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阴历的七月15,在我们这啊,这个节日就叫做七月半,但是呢,它还有一些民间世俗的称法,叫做鬼节,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凉飕飕的,但其实真的没必要担心这些,因为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我不害怕人,但人把我伤的遍体鳞伤同时还有网友就说了呀,你要知道,上完班的你怨气比他还重,他见了你都得绕道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元节鬼节是怎样过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元节鬼节是怎样过的(中元节是鬼节吗)

中元节鬼节是怎样过的

今天是阴历的七月15,在我们这啊,这个节日就叫做七月半,但是呢,它还有一些民间世俗的称法,叫做鬼节,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凉飕飕的,但其实真的没必要担心这些,因为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我不害怕人,但人把我伤的遍体鳞伤。同时还有网友就说了呀,你要知道,上完班的你怨气比他还重,他见了你都得绕道走。

当然,最正统的说法就是君子坦荡荡,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他来敲门。当然,这都属于网友的自我调侃,咱们放一边。咱们来聊一聊这个七月半。话说原本这个七月半是上古时代民间的一个祭祖节,而道教也称它为中元节,这个节日与清明节和十月初一并称中国的三大鬼节。而提到中元节,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农历十月15的下元节。你要知道,这三元节都选在农历的15日,它呀,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来源于一种古老的时间知识体系。

太阴历太阴历其实也就是月亮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总结出来的反映地月关系的时间知识体系。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人们很早就发现这个月亮啊,它的盈亏变化非常的规律,而且不需要借用工具,大家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尤其是每个月的15,那月亮就特别的圆,当圆月当空,这个夜晚就会显得异常的明亮。因此15就变成了大家安排祭祀啊、庆祝啊等重要生活仪式的时间节点了。说到这儿,好巧不巧的是,就在今天,天文科普专家就说了,这年度第三大满月将现身,如果你们那儿天气非常的好,那么你就能欣赏到这轮珠圆玉润的大满月了。

刚才咱们说了中元节这个名字的来源,那咱们再说一说,为什么各地都会叫他鬼节呢?

因为相传呐,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鬼门关,让各类的鬼出来活动活动,直到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所以在民间很多地方都流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烧一点民间呐,元宝啊,香烛啊等等的。那同样的,关于这个节日啊,他也是有讲究的,比方说有的地方这一天晚上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是尽量不要出门的,特别是不要带小孩子出门。还有如果说你看到路边有人在烧纸钱,或者是烧什么东西,尽量地绕道走。

如果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人家已经烧完的,也一定注意,不要上去踩,也不要跨过去,而是要弯着走。还有晚上如果不得已要走夜路的话,你可以喊昵称,可以喊代号,一定不要喊别人的全名。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习俗啊,我们这好像还没有涉及到这么多,比方说不要吃祭品啊,大晚上不要晒衣服啊,还有不要游泳啊,不要到处乱看啊,不要熬夜呀,不要靠墙啊,不要捡路边的钱呐,不要轻易的回头看呐,不要拍照,不要吹口哨啊,等等等等的。

还有一些特别讲究的地方,就把七月认为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就在这一个月你都不可以出门,不可以结婚,不可以购房子,不可以搬家等等的,反正就是诸事不宜。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就像前面说的,这个节日最早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它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翻译过来就是尊敬自己的祖先,恪尽孝道,但随着道教的中原普渡,开鬼门关这种说法啊,以讹传讹,就传承了一个鬼节了,所以说在古代呀,这个节日是一个非常隆重并且很热闹的节日,但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认为啊,这是在宣扬封建迷信,所以这个节日也被逐渐的边缘化了。

特别是在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基本上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了,包括七月半,而咱们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节日也开始逐步回归,可是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同样是祭祖的节日,清明节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崇,但是七月半大概是由于大家赋予他鬼节的称号,再加上又跟迷信密切相关,所以啊,在节日体系当中,他也并没有得到怎么样突出的关注。所以现在说过七月份基本上都是民众自发地举办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的祭祀活动,它已经不再具备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了。好了,关于这个节日咱们就聊到这儿,但是还是要温馨提示一下,祭祀的时候也要注意消防安全,一定要彻底地清理渔火,等火完全熄灭了之后再走,毕竟安全最重要嘛。

好了,关于这个节日你又有什么想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