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在胶(青岛)济(南)客专、张(家口)呼(和浩特)客专和广(州)惠(州)城际等铁路线上,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正精心进行钢轨打磨作业为保春运,自去年10月起,中国铁物轨道集团就组织人员对全国上百条高速、普速铁路进行钢轨打磨作业,累计打磨里程12000多公里,让春运列车跑得更舒适更安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速铁路钢轨损伤处理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速铁路钢轨损伤处理方法(我国铁路钢轨保护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高速铁路钢轨损伤处理方法

子夜时分,在胶(青岛)济(南)客专、张(家口)呼(和浩特)客专和广(州)惠(州)城际等铁路线上,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正精心进行钢轨打磨作业。为保春运,自去年10月起,中国铁物轨道集团就组织人员对全国上百条高速、普速铁路进行钢轨打磨作业,累计打磨里程12000多公里,让春运列车跑得更舒适更安全。

钢轨廓形打磨是钢轨保护技术的关键,可有效治理轨道伤损、改善车轮钢轨关系,解决列车晃车、抖车难题,大幅提高乘客舒适度,还可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据中国铁物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之盛介绍,从2019年10月份起,他们就和国家铁路集团各大铁路局密切配合,对京沪、京九、沪昆、京广、合福高铁和陇海、皖赣、宝成普铁等上百条铁路,组织进行钢轨打磨作业,确保铁路线“健康”平稳迎春运。

我国是铁路大国,运营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铁物轨道集团所属轨道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在广泛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与铁科院、国内高校等合作,全方位开展钢轨保护技术研究和创新,先后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1项和软件著作权,填补多项空白。

据中国铁物轨道集团总经理卢晓斌介绍,目前我国铁路钢轨保护技术已实现“弯道超车”,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其突出标志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针对每条铁路钢轨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精准打磨,国外通常采用模板进行固定廓形打磨;首次实现钢轨打磨模式智能化设计,自主开发了打磨车作业模式智能设计系统,可根据不同钢轨廓形设计自动打磨,国外通常根据钢轨廓形与模板廓形的差异,现场选择或临时编排打磨模式进行作业;首次实现铁路道岔大小机结合打磨智能化,国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首次实现钢轨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立每根钢轨从生到死的“健康档案”,相较于国外粗放维护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我国钢轨打磨技术标准更高,国内打磨作业验收偏差控制为±0.2至±0.3mm,而国外欧标的验收偏差为0.6-1.7mm;应用范围更广,国内钢轨维护已覆盖各类客货混跑、重载、客专、高铁、地铁、城轨交通等轨道交通线路和道岔,国外主要集中在重载货运铁路线;钢轨年打磨里程已超4万公里,均领先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据介绍,中国铁物轨道集团钢轨打磨作业均在“天窗”期,不会影响春运铁路正常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