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医小护 作者: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方泓 主任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缺乏科学锻炼,大家都把反复感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紊乱以及肿瘤等疾病归罪于自己体内有毒,排毒不畅。这种理论对吗?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毒的历史渊源。

各种毒有哪些作用(科学认识毒与解毒)(1)

《说文解字》说:“毒,厚也,害人之草”。《广雅·释诂》说:“毒,犹恶也”。毒在《黄帝内经》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有副作用的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因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二是指有毒的致病物质,如蛇毒。三是指致病的病邪,《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已列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之毒邪名称。王冰注释《内经》时说:“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所以毒的范畴大致有这些。

各种毒有哪些作用(科学认识毒与解毒)(2)

现代中医专家如姜良铎认为,毒邪是指致病力较强、引起的病证较严重的病邪。分为外毒与内生毒邪。凡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因素,无论这种因素来源于外界或体内统称为毒。以人体为界,来源于身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归于外来之毒范畴。如外感六淫之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大气污染,农药、化肥对食品的污染,均为外来之毒。来源于体内的有害健康的物质归于内生之毒的范畴。

内生之毒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指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由于其在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因此是内生之毒的主要来源,也是机体排毒系统功能紊乱时存留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是指那些本为人体正常所需的生理物质,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需要量而转化为致病物质成毒,如血糖、血脂过高;

三是指本为生理性物质由于改变了其所应存在的部位也成为一种毒,如胃液是人体正常的消化液,当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时,也归于内生之毒。

其次,我们也需要了解毒邪致病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毒”在体内存在与否有直接关系。毒存体内对人体的危害,就是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使之转化为阴阳失调状态。根据存于体内之毒的性质、数量以及机体的功能状态决定了疾病的轻重缓急。

对于外来之毒,尽量躲避;对于内生之毒,则要科学解毒。要辨别内生之毒出自何处,科学解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慢病标志物与癌症发生的有关,除了血压和慢性肺部疾病,总胆固醇、心率、空腹血糖、蛋白尿、尿酸、肾小球滤过率都与癌症发生的风险相关。这些慢病标志物也属于内生之毒。科学家研究发现,体内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增强小肠干细胞的繁殖能力,进一步加速肿瘤的形成。

各种毒有哪些作用(科学认识毒与解毒)(3)

科学的解毒方法来自于

1.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每天运动15分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可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和慢病死亡风险;

2.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无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建议控制体重,调整饮食习惯等;

3.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降低各项慢病标志物的危害,定期随访;

4.调整自我偏颇的体质,纠正机体的免疫失衡。借助祖国中医药宝库,通过中医师的正确指导,借助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