则是不再以让农民不断卖丑当卖点。

张永新认同像吴秀波这样的偶像演员是能带动农村剧进步的,“拓宽思路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农村剧的创作,有偶像明星演员的介入,在受众群体、市场认可度和收视率上,都有让人惊喜的情况出现。”但他同时也有担忧,因为大牌明星的加盟,则意味着成本增加,“这个数字还不小”,而且大牌明星也不是万灵药,“出新奇就会有高风险,有可能会滑铁卢,谁都没有保证。”

在这部充满新意的农村剧中,也有像起亚汽车、宋河粮液等高端汽车和酒类的植入,而终于不再是肥料和农药,或者XX不孕不育医院了,相对高端的品牌植入,也是一条新思路。张永新认为,这也是明星效应的延续,“秀波的加盟,带动了好多城市观众的关注,我相信那些想植入的企业非常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中青网投稿邮箱:zqwsdx@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