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晖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省会西安。

陕西,东临黄河,与山西、河南、湖北相望;南以大巴山为屏障,与四川、重庆毗邻;西与甘肃、宁夏接壤;北濒内蒙。

那么,陕西的“陕”,究竟指哪里?陕西为何又称“秦”“三秦”?

为什么陕西简称陕而不是秦(陕西的陕)(1)

1

陕西,简称“陕”,其名称来源很早。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就分“陕”而治。陕之以东归周公管理,陕之以西归召公管理。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公羊传·隐公五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陕”究竟指哪里?

一种说法,“陕”即战国时的陕陌,汉以后的陕县,即今天的河南陕县老城西南;

一种说法,“陕”应当写作“郏”,指王城所在的“郏鄏”而言。

今天,主要流行第一种说法,《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官网)也采用此说。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第二种说法可信。因为陕陌,作为战国时的地名,在周成王时期并没有出现,而“郏鄏”却在成王时就已经有了。

成王定鼎于郏鄏。 ——《左传·宣公三年》

《水经·榖水注》引京相璠(人名)曰:“郏,山名;鄏,邑名。”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北。

周成王正是以此山为界,分疆而治,以东地区为陕东,以西地区为陕西。

“陕西”之名正式确立,始于北宋至道三年(997年)。

当时称为陕西路,辖区约为秦岭以北、横山以南、湟源以东、渑池以西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两省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青海省湟源以东地区,山西省运城地区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地全部。

为什么陕西简称陕而不是秦(陕西的陕)(2)

2

陕西,又是秦人发祥流庆、建国立业之地,所以也简称“秦”。

传说,秦人的祖先女修,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女修吃了玄鸟蛋而生大业,大业的儿子大费因为帮助大禹治水,又辅佐大舜驯服鸟兽有功,被大舜赐姓“赢”,活动在今天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商族崛起,灭了夏桀,赢族的首领费昌就做了商汤的马车夫,此后,赢族的世世代代就辅佐殷商。

西周时,赢族的首领造父,马车驾得非常好,尤其是为君主驾车,因此取得了周穆王的信任。

到了非子的时候,他不光车驾得好,那马也养得好,于是,便被周孝王相中,在渭河一带养马。后来,非子被分封了土地(今宝鸡陇县东南),建立了侯国,号曰“秦赢”。

就这样,赢族好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只是一个诸侯国的附属国!

从此以后,赢姓一族便开始了定居生活,“秦人”的称呼便正式出现。

为什么陕西简称陕而不是秦(陕西的陕)(3)

3

可是,陕西为什么又称为“三秦”呢?

秦末,项羽进驻陕西关中以后,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分封了王,一共分封了十八个。

起初,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为王。

刘邦率先占领了咸阳,但受到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的嫉妒,鸿门宴上,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被封在了巴蜀地区,是为汉王。

为了提防刘备,项羽便三分关中:

封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定都废邱(今咸阳兴平市),防守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定都高奴(今延安市东),防守上郡(今陕西北部);封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定都栎阳(今西安临潼区),防守咸阳以东地区。

自此,陕西又称“三秦”。

不过,随着陕西行政区域的变化,“三秦”的范围逐步扩大,泛指今天的陕南、关中、陕北。

参考资料:

《史记》《三秦变迁史》

《陕西省志·行政建置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