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无出现记录!近日,科学家报告称,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偷猎,被认为是美人鱼原型的儒艮在中国已经灭绝。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

  儒艮,被认为是古代美人鱼传说的原型。它性情温和,长得与海牛类似,但有一条类似鲸鱼的尾巴,因为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被认为可能是古代美人鱼和海妖传说的灵感来源。

  据《卫报》报道,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特别依赖海草。曾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国内则分布在南海水域。但由于工业污染、沿海开发、过度捕捞及气候变化,海草栖息地正在迅速退化。此外,捕鱼和船只撞击也是儒艮活动减少的原因之一。

  1988年,儒艮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然而自2008年以来,已没有儒艮在中国出现的记录。

  中国近岸最后一次儒艮记录,出现在海南岛的文昌东郊椰林。科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儒艮在中国已经功能上灭绝,这意味着“它已不再能自我维持生存”。

儒艮怎么变成美人鱼(透视社生态监督)(1)

  图源百度百科

  儒艮

  儒艮是是海牛目现存四个物种之一,所有种类的海牛偶尔会去淡水生活。它们主要靠海草群落生存,每天就在浅水的近海区域不停地啃食海草。

  儒艮的身体呈圆梭形,没有背鳍或后肢,前肢或鳍状肢呈桨状。

  成年的儒艮体长在3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450公斤,雌性一般比雄性大。目前为止最大的儒艮是在印度西部的索拉施特拉海岸附近发现的,它长达4.06米,重1016公斤,是当之无愧的巨兽。

  儒艮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73岁,因此它们性成熟的年龄也比较晚,在8-18岁之间它们一生中可以多次繁殖,但每次都只能生1-2个孩子,繁殖期雄性会跟多只雌性交配保证繁殖效率,雌性会精心照顾孩子直到孩子性成熟。

  儒艮全身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也可以榨油;骨头可以用来雕刻东西;皮还可以用来制革。所以无论在哪个区域生活,儒艮都有着一个致命的共同点:饱受人类的猎杀。

  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进行捕杀,儒艮目前的数量已极为稀少。现在,在儒艮的所有分布地里,它们都是重点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保护,尽管偷猎行为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其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存的儒艮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

  其实,动物灭绝的悲剧一直在上演。1681年,渡渡鸟在地球上消失。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1800-195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中国犀牛、南极狼等物种已不复存在。白鱀豚、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小嘴狐猴等动物也濒临灭绝。

  (透视社综合中国小康网、海峡网、看看新闻报道)

  责编:柒月

  校对:李煦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