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方式 筚路蓝缕启山林(1)

修缮一新的邹鲁故居椿森第。何森垚 摄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方式 筚路蓝缕启山林(2)

椿森第内部对邹鲁一生的简介进行了布展。何森垚 摄

“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亦不落后。”

这是邹鲁在新建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区时所秉承的建校宗旨,也是他一生中对自身、对教育、对救国所秉持的理念。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无数仁人志士立志救国救民,邹鲁先生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一员。

他是客家之子。出生于大埔县茶阳古镇的他,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信守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关键,更是救国救民的根本。

他是教育巨子。作为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办者、1949年以前国立中山大学历任校长中任期最长者,他为抗战和新中国成立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使国立中山大学成为近代中国国立大学中的名校之一。

他是爱国君子。为配合抗战的需要,他身体力行领导并参加师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以期达成学生在国难时期保家卫国的人才培养目标。

爱国保族、崇文重教等刻在客家人血脉中的珍贵基因,在邹鲁身上得到具象的传承和彰显。

客家之子

19岁时在家乡

创办新式学堂

滚滚汀江水,葱葱天印山。

屹立在汀江和天印山之间的茶阳古镇,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历来人才辈出,这里是邹鲁的故乡。

在茶阳镇上大埔中学旁,邹鲁故居椿森第立于其间。修缮一新的椿森第保留着传统客家民居的原有风貌,大门两侧的人物、山水壁画依稀可见,梁上木雕麒麟、大象栩栩如生,梁枋彩绘精美绝伦。

走进椿森第,内部已基本完成布展,邹鲁的一生向人们徐徐道来。

1885年正月初六,邹鲁出生于椿森第。彼时邹鲁一家贫困潦倒,虽然父亲在城内经营一家裁缝店,但入不敷出,母亲照料家庭没有直接收入。

父亲认为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艰苦一生,所以即使家庭贫困也全力支持邹鲁读书。并教导邹鲁要心无旁骛好好读书,母亲也很重视督促、培养邹鲁刻苦学习的精神。

“现在的大埔中学处,原来是座学宫。每当空闲之际,邹鲁的母亲从不带他到人多热闹的地方玩耍,而是到学宫处玩耍,并教导他要像孔子一样有远大志向,受人尊崇。”大埔中学退休教师王绍沪的旧居位于椿森第旁,从小就听着邹鲁的故事长大,他对邹鲁的一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邹鲁的自传《回顾录》中,也详细记载了他的求学之路。”王绍沪说。

因读书识字较晚,邹鲁比其他同学学起来艰苦许多,其他同学读个两三遍就能记熟的内容,他往往读了五六遍还是记不住。他因此将自己的幼名澄生改为“鲁”,来笑称自己“鲁钝”,祈求学业精进。

1904年,邹鲁先是考进潮州韩山书院深造,不久返乡转入初创的新式学堂。学堂虽号称新式,但教学方式均照旧馆的背书、默写、习字等,邹鲁大失所望,经常流露不满情绪或言论。

为了让家乡的人,特别是像他一般贫困的人能读上更好的学堂,19岁的邹鲁在家乡创办乐群中学(现大埔中学),开创了当地私人创办新式学校的先河。

兴办乐群中学是邹鲁的牛刀小试。第二年,邹鲁在广州成功创办了潮嘉师范学堂。邹鲁在其《回顾录》中写道:“自从4块钱办成了乐群中学,100多块钱创立了潮嘉师范,我真觉得世上并无难事。”讲述了他办学的有趣故事。

同年,考入广东法政学堂的邹鲁逐渐确定:“革命是救国救民的神圣工作,不容我们以任何理由推诿;而从事革命工作要有学问,要有主张,所以不能不读书。”

“说来也许可笑,我是一个小县里生长的人,广州是一个初游的省城,人地生疏,毫无凭藉,竟倡议办师范学堂,谈何容易!但是我绝不气馁,本着满腔的热情和勇气,认定了我的目标,到处奔走宣传,请求人家帮忙。更拿了我从家里带来的钱,作为开办经费。”邹鲁在《回顾录》中自述道。

土地和书香是客家人长期以来的两大梦想。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耕读传家,靠读书谋发展的观念深深印刻在客家人的血脉中,也为日后邹鲁形成教育救国思想打下了基础。

“作为客家之子,客家传统文化中耕读传家的思想和父辈对其的教育,对邹鲁影响至深。他始终认为读书获取学问,对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命运至关重要。”王绍沪说。

教育巨子

两度执掌

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

在邹鲁故居的图文展示中,有一张图虽然是黑白照,但却十分引人注目。图片中的两块石头,其中一块刻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块石头是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的八字刻石。八字为邹鲁亲手所书,意思是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是邹鲁先生毕生向学生们传导的理念。

邹鲁年轻时加入兴中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并深受孙中山信任。在长期革命生涯中,孙中山认识到培养专门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1924年,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孙中山创办了“武学校”黄埔军校后,也援引大体相同模式,移植合并数所院校,亲手创办了“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

此时,主张“国民不分男女,都要普遍接受教育”“实行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改革教材,将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的邹鲁,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因而委派他任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兼首任校长。

任职筹备主任后的邹鲁,聘任李大钊、胡适等35人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委员。“网罗了当时很多教育学术界知名人士、广州国民党政府要员、社会贤达和有关人士,可谓极一时之选。由此也可见其用心之良苦。”王绍沪说。

1924年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在校长邹鲁主持下举行盛大的成立典礼。建校伊始,深受中山先生英名的感召和近代革命策源地广州的吸引,也得益于邹鲁先生的苦心经营,海内外大批知名学者联翩而至。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朝气,迅速推动该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翌年底,邹鲁因故而被免职。1932年2月,他重新执掌已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国立广东大学,并成就了孙中山生前觅定的石碑新校区建设。

邹鲁本着“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亦不落后”的气魄来筹建新校区。他领衔制定和实施“六年三期”宏伟规划,在当年荆棘丛生的荒郊野岭、即今华南农大和华南理工范围内,置地4万亩(包括林场)筹建新校区,亦曾赋诗讴歌:“为策藏修择地宜,石牌山水最称奇。白云侧拥珠江绕,远避尘嚣合校基。”

创校工程堪称史无前例,经费预算数额巨大,政府财力支持有限,中途遭遇日寇侵华,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他始终迎难而上,绞尽脑汁,四处奔波。不仅多次呈请政府划拨款项,而且深入发动本校学生及国内外民众、侨胞们慷慨解囊相助。

用他的话来说,则是“形神俱瘁,苦辱交加”,“除了没有叫人爸爸和向人叩头外,可说一切都做到了。”

历经6年不懈奋斗,三期工程依约告竣,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举凡文、法、理、工、农、医、师范等学院应有的现代学科体系,几乎无一缺漏;同时设立研究院,由其兼任首任院长,促使该校跻身于清华、北大的全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邹鲁的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世人称道。他引导学生内外兼修,提出“学校生产化”的创造性理念,且付诸实施。在新校园内,除了各幢建筑物林立,其余空地皆开垦为农林场或花果园,陆续设立直接服务社会的科研机构。

在两任中山大学校长期间,他培养的毕业生将近5000人。英才俊彦遍布世界各地,逐渐步入知名大学行列,邹鲁亦荣获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称号。

爱国君子

引导学生参加

抗日爱国运动

在距离邹鲁故居约30分钟车程的茶阳镇长治仁厚村,有一座正门竖有5支石楣杆的传统客家名居——敬爱堂,这是邹鲁的祖居。

“古时为表彰考取功名者,都在老祖屋门前禾坪边竖一对石楣杆,上刻某年某地某种考试某人考取某功名。这是考取功名的人和家族的荣耀,说明邹鲁家族出了众多的人才。”王绍沪向来访的笔者一行详细介绍了敬爱堂轶事。

据介绍,敬爱堂有三奇:在季节更换里,每年都有几天初生的太阳直射正厅中央,形成“蜈蚣吐珠”的图案;后花台坎边有郁郁葱葱的风景林,但数百年来竟没有一片叶子落到屋顶瓦面上;每当深夜,从敬爱堂上空远望有一道非常亮的白色光环。

这三道奇使敬爱堂披上神秘面纱,吸引许多专家学者前去探秘。

邹鲁出生的年代,太平天国的史事在时人心中仍余韵未绝,“客家人不屈服于异族之下”的精神,融入其幼时耳熟能详历史故事中。

宋朝末年元兵南下,邹鲁的先祖因拥护南宋朝廷,不肯屈服,由福建到了广东。先生自述其家族“为民族而坚苦奋斗,这于我影响很大”。儿时他不仅听过父亲讲述太平天国的事迹,还时常听见父老们背诵太平天国军队经过大埔时所发的文告。

在邹鲁成长的时代,正值国家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在宁粤对峙的背景下,邹鲁代表校方出来领导学生救国运动。

为配合抗战的需要,邹鲁建立全校性的抗日组织,身体力行领导并参加师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他审查教材,改革教科书,要求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编制备战课目,以适应抗战教育的需要。

同时,邹鲁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举办军事化训练、体育运动,以期达成学生在国难时期保家卫国的人才培养目标。

邹鲁多次以校长的身份发表抗日演讲,曾告诫学生说:“创办本校的主旨在养成革命人才,负起救国的使命。应奋起同仇敌忾的勇气,本着孙先生的救国主义,读书、救国、抗日。”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大师生先后成立了多个全校性的抗日团体。1937年秋,中大战地服务团在香港成立,以校长邹鲁先生为名誉团长,梁定慧为团长。

该团在港澳和东南亚开展药品物资的募捐工作,并北上前线慰问军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及新四军军长叶挺等,均来函对该团表示感谢。

194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邹鲁先生“给假调养”,挂名国立中山大学校长至1945年。1954年邹鲁病逝于台湾时,享年70岁。

从客家之子到著名教育家,是邹鲁生命历程浓墨重彩的重要脉络,其奋斗历程蕴含了客家文化的传承。

为更好地总结、继承和致敬邹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成果,近年来,大埔县切实抓好邹鲁故居及原县委办公旧址修缮保护工作。

以修缮保护工作为契机,茶阳镇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拆除了周边危旧房屋,门前道路整体扩宽,并沿线至城西路口铺筑了石板路面,整体视野更为开阔、敞亮。

实施周边建筑外立面改造以及道路排水和供电通信线路整治,并在城西路口修建了停车场,配套完成了标识标牌等,实现整体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序、美化。

如今,椿森第焕然一新,正等待着开放后人们前来了解邹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一生。

■链接

邹鲁生平

大事年表

1885年2月20日

生于广东省大埔县,取名澄生。

1902年

入读潮州韩山书院。

1904年

夏秋间与张煊共同创办乐群中学(现大埔中学前身)。

1905年

4月加入兴中会。

1906年春

在广州创办潮嘉师范学堂。6月入学广东法政学堂,受教于朱执信等,夏初加入同盟会。

1907年

夏在广州拜见丘逢甲,与之结下师生之谊。

1913年

4月北上出席国会,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14年

7月在日本东京,与胡汉民等协助孙中山先生组织中华革命党,创办《民国杂志》。8月返香港,赴南洋,运动讨伐袁世凯。

1917年

7月追随孙中山先生南下广州护法。9月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部次长。

1923年

11月任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4年

6月9日任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

1925年

2月在北京见证孙中山先生遗嘱。9月被撤国立广东大学校长。

1932年

2月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竭力建设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为学校办学获得空前优越条件。

1936年

5月应邀出席德国海德堡大学550周年纪念会,被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并向会议提交《改革教育哲学基础原理案》,阐发其仁爱和平的教育哲学。

1937年

在国立中山大学进一步强化抗战教育,普及抗战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七七事变爆发,8月由广州赴南京参赞中枢。11月随民国中央政府入川。

1940年

被批准“给假休养”。挂名国立中山大学校长至1945年,期间先后由许崇清、张云、金曾澄代理校长。

1944年

《回顾录》付梓。

1945年

发表《我对于教育之今昔意见》。9月在重庆会见、宴请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同月正式辞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1954年

病逝于台北,享年70岁。

张柳青 刘招迎 余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