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与英国文化——从《泰晤士:大河大城》说起

时间:10月21日(周五)14:00

地点:一直播·杨浦区图书馆(ID:129753019)

主讲人:任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泰晤士河是它所流过的这个国家的隐喻。它谦虚而温和、平静而丰富,有力量而不暴烈……它是一条讲求实际的河流。”从《大宪章》、文学与艺术创作审视泰晤士河与英国文化的关系。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

主句现象与汉语话题分类系统的升级版

时间:10月21日(周五)18:30-20:30

地点:腾讯会议(ID:378865921)

主讲人: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本期讲座在汉语和部分印欧语话题句法研究新近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比较汉语和印欧语各类话题在主句现象(即在从句中受限制的现象)上的表现,发现与印欧语话题深受主句现象制约不同,汉语大部分话题小类不受主句现象制约。这是有语力的语用现象和无语力的句法成分的区别。汉语话题类型的最大分野则在带不带话题助词。无助词的话题不引发主句现象,为句法话题;带助词的话题会引发主句现象,为语法-语用话题。此外还有带词汇性话题标记的词汇-语用话题。普通的汉语主语不必分析为句法话题,它们或为默认的语用话题,或可能不带话题性。当句法话题和主语加上话题助词,则转化为语用话题,即句法话题或主语的语用化。以上分类是对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分类系统的一次调整和升级。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

以诗词为心——“名家谈诗词”新书座谈会

时间:10月21日(周五)19:00

地点:生活书店微信视频号、艺苑南山微信视频号等

嘉宾: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康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陈斐(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

10月21日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教授,“名家谈诗词”执行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陈斐副研究员,做客三联韬奋书店,通过生活书店视频号直播,与大家分享中华诗词之美。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3)

历史阐释学引论

时间:10月21日(周五)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716664976)

主讲人: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阐释学与历史学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史学思维的性质是阐释性的。历史阐释学不是阐释学的分支或领域,而是隶属于历史学之下的史学理论。历史阐释学从哲学阐释学那里借鉴思路与方法,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史学,唤醒史家的理论自觉意识,避免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决然对立,从而提升史学思维水平。历史与存在的关系是历史阐释学的基本问题,历史性则是历史阐释学的核心概念。在存在论与现象学视角下,传统的史料观念、历史时间观念、历史空间观念,均会脱离经验主义的区域,促使史学形态的更新。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4)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史:回顾与展望

时间:10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182952534,密码:221021)

主讲人: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学界一般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现代中国之始,本讲座内容对比较文学的考察视域大体上与此相应,但又不完全从严格意义上加以囿限。譬如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既是典型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又是学界公认的现代文学研究论著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因此,百年中国比较文学史就是泛指20世纪以来在我国产生的狭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而言。毕竟,正式建制的比较文学学科在我国的诞生要迟至改革开放之后了。本讲座既涉及清末民初以来我国比较文学萌蘖期的早期经典之作,又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文学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时期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比较文学的发生、发展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一整体的观察与省思,以有利于未来我国比较文学走向更好的前途。

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

时间:10月21日(周五)20:00-21:0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埃米莉·埃里克松(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为什么如今经济政策总是关注繁荣和发展胜过公平和公正?为什么现代经济理论诞生在英国?“发明”经济学的真的是经济学家吗?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埃米莉·埃里克松(Emily Erikson)的《贸易与国家:公司和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将会引发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10月21日,我们邀请到了Erikson教授“返场”耶鲁北京中心开展对话活动,她将在中文版出版社邀请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杨荷的主持下,分享对书中描述的经济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学术变迁的见解,并围绕新书在线解答观众们的提问。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5)

古代时间文化领域的中日交流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00-15:30

地点:新浪微博@清华艺博、搜狐视频、在艺直播等

主讲人: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隋唐时代,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间文化。古代日本接收了中国历法,也受到中国古代时间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文化传播永远是一个信息因时因地发生转换的过程,文化的接收也永远是选择性接受。本期讲座将讲授古代日本选择性接受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的过程。

梅园经典共读:加缪《鼠疫》

时间:10月23日(周日)15: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511749598)

主讲人:施雪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

当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性议题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一书也再次活跃在大众视野,其多样化的伦理价值观生动鲜活地与当下的疫情生态和人情世态形成巧妙对照。10月23日下午,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邀请南京大学的施雪莹老师和沈阳师范大学的焦君怡老师以线上共读的方式对加缪的这部传世经典展开探讨。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6)

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脉络

时间:10月25日(周二)19:30-21:30

地点:抖音·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等

主讲人: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从罗尔斯到萨默斯、马修、贝勒斯,从程序工具主义到程序本位主义,从法哲学到社会学,程序正义理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进,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潮。在程序正义的研究上,我国学者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法治经验,提出什么样的理论呢?本次讲座将围绕这些问题,梳理程序正义的基本脉络,总结我国程序正义理论的发展,提炼出那些具有生命力的概念和命题。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7)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时间:10月25日(周二)19:30-21:30

地点:腾讯会议

主讲人:陈年喜(诗人、作家)

10月25日晚,矿工、诗人陈年喜将分享他从秦岭、皮村到华尔街,爆破、阅读、写诗的生命故事,一同探索个体如何从在无限遮蔽迷幻的全球化世界的虚无和困境中炸裂突围。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8)

在“不安”中生长:谈新版《不安之书》的研究与翻译

时间:10月26日(周三)19:00-21:00

地点:ZOOM会议

嘉宾:金心艺(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周淼(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葡萄牙现代主义之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散文代表作《不安之书》因其文本诸多层面的不确定性、复数性和颠覆性,长期令研究者与翻译者感到“不安”。翻译《不安之书》,必须将其放在佩索阿创作与思想的整体中进行把握。此次讲座,雅众版《不安之书》(2022)的两位译者将由此出发,结合作品异名属性、阶段性特征、风格化表达与跨艺术特性等方面的实例,分享《不安之书》的研究与翻译心得。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9)

(科幻)小说笔谈:对话何塞·卡洛斯·索莫萨、郝景芳

时间:10月27日(周四)19:00

地点:ZOOM会议(ID:98463024011,密码:835888)

嘉宾:何塞·卡洛斯·索莫萨(编剧、剧作家、小说家)、郝景芳(科幻作家)

作为“非凡世界·科幻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塞万提斯图书馆和文学杂志Chopsuey及译林出版社共同合作,将于10月27日晚组织特别版本“(科幻)小说笔谈”线上文学对谈。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两位科幻界的重量级作家郝景芳和何塞·卡洛斯·索莫萨(José Carlos Somoza),围绕科幻这一在全球都备受关注的文学类型进行对话。对谈将由教师及编辑萨尔瓦多·马利纳罗(Salvador Marinaro)主持。

再探深时历史

时间:10月27日(周四)20:00-21:0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Ivano Dal Prete(耶鲁大学科学与医药史项目高级讲师)

世界起源于何时?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寻在科学出现之前就开始了。古老传统和哲学对世界的起源有着不同的描述。但当今西方社会普遍的观念是,科学的发现无疑会遭到哲学的反对或被指摘为异端邪说,因为它们挑战了哲学对于世界起源的解释。然而,耶鲁大学科学与医药史项目高级讲师Ivano Dal Prete在他最近的一部专著《永恒边缘》表示,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世界起源的讨论,哲学中的时间记述一直与其它学科的方法并驾齐驱,它们共同将地球起源的时间推至遥远的过去,那是接近于永恒的边缘。因此,当18世纪的欧洲发现了地质年代,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并非是人们第一次揭开远古地球的历史。早在中世纪晚期开始,这一概念就在欧洲受到了广泛且自由的讨论,并通过一些著作广为大众所知。那么,近现代人们对这一事实普遍的误解从何而来呢?10月27日,Ivano Dal Prete将就这部颠覆历史的新作讨论这一问题,并与观众一起站在历史、科学、哲学的交叉点上远眺“永恒的边缘”。

附:线下活动预告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0)

北京|与书有关的一切

时间:10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悦然(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苗炜(作家、媒体人)、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10月21日晚,我们邀请了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悦然,作家、媒体人苗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行读图书奖项目统筹孙若茜,做客SKP-S,聊聊与书有关的一切,以及如何通过一个图书奖,发现现在。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1)

北京|理想之城与家园设计——《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00-17:00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活动区

嘉宾:布正伟(建筑师)、崔愷(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家园创作需要孜孜不倦,但要营造堪称“凝固的记忆”之所,不仅要有用设计拥抱自然并怀揣的人文情感,更离不开建筑师的设计责任,它需要捡拾并提升有修为的综合素养。本场座谈从塑造理想之城的家园设计入手,希望向读者传播如下内容:建筑师的社会使命,要其成为“杂家”并体现综合技艺的职业能力;公共空间设计,如何探索建筑形态、活动空间与人性化思考的完美结合;建筑师的守护精神,离不开他们对“家·家园·家人”的特殊理解,这是建筑师家园设计情怀之关键。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2)

北京|一只鹰,穿过云层——王峰《下垂的时间》分享会

时间:10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吉狄马加(诗人)、邱华栋(作家、评论家)、唐晓渡(诗歌评论家)、臧棣(诗人、北京大学教授)、王峰(诗人、波音客机资深机长)

诗集《下垂的时间》是“空中诗人”、资深机长王峰最新诗歌力作,以异于常人的独特的天空视角——环望天穹、俯瞰大地,以空中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语言,文字清新、简洁而意象诡谲。10月22日下午,吉狄马加、邱华栋、唐晓渡、欧阳江河、王山、张清华、李少君、臧棣、敬文东几位作家、诗人、评论家以及《下垂的时间》的作者王峰,共同做客北京SKP,透过“空中诗人”王峰独特的天空视角,感受诗人独具一格的诗意与心境。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3)

北京|和孩子一起读历史故事

时间:10月23日(周日)15:30

地点: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伯鸿书店

主讲人:禚召伟(儿童文学作家)

10月23日下午,我们邀请禚召伟老师,来到中华书局 “和孩子一起读历史故事”,聊聊:中国历史故事有什么魅力?颠覆我们认知的趣味历史故事有哪些?小小的故事教给我们哪些大大的道理?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历史故事……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4)

上海|蒙元的另一面:元朝如何影响了世界——《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1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邱轶皓(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康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

13世纪蒙古帝国的扩张活动,超越了民族与边疆的界限,众多族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而改变。我们应如何认识和想象历史上的蒙古帝国?10月21日晚,让我们跟随邱轶皓老师和康昊老师的讲述,在世界史的视野之下,认识蒙古人骁勇善战的另一面。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5)

上海|希望日记:王炜诗作朗读会

时间:10月21日(周五)20:30-22:00

地点:黄浦区虎丘路20号外滩美术馆二楼

主讲人:王炜(诗人)

本次朗读会基于2020年以来由51人出版的两本王炜诗集——《灭点时代的诗》和《光明备忘录》。 和此前一样,也将由诗人本人完成全部朗读。朗读所选篇目,将呈现诗人在笔调、思路和“一个诗人就是一种谈话方式”方面的独特风格,对生命政治状况的理解,基于自我认知的对世界文学与思想史的洄溯。这些诗在表达不无先行性的主题时,常常具有突出的戏剧色彩。朗读结束后有两本诗集的签售。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6)

上海|数字城市的人文新景观:第二届“都市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10月22日-23日

地点:徐汇区桂林路55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嘉宾: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刘炜(上海图书馆副馆长)、胡志毅(浙江大学教授)、松本健太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等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都市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学者,就以下几个主题进行探讨:全球城市视野下的数字人文景观、智慧城市与文化会客厅、城市遗产的数字化探索、元宇宙与后人类等。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7)

上海|汉语之美——《最美汉语:初中语文现代文语言赏析》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曹刚(教师)、 王意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为什么用得好?为什么“三味书屋”那么吸引人?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和朱自清对父亲的怀念有什么不同……初中语文现代文的语言,每一篇都独具异彩。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欣赏语言之美、创造语言之美。语言是文化的土壤,懂得欣赏语言之美,才能发扬优秀文化。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8)

上海|孔子“怪力乱神”观的新思考——《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2 日(周六)14:00-15:3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834号-1大隐书局

嘉宾: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晓峰(澎湃新闻思想中心编辑)

人人都知《论语》,可人人都识论语吗?我们听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亦知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敬仰“朝闻道,夕可死矣”的壮阔胸怀,更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逊之态。我们似乎从一万六千字的《论语》中窥见了孔子的全貌,又似乎只能看见他的无数侧面,却不解其真容。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而今我们又要如何对《论语》、对孔子作解?10月22日,我们邀请《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作者李永晶副教授、澎湃思想中心编辑黄晓峰,一起在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与大家同聊有关孔子“怪力乱神”观的当代新思考。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19)

上海|百年来上海女性服饰时尚的变迁

时间:10月22 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陈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10月22日,建投书局邀请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磊老师,以老电影为切入点,通过影像的写实风格,探讨1920年代以来百年上海城市女性服饰的变化。

上海|黄泉之下:从中古墓室壁画看东亚的一个共同观念

时间:10月23日(周日)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黄厅)

主讲人:葛兆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

中国壁画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历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图案装饰,其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葛兆光教授将带领听众从中古墓室壁画看东亚文化中的共同观念体现。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0)

上海|在矛盾中清醒地活着——周苏婕新书《空心爱》新书发布暨读者分享会

时间:10月23日(周日)14:00

地点: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1楼幸福集荟

嘉宾:周苏婕(作家、编剧)、张训玮(电影导演)

《空心爱》是“90后”作家周苏婕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其2015年以来的八个短篇。这些短篇把触角伸向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社会状态等现实主义议题,试图剖析当代人的精神,辩证挖掘多维度的复杂人性。本周日下午,周苏婕邀请她的朋友、电影导演张训玮一起做客幸福集荟,聊聊这本新书。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1)

上海|消费与自由的拉扯:中国进入消费社会了吗?——《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3日(周日)19:00-21: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梁捷(上海财经大学讲师)、林子人(文化记者)

伦敦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特伦特曼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的消费虽然翻了一番,但储蓄增长了两倍,拉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是投资而非消费。在2006-2016年,家庭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对GDP的贡献从42%降至35%以下,在美国,这一贡献值是中国的两倍,亚洲其他地区的这一比例约为50%。因此特伦特曼认为,中国是精打细算的焦虑消费者,而非消费主义者。10月23日,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马凌、上海财经大学梁捷和界面文化林子人,和大家一起分享《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这本书中的精彩内容,并畅谈各自的看法。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2)

广州|逃学电影院:那些大学时代看电影的事——木卫二《非必要清单》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2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木卫二(影评人)、社长(“奇遇电影”主编)

10月22日,资深影评人木卫二携其新书《非必要清单》来到方所广州店,与“奇遇电影”主编社长一起,和大家穿梭时光,聊聊在大学时代看电影的那些事。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3)

广州|西摩·斯坦自传《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全国巡讲会·广州站

时间:10月23日(周日)15:00-16:3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负一层MU35号方所

嘉宾:余永黎(音乐人)、王江(音乐策划人)、陈寰中(专栏作家、乐评人)

西摩·斯坦,一位见证了唱片业黄金年代发展的音乐人,创办厂牌和发掘芸芸众生中的天才,他在《听见天才》中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本书的全国巡讲会·广州站将于10月23日在方所广州店举行,音乐策划人王江老师、译者余永黎老师和陈寰中先生将共同担任嘉宾,为我们分享书中的音乐故事。余永黎老师与特邀音乐人更会在现场演唱乐队经典曲目,为大家带来别样的视听感受。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4)

杭州|苏东坡为什么变成了“仙”?——儒释道加持的天才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30-16:00

地点:余杭区滨河南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主讲人:孙善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主讲人孙善春将从苏东坡儒释道合一的混合人生观出发,全面地介绍作为诗词家、书法家、人文画家、美食家、生活家的苏东坡。苏东坡为什么变成了“仙”,又为什么说自己不如陶渊明?从何理解宋代第一文人的书法艺术之道,“天下第三行书”好在哪里?“胸有成竹”的由来是什么?“吃货”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是怎么一回事,大名鼎鼎的东坡肉又是怎么诞生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由孙善春为我们一一揭晓。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5)

杭州|跟着“儒侠”薛仁明看透孔子的“论语江湖”

时间:10⽉22⽇(周六)16:30-18:00

地点:西湖区留泗路

主讲人:薛仁明(⽂化学者、畅销书作家)

10月22日,著名作家、知名文化学者薛仁明将来到杭州,与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论语江湖”,现场还将签售新近出版的《乐以忘忧》。《乐以忘忧》是薛仁明近年来读《论语》形成的最新心得体会,以平行视角透说经典和我们自身,充满生命意味。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6)

杭州|21世纪初的时间考古——周嘉宁《浪的景观》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3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余杭区滨河南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美术馆2F

嘉宾:周嘉宁(作家)、陈思安(作家、戏剧编剧、导演,译者)

对已经过去20余年的千禧年,“80后”、“90后”还有着什么样的记忆?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对青年作家周嘉宁来说,是她写作以来绕不开的时间和主题。在她最近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浪的景观》中,她再次把读者拉回21世纪初,书写时代浪潮中的友谊、爱情、梦想,来自世纪初的共振充盈着此时此刻,直至曾经发生的热情在日渐完整的秩序中重塑自己的形状。10月23日下午,周嘉宁携新书和多元写作者、实验戏剧编导陈思安一起做客大屋顶,与我们聊聊如何用文学“做21世纪初的时间考古”,以小说的形式为读者的内心提供“一块干净明亮的地方”。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7)

成都|科幻,除了震撼,还有治愈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3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寻麓书馆

嘉宾:夏桑(科幻编辑)、侯雯雯(媒体人、书评人)

10月22日下午,从科幻编辑转到科幻作家的夏桑,带着《月海电台》来到寻麓书馆,与侯雯雯、王小贝一起,共同分享从资深读者、科幻编辑,到新人作家身份转变的体验,创作历程中的心得。

线上读书节开幕式(线上读书会科幻)(28)

长沙|为岳麓山增高一米!——btr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22日(周六)14:30-16:30

地点:岳麓区白云路省委党校旁镜中书店

嘉宾:btr(作家、译者、艺术评论人)、曾卓琪(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上海胶囊》是btr今年最新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主要以上海或其他大城市的当代生活为背景,不少篇目灵感来自艺术和展览,也有一些故事曾作为展览展出。10月22日同时也是btr的长沙摄影展开幕日,我们邀请到同为城市观察者的策展人曾卓琪,来到镜中书店,和btr一起聊聊《上海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