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武在新婚之夜带着鲜儿私奔,从此山高水阔,过起了天南地北、四海为家的生活。

秀儿抱着一个穿着传武新婚衣服的枕头守了18年活寡。

有人说秀儿傻,痴等着一个从未爱过自己的男人,何其悲哉!

有人说秀儿自私,为了成全自己拆散了传武和鲜儿,她所受的一切罪都是活该!

爱情就是这样一种琢磨不透的东西,有人为它忧,有人为它死,有人把它当成毒药砒霜,有句话说,爱情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但从古至今,依然不缺为爱情而飞蛾扑火的书生小姐,留下一段段千古佳谈,供后人评说。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1)

秀儿固然是专情的,她的爱执着得让人心疼,也固执得让人痛心。

当年传武和鲜儿私奔,秀儿一时意怔,得了失心疯,整日胡言乱语,痴等着传武回家,韩老海又气又急,安慰女儿说:

秀儿,传武不会回来了,你就死了心,把他忘了他吧,爹再给你说个好人家。

秀儿看着又气又急的父亲,流着泪说:

我没做错什么,传武会回来的,他是一时糊涂,会回心转意的。我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

看着从前活泼爱笑的女儿,如今却活得跟断了魂的行尸走肉一样,韩老海满心悲怆,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他对朱家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报复。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2)

朱开山自知理亏,本着冤家宜家不宜结的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下了韩老海所有的下作手段,只盼着有一日,韩家能一解胸中的恶气,跟朱家重归旧好。

秀儿和传武的婚事,本就牵扯着利益关系,传武走后,韩家便把秀儿接了回去,本来我以为,时间是治愈情伤最好的良药,秀儿回了娘家,早晚有一天会想明白,她跟传武不过是少年时期的青春萌动,那个少年,根本不是她的良人。

但我没想到,朱开山拖家带口去齐齐哈尔时,韩老海会亲手把秀儿交回到朱家的手中,而这一交,便奠定了秀儿朱家媳妇的事实,也造成了秀儿守18年活寡的悲剧。

回看秀儿的一生,除了思念,便是满腹无以言说的空寂和绝望,她的一生,充满了孤清和自卑,大家都说,是她的执着害了她,是她自己傻,偏偏要死守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害了自己,害了鲜儿,害了传武。

可我却觉得,造成这场悲剧的最大推手,恰是那个宠她爱她纵容她的父亲--韩老海。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3)

01 为了女儿,不惜放下老脸以利益相胁对朱开山逼婚

当年,朱开山并不想拿儿子的婚事去置换家族利益。

谁都看得出来,秀儿喜欢传武,可是传武对秀儿却泛泛得很,甚至有些厌烦。

韩老海在元宝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家就秀儿一根独苗,自是对她宠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秀儿喜欢传武,他舔着老脸,也要达成女儿的心愿。

恰逢大旱,朱家地里的庄稼眼看着要干旱绝收,却无水可灌,朱开山无奈之下求韩老海能不能用他家水泡里的水浇浇地,秋后拿粮食相抵。

韩老海等的就是朱开山这句话,他知道女儿一直喜欢传武,但他又不愿意放下架子上朱家求亲,毕竟他家是女儿,主动上男方家提亲,会显得秀儿“低贱”了,于是便想用“借水”之事,跟朱开山结两家之好。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4)

朱开山虽然也喜欢秀儿,但骨子里一向是血性和傲气的,他不愿被韩老海如此算计,便委婉推脱说传武是个驴性子,不像秀儿是个懂事的孩子。

韩老海看朱开山拒绝,也不再继续绕弯,对朱开山明着说:

我就喜欢有脾气的孩子,那种一锥子扎不出血的孩子,老实有什么用?我们秀儿也喜欢这样的孩子。

韩老海虽然明里暗里要撮合两个孩子,朱开山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茬,离开韩家之后,朱开山满肚子不痛快,跟文他娘说:

这家伙,鬼心眼儿就是多,我听出他的话味儿了,在打咱家老二的主意呢,说了半天,绕来绕去,就是想把秀儿说给传武。我也看秀儿不错,不过他用这个做交换我心里不舒服。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到底两人还是把韩家的意思传递给了传武,传武听后当场便拒绝了:

谁看好了谁娶,我是死活不愿意,逼急了眼我就尥蹶子跑山上去。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5)

朱家多次求水不成,眼看着地里的庄稼一日不如一日,朱开山气病了,秀儿为了讨好朱家,求韩老海给朱家放点水,韩老海却告诉女儿,这是为了她的婚事才给朱家施压,只要传武愿意娶她,他就给朱家放水。

韩老海知道,传武不喜欢秀儿,按道理来说,孩子年纪小还不懂婚姻的意义,钻牛角尖也正常,明智的父母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女儿走出爱情的困境,引导她寻找适合自己的婚姻才是。

但韩老海却觉得,女儿喜欢便成全她,哪怕传武不喜欢秀儿,但“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爹娘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愿不愿意没有用”,他觉得只要朱开山点头,这段姻缘便圆满了。

谁知不管他怎么明示暗示,朱开山却死活不松口,只说:

老韩兄弟,承蒙你看得起我,可儿女的亲事不能拿这说事,你这不是逼我上架吗?我要是应承了,传出去我这是拿儿子换水,好说不好听啊。

秀儿不忍看着朱家整日愁眉苦脸,为了讨好婆家,私下撅开了自家水泡,帮朱家浇了地,韩老海本想趁此机会正好逼朱开山同意两家婚事,假意放出风去,要报官处理。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6)

谁知朱开山却使了个苦肉计,直接捆了传武去韩家陪罪,甚至当众揍了传武一顿,可见朱开山刚其实是是真的很不愿意跟韩家结亲的,一是传武不喜欢,二是他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不愿担个“拿儿子换水”的坏名声。

哪知韩老海并不死心,他带着大堆礼品亲自上门道歉,并再次提到了两家婚事,可谓诚意满满,朱开山和文他娘对秀儿也很是喜欢,只是因为韩老海的威胁,让朱开山自以为掉了脸面,才会一再拒绝。

韩老海诚心结亲,朱开山也不愿看着好好的庄稼旱成荒地,便也算是默认了这门婚事。

为了不娶秀儿,传武吵过,闹过,离家出走过,绝食过。文他娘骂他孽障,朱开山捆着他拿竹筒给他填饭。

韩老海正巧目睹此事,无奈地对朱开山说:

老朱大哥,使不得,我闺女不是没难要的主儿,强扭的瓜不甜,他实在不愿意算了。

我以为韩老海终于看清了这段婚姻的不合适,要说服女儿另觅良缘,谁知他转头却又说:

老朱兄弟,牛不喝水别强摁头啊,你就是要他听话也要慢慢来啊!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7)

得了朱家对这门亲事的首肯,韩老海迫不及待地去朱家下了定礼,按理来说,应该由男方先提亲,再相亲、下定礼、择日子,但韩老海怕夜长梦多,便省了其他过场,直接上门下了定:

按道理说,你们娶我们嫁,应当是先媒人后提亲,儿女相亲,再过礼下定,最后择日迎娶,这都是有一定之规的,可咱们是乡邻,这些过场能免就免了。咱这门亲事是我们赶弄你们,有些地方我们就得主动点。

都说父母是儿女的引路人,花样年纪的少年少女,缺乏对社会和生活的锤炼,总会有走错路,看错人的时候,作为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都比孩子丰富的父母,给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看清各式各样的人,才不至于让阅历浅薄的孩子执拗地一条道路磕到黑。

韩老海作为父亲,明知传武不喜欢秀儿,甚至为了拒婚而绝食,多次离家出走,这样的男人,即使女儿再喜欢,也应该及时止损,而不是由着女儿的性子胡来,甚至用尽手段成全她,这样的婚姻,即使如了她的愿,又如何能幸福?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8)

02 秀儿疯魔治愈后,他再次亲手把女儿交到了朱家的手上

传武在成亲当日,给秀儿讲了一晚上的故事,新房里传来秀儿欢快的笑声,所有人都以为,传武想通了,这对冤家终于修成正果。

直到传武带着鲜儿私奔,一瞬间,朱家乱了,韩家怒了,秀儿疯了!

韩老海把秀儿接回了家,看着她整日疯言疯语,嘴里不停念叨着传武,甚至一听见马蹄声,就以为是传武是回来了,飞快地奔到门口四处张望。

韩老海心疼地看着相思成疾的秀儿,对朱家又憎又恨,于是一解心中那口恶气,他开启了对朱开山疯狂的报复,先是带人把朱家砸了个稀巴烂,又带着一帮地龙和当地有威望的人家羞辱和孤立朱家。

不光如此,朱家的家禽也个个遭了殃,不是今天死几只猪,就是明天死几只鸡,要不就是驴马折了腿,正望大丰收的黄烟也全被人毁了,韩老海心里不痛快,誓要把朱家也闹的再无宁日。

儿子逃婚,害得人家女儿疯魔,甚至跳井自杀,朱开山自知理亏,被韩老海整得苦不堪言,却不敢还手,总想着韩老海出了气,两家还能重修旧好。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9)

特别是秀儿,即使魔怔了还想着要帮朱家扛霜,这让朱家对她又愧疚又心疼,文他娘更是忍不住劝导秀儿重新开始:

两个人要不是这个意思,过得就没有劲了,等也是白等,秀儿,听娘一句话吧,别等传武了,他回不来了,娘看着你这个样心疼啊,你还年轻,再寻个人家吧,没疼没爱不成夫妻,打打闹闹那也是日子的作料,可你俩什么也没有哇......

秀儿越执迷不悟,韩老海的报复便越加疯狂,甚至跟土匪老蝙蝠交易,绑架了传文,此举彻底触碰了朱开山的底线,一直忍气吞声的朱开山不再忍耐,他拿着老蝙蝠的一撮白毛直接找到了韩老海,韩老海看到死里逃生的朱开山大惊失色,深知自己做事太绝,经此一事,韩老海胸中那口恶气也算出的差不多了,两家恩怨到此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我以为秀儿也会从此开启新的人生,起码经此一事的韩老海应该知道,传武不是秀儿的良人,时间会慢慢治愈秀儿,让她忘记这段年少怀春时的冲动,让她明白真正婚姻的意义,不想,韩老海却再次把秀儿推向了朱家这个火坑。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10)

03 独守空房18年,韩老海是这场悲剧的最大推手

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人食不果腹,各地匪患横行,散步游勇祸害乡里,鱼肉百姓,元宝镇也没能幸免,大批散兵闯进放牛沟,烧杀抢掠,所到之处一片狼籍。

韩家和朱家多年基业毁于一旦,朱开山打算带着一家老小去齐齐哈尔闯荡,韩老海特地找到朱开山,请求他把秀儿一起带上:

韩老海说:照相之前我求你个事,行吗?朱开山说:你说!韩老海说:把秀儿带上吧。

朱开山说:你舍得呀?韩老海握着他的手,摇着,眼泪下来了。

如果说逼婚是韩老海做的错误的一个决定,那再次把秀儿送进朱家,则无异于把秀儿推入火坑,传武已失踪,秀儿回到朱家,只要传武一日不归,秀儿便要独守空房一日,他一世不归,秀儿便一生摆脱不了“活寡妇”的枷锁再另觅幸福。

闯关东秀儿最惨(守了18年活寡的秀儿)(11)

秀儿糊涂,是因为她年轻不懂事,她还不懂情爱,不懂婚姻,韩老海作为一个过来人,眼看着女儿不得所爱,困在一段无望的感情里郁郁终日,他不但没有引导女儿,反而助纣为虐,最终成了女儿悲剧的最大推手。

在朱家,那文笑她“没勾引男人的本事,不算女人”,玉书同情她,在朱家,她身份尴尬又憋屈,靠抱着一个穿着传文衣服的枕头,熬过了18年,2920个无性无爱的漫漫长夜。

直到她遇到一郎,才体会了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体会到了被人爱着的滋味,但是这段感情终究来得太晚太晚,晚到她的心都已枯萎凋零,她的人生都已半生入土。

若是当初韩老海没有执意成全她,若是传武私奔后,她留在了娘家,没有被韩老海再次交给朱家,或许她会早一点遇到属于她的幸福,起码她不必背着一个朱家媳妇的身份,盼着早晚有一天能等来传武的爱。

或许她会痛,会伤,但我想,她遇到爱情的日子总会早一点,她醒悟的时间总会早一点,而不是在孤灯冷夜中,消耗18年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