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

虽然上一篇提及了三少帝,实际上只写了曹芳时期的典故,这次轮到那位“才同曹植,武类曹操”的曹髦,字彦士

战战兢兢

“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弘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这是曹髦登场的宣言,值得一提的是曹芳被废黜时,司马孚当场就哭出来了,要说司马家的魏臣,首推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

三少帝中最出色的就是曹髦了,当然刚即位还要守礼,曹髦说得很谦虚“就怕不能遵守先祖的训示,光复国家大业,害怕得都发抖了,就像面对深谷一样”。不过这只是曹髦的谦辞,他可是敢跟司马昭玉石俱焚的人。“战战兢兢”用来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

垂拱而治

“俾朕蒙闇,垂拱而治”依然是曹髦的上位宣言,曹髦表示渴求贤臣辅佐,让蒙昧无知的自己,能顺利接手国家治理。“垂拱而治”意思是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天下还能太平,用来夸赞统治者的无为而治,治世的治。

剑履上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

“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主语就一个人,司马景王,司马师。这是在封赏司马师,允许他上朝不用小步走,上奏时不用报名字,还可以带着佩剑穿鞋上殿,一如当年的曹操,已然位极人臣。

“剑履上殿”是皇帝给大臣最优厚的待遇了。自司马师开始,重走当年曹操的篡位路,先位极人臣,继而剑履上殿,下一步是称晋公,接下来是封晋王,再坐等禅让,三辞三让的那种。

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虽然不是个四字成语,但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就用来形容野心非常明显,已经到了其他人都知晓的地步。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联手完成了篡位的绝大部分步骤,曹髦也被当众弑杀,最明显的效果是推迟了司马氏的篡位时间,他们需要去伐蜀恢复声望,甚至晋朝不谈“忠”,只谈“孝”。

才慧夙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

“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来自陈寿对曹髦的评价,陈寿夸他才智早熟、勤学好问,就像当年的魏文帝曹丕,毕竟“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嘛。“才慧夙成”也用来形容少年天才,才能智慧像天生的那种。

折柳樊圃

“义无所加,功无所立,可谓‘折柳樊圃’”,这是裴松之对郭脩行为的吐槽,他觉得郭脩这个举动,并不像是一心为国,也算不得什么功劳,为了吐槽郭脩,裴松之还顺带贬低了费祎,说费祎是“中才之相”,跟诸葛亮比起来确实是这样...

“折柳樊圃”意思是用柳枝编织篱笆,柔弱的柳枝织就的防御毫无强度可言,用来形容做了无用功。

三少帝,还是曹髦最显眼。

曹髦:钟会评价他“才同曹植,武类曹操”,却只能困兽犹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