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1)

潜心研究

勇攀科研高峰

凝心聚力

共创东大辉煌

近日 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

为东大取得一个又一个荣光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2)

韩跃新教授科研团队荣获“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近日,辽宁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工作,经学校推荐、辽宁省总工会考核和验收,我校韩跃新教授工作室被授予“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

本次命名评选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我校韩跃新教授工作室成功研发了“鞍山式含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复杂难选铁矿石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等一系列创新性技术与装备,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大宗铁矿资源的利用率,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在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中贡献卓著。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3)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4)

杨光红教授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期,由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矿物研究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选矿过程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与产品质量在线管控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国拨经费716万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光红教授为项目负责人。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引领性、旗帜性、开放性专项,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完善创新、创业的国际化环境等目标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5)

吴成东教授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通知,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立项结果。由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成东教授担任负责人,联合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申报的“面向智能工厂的人机协作型机器人协同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获准立项,直接经费260万元。

据悉,这是机器人学院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代表着吴成东教授团队在协作机器人科研领域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下一步,联合单位将在该领域继续协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王义教授被授予IEEE TCRTS杰出技术成就和领导奖

日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智慧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王义教授在第41届IEEE实时系统领域顶级会议上被授予IEEE实时系统技术委员会2019年杰出技术成就和领导奖,并作获奖主旨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可更新系统设计”,内容为支持实时更新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据悉,该奖项始于1999年,是IEEE TCRTS给予个人的最高认可,设立目的是表彰在实时系统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极具领导力的科研人员,历年来的获奖者都是在实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领军人物。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6)

颜云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入选国际知名期刊的Popular Articles

近日,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颜云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入选国际仪器仪表类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的2020年Popular Articles。该项成果是由何彧博士生、宋克臣副教授、颜云辉教授和英国拉夫堡大学Qinggang Meng教授团队合作完成。 该项研究面向真实的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多层级特征的端到端缺陷检测方法,并与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在检测精度和速度上该方法均具有显著优势,其对于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推动制造业智能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7)

理学院团队在水系铵离子电池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刘晓霞教授团队在水系铵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铵离子在氧化锰材料内部的存储机制,丰富了储铵材料能源化学基础理论,并为制备新型高性能水系铵离子可充电电池提供了新的机遇。该成果《Ammonium-Ion Storage in Electrodeposited Manganese Oxides》已在线发表在化学学科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东北大学理学院宋禹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宋禹副教授和刘晓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东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为本文数据采集、表征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秦皇岛分校罗绍华教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9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表彰了2019年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工匠精神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秦皇岛分校罗绍华教授荣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是中国唯一面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具备向国家奖励办择优推荐国家三大科技奖项资格。该奖项下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每次评选不超过100人。 罗绍华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能源材料与器件、医用功能材料、冶金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及应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产业链的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深圳大学22年的科研经费(东大科研人捷报频传)(8)

东大不断向前发展的背后

是科研人们在默默努力

社会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他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让我们为科研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