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曾经,在大众的印象里,六大茶类皆有所属。

绿茶长在绿茶树上,白茶长在白茶树上,红茶长在红茶树上……

形象点说,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直到有一天,网络上有一位自称是“茶学博士”的人出现了。

他给大家科普: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绿茶树、白茶树、红茶树,六大茶类都是从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只不过工艺不同罢了。

一时间,茶圈里炸开了锅。

大家一致认定,他说的是对的。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2)

只因为,对方的身份是博士,而且还是茶学专业,便深信不疑。

殊不知,行业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人。

自称某某老师,某某教授,某某专家,某某研究会会长……

总之,什么头衔容易唬人,什么头衔高大上,就用什么。

若是有人真的虚心来求学,就模棱两可,捕风捉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来忽悠新人。

可仔细想想,真正的博士,哪里这么闲?

人家的时间,都要用在刀刃上,做学术,搞研究,写论文,一天恨不得掰成十天用。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3)

《2》

六大茶类按工艺划分,这点的确没错。

陈椽教授以茶叶的加工工艺,结合相应的生化成分特征,对中国现存的茶叶进行了分类。

绿茶不发酵,黄茶轻发酵,白茶微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

绿茶、红茶作为大宗商品,分布的产区范围广,几乎遍布了全国各地。

再加上某段时间,有了一道指令,绿改红。

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户万户都开始做红茶了,全国一片“红”,那是红茶最当红的岁月。

因此,似乎已经默认了同一棵茶树,既可以做绿茶,也可以做红茶。

久而久之,便很少听人提及绿茶树、红茶树的说法。

实际上,任何茶叶都讲究适制性。

所谓“适制性”,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茶树品种的自身特性,因材施教,制作成最能发挥其优势的茶品。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4)

就像是面前摆着一条鱼,你可以选择红烧,也可以选择清蒸,或是油炸也行。

只不过,有些鱼清蒸出来,土味腥味很重,一定要加点辣椒、大葱,红烧着才好吃。

同理,不同品种的茶树,按照特性制作出来的茶叶才好喝。

若是违反了这个规则,做出来的茶叶,喝是能喝,但不保证风味和品质。

所以,在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的今天,人人都在追求好茶。

如果只是随便找一株茶树,从上面采下芽头或叶片,做成某类茶叶,完全不考虑其特点。

那么,这样的茶,注定只能成为低端产品,卖不出好价。

消费者当然也不是傻子,只要味蕾没失灵,就能分清什么是好喝,什么是普通。

进而做出判断,哪款茶的品质更加出色,哪款茶的品质低劣。

因此,准确来说,不同的茶树品种,有一定的适制性。

有时候,同一个品种的茶树,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制成不同的茶类。

但千万不能盲目做茶,否则再好的原料,也会沦为平庸。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5)

《3》

放眼全国,绿茶和红茶的适制树种非常之多。

并且,各省适制绿茶、红茶的树种都不尽相同。

像西湖龙井用的是龙井43和群体种,安吉白茶用的是白叶一号,黄山毛峰用黄山种,等等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红茶当中的正山小种、金骏眉,不仅限定了茶树,还限定了产区。

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工艺制作而成。

金骏眉,则是以桐木自然保护区内菜茶的芽头为原料,1斤干茶需要7-8万颗芽头才能制成。

由此可见,名优茶对树种、产区和工艺,都是很有讲究的。

同时也能看出,优先选择当地的优良品种,做出来的滋味才正宗。

其实,在六大茶类中,常常都会发生“李鬼遇到李逵”情况。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6)

比如,在每年西湖龙井尚未上市时,就已经有用早生种乌牛早做成的龙井茶。

很多喜欢“抢先喝”的茶客,经常防不胜防,买到西贝货。

也有很多人表示不在意,反正都叫龙井,并且都是用绿茶工艺做的,差别应该不大。

可事实证明,一分钱一分货,乌牛早注定做不出正宗西湖龙井的馥郁香气,也难以复刻其顺滑甘甜的口感。

类似的例子,茶圈里比比皆是。

用云南大叶种做白茶,用桐木保护区之外的茶树做正山小种、金骏眉。

这些茶,都是徒有虚名,而非真才实学。

金骏眉的浑然天成,清雅的花香和果香,鲜爽甜润的汤水,也是市场上“黄芽”金骏眉,或者是外山金骏眉的脂粉香无法媲美的。

那么,是否可以怀疑,说出“一棵茶树可以加工成任何茶叶”的人,在有意掩盖自己茶叶树种不正宗的事实?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7)

《4》

曾经,遇到了一个来抬杠的人。

他说,我觉得云南大叶种做出来的白茶也挺好喝的,价格也比福鼎白茶便宜,为什么你们不愿意承认。

这句话,听得村姑陈满脸黑线。

不是我们不承认,而是国标不承认。

在白茶国标中,白纸黑字写着,白茶必须以大白茶、水仙茶树和群体种茶树为原料,经过白茶工艺制作而成。

你看,目前执行的白茶国标里,关于白茶的适制树种名录当中,完全没有和“云南大叶种”有关的字眼。

所以说,不是村姑陈独断,人家国标里就没写呀。

除非,云南大叶种能证明,自己的DNA里有和大白茶、水仙茶树或者群体种小白茶树有重合或是现实的之处。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8)

不然,不能堂而皇之地把大叶种制作而成的茶,想当然地认定为白茶。

若真是如此,难道我在马路旁边随便找一棵茶树,按一芽一、二叶标准采,它就是白牡丹了吗?

假如国标承认,我们就承认,这才是合乎规定的。

否则,就是故意来蹭白茶热度的有心之士,做出来的茶叶。

不过,话又说回来。

云南大叶种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茶树,做出来的茶叶好喝,也并不奇怪。

只是可惜,原本可以按照适制性,成为被人尊重和认可的茶类。

却被有心之士利用,硬要和白茶沾上关系,活生生成了“四不像”。

白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绿茶白茶岩茶)(9)

《5》

每种茶类,有没有规定树种,要看行业标准,以国标为准。

绿茶有绿茶的标准,红茶有红茶的标准。

同样,白茶也有白茶的标准。

所以,如果你说xx茶的标准里,没有规定树种,就大肆宣传“做茶不用分树种,按工艺就行了。”

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更是在扰乱茶圈风气。

如果人人都胡乱做茶,未来还如何喝到正宗的好茶?

硬要把各个茶类的标准互相混淆,这是对茶叶最大的不敬。

做人,还是谦逊些好。

顶着博士的名号,就出来误人子弟,实在是又可气又可笑。

难怪说,知识局限了一个人的眼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