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群
普救寺风光 (资料图)
春季,野花野草萌动蓬勃的季节,蛰伏了一冬的人们也像苏醒的万物一样,要向大自然迈进。暖暖的春阳、金黄的迎春,解冻的河面、欢唱的山泉。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旅游这个字眼还有些陌生。不过,文化、文学的力量在空中绽放,残破的历史遗迹便在文化的导引下,一点点迎来了春天,获得了新生。
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永济普救寺,只能叫莺莺塔,寺已不复存在,只有三间观音洞。暗淡而简陋的窑洞,地上碎石断砖,有小草从砖缝中长出,看上去有些荒凉。
这里就是蒲剧《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地。相传,莺莺塔是由匠人师傅所修,南边中条山上万固寺塔是由他的徒弟所修。师傅修的莺莺塔外形没有万固寺塔雄伟,但人在莺莺塔脚下击石,能听到青蛙的叫声,俗称“普救蟾声”。夜深人静时,在塔前还能听到唱蒲剧的声音,颇有几分神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有两次重修普救寺的动议。1961年,戏剧家田汉先生来永济采风,专门去看了著名的戏剧摇篮、《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那时的普救寺塔虽然高耸,但寺是破败的,早已没有了往昔的规整与宏伟。田汉先生根据戏剧中的描写,很认真地绘了普救寺的草图,西厢、花园、梨花深院、大殿、正法堂……
田汉的热情很高,希望永济当地能尽快修复普救寺,保护好戏剧文物。因为这种机缘,普救寺在1965年被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为它的重建做了一个小小的注脚。但时机尚未成熟,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更是让人们对寺庙、塔院敬而远之,普救寺便继续孤独、沉寂。
20世纪80年代,时任山西省副省长白清才等领导同志因为对《西厢记》颇有研究,所以对普救寺很是关注,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时任所长柴泽俊先生主持,普救寺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立项时,永济当地有关部门申请资金190万元。这其实不是实际预算,是比实际少了许多,因为担心省里批不了。但省领导很开明,他们说,你们好好建,资金我们想办法。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修旧如旧。23座仿古建筑,房上用的琉璃瓦全是在普救寺里烧的。那样既节省了运费,又减少了搬运中的破损,降低了成本。许多永济当地老百姓和党员干部都付出了劳动的血汗和一去不再复返的光阴。从1986年9月到1989年12月,普救寺修成了,用去了400万元,修旧如旧,亭台楼阁,梨花深院,回廊石阶。
普救寺修成后,社会反响之好前所未有。最有分量的评价来自当时山西省委副书记王大任同志。他来永济调研时,看过普救寺后非常高兴,回去后在一次省级领导参加的大会上,他很感慨地说,真想不到,永济办了这么好的事情,花了400万元,修旧如旧建起了23座仿古建筑,真不简单。
修成之后,永济老百姓和周边县的游客举家来游,在寺院大门外的广场上吃碗炒凉粉或者扯面,再在塔前留个影,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普救寺景区的兴旺像一朵早开的花,一下子搅动了永济县旅游事业的春意。当时,永济县交通局去开发五老峰了;永济县文化局、文物局去发掘古蒲津渡黄河大铁牛了。普救寺旅游管理所和文物管理所成立了,虽然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但也红红火火,尤其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情景让人兴奋。
时年47岁的永济县旅游局局长仝毅曾经感慨,半辈子忙碌,没有留下什么,但是参与修成普救寺实在是一件让自己欣慰的事情。
如今的普救寺,风景更好了,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可以说“舜风唐韵,魅力永济”中,有它不可或缺的风姿与格调、浪漫和文明。现在每年的金秋时节,普救寺要举办爱情文化节,舜都蒲坂、大唐中都蒲州的厚重与深沉,可能都在这常办常新、生生不息的节日里,在这来来往往游客的祈愿与祝福中,得到了续写和传承。
◆链接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唯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来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且宽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关于寺名的来历,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自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制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和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叩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方志中称其为“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
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从前到后,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3.9米,均是20世纪80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33米深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匾“大钟楼”,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所书。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联语带有浓郁的佛家韵味,写景贴切,字体古朴苍劲,颇有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