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又名知了猴、结了龟等,在我们老家江苏睢宁这边大多称呼它“解猴”,身体颜色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前足开掘式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显示扑捉生活的敏感细节宋朝婉约派诗人代表柳永在开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时候最爱捉知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时候最爱捉知了(忆童年捉蝉趣事)

小时候最爱捉知了

金蝉,又名知了猴、结了龟等,在我们老家江苏睢宁这边大多称呼它“解猴”,身体颜色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前足开掘式。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显示扑捉生活的敏感细节。宋朝婉约派诗人代表柳永在开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底,是金蝉破土爬上树干蜕变成知了的时候,这时也是农村孩子晚上最忙的时候,每天晚上最大的乐趣就是带个手电筒、一根竹竿、一个铁桶。找一片比较大的树林,在里面用手电筒挨个树的找寻,遇到知了猴爬在树上,先用竹竿把它轻轻的捅掉在地上,然后再用手电筒在地上找。我们这边的树种大多都是白杨树居多,柳树、槐树这些树种小时候很常见,现在也几乎看不到了。金蝉最喜欢往柳树上爬,可能是因为柳树汁液比较多的缘故,柳树相比白杨树也比较矮一些,我们那时一般都是先到有柳树的地方去抓,金蝉一般都会爬在树上2——5米的地方居多,正常一般都在上半夜6点至10点这个时间段出土然后往树上爬,过了这个时间段即使能抓到大多也都开始“金蝉脱壳”了。等它变成知了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去抓它了。运气好的话一晚上三四个小时能抓到一百多只。还有一种捉金蝉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在树上缠上胶带,胶带一般都是缠在离树根底部二三十公分的高度,等金蝉向树上爬的时候由于胶带比较滑它无法抓住,这时候在树下都可以捡到它。不过这样方法只是听别人说,我并没有这样用过,感觉本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这样做的太绝了,因为你这样做的话可能会捉到很多,但是它今年无法产卵了,来年也就渐渐变少了。

夏日的雨后,傍晚时分雨水冲刷过的地面很干净也比较容易抓到,看到地上有米粒大小的孔,用手挖开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金蝉,这时候要用手轻轻的把它拿出来,过度用力的话会把他的爪子弄断,并不用担心它会像螃蟹或者龙虾一样抓到你,因为它的爪子很细。如果遇到那种比较大一点的孔一般都是已经爬出来的。在阴雨天气的时候,它一般爬出地面比较早。金蝉在地下能生活好几年,蝉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受孕的雌蝉用尾部的产卵器在树枝上打孔,打穿木质部,直达髓心,每个小孔产几个卵,小孔共有好几十个,卵的总数一般在300到400枚,最多可达600枚。像自然界其他弱小的生灵一样,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活不到成年期。卵自行孵化后,幼虫钻出小孔,在树枝上第一次蜕皮,几小时后,表皮角质化变硬,就落到地面,用前爪挖土,钻进泥里,在黑暗中度过漫漫岁月,靠吸食树根里的汁液生存、长大。而钻出地面,蜕皮后重见光明的成年蝉,绝大多数存活期在半个月以内,最短的只有可怜的3天,最长的黑蚱蝉成虫,在阳光下也只有45天到60天的存活期。不过很多科学家认为寿命最长的昆虫就是金蝉。

现在金蝉是越来越少了,童年时候夏天的午后到处都能听到知了的叫声,现在也成为回忆了,几乎听不到了,因为过度的扑捉使它在树上无法产卵繁殖,这样就导致越来越少了。不过据说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人工养殖了,不过我在我们老家这边还没有见到过,也不知道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口味是不是一样的。在苏北鲁南这一带金蝉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虫变成蝉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盐腌制后煎炸食用。由于越来越少再加上当地人喜食,今年的价格都卖到了1元一只,记得我小的时候,抓到的基本都卖掉了,那时候能卖到5分钱一只。现在的价格相比20年前也翻了20倍,现在不住在农村,也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再去抓金蝉了。

捉金蝉是童年一段有趣的回忆,给自己童年带来很多快乐,现在的小孩子早就不去捉了,有了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娱乐方式。一晃自己的孩子都上小学了,顿感时光如梭,光阴似梦。人的一生有趣的事情不多,给自己带来美好回忆的可能更少,童年时候捉金蝉也是可以给自己孩子带来分享的一大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