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眨眼频率

学龄前儿童大概每分钟 8 次

学龄期的儿童大概每分钟 12 次

眨眼其实是对我们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但如果你家宝宝眨眼超过上面的次数

可能是病理性原因

包括九种!

是否为过敏性结膜炎

是否有眼部感染

是否有倒睫

是否有屈光不正

是否有眼干

可能缺乏维生素A

习惯性眨眼

抽动症

眼睑痉挛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其中一种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伴随孩子一生!

那就是屈光不正

其实,“屈光不正”就包含着我们常听到的近视、远视、散光等概念。

眼科门诊中60%左右的就诊患者,都存在着屈光不正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对屈光要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眼健康。

什么是屈光不正?

在讲屈光不正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屈光。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在眼视光学中称之为“屈光”。

在正常的情况下,外界光线和物象在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会聚焦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再由此发出视觉冲动传导到大脑,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了。

孩子不停的眨眼是怎么回事(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竟有9种)(1)

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光线和物象通过眼的屈光系统,不能使清晰的影像映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我们就称之为“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

有屈光不正问题的儿童就可能会表现出喜眯眼、近距离视物、歪头视物、揉眼以及频繁眨眼的症状。

而平时我们与家长交谈过程中,家长反复表示,孩子挺长时间了,一直频繁眨眼睛,但是也没留意,直到学校体检,才发现视力不好。

因此,屈光不正问题不可小觑,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一句话,必须采取科学专业的近视防控手段,现在主要的防控手段之一就是规范配戴眼镜。

眼睛看不清楚,首先要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屈光不正”还是其他原因;

如确是屈光不正,要知道眼部形态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一定要规范配戴镜,借助镜片折射将物象焦点挪回到视网膜上,以免情况恶化;

正确戴镜,一是验光要精准,远视眼尤其要散瞳验光,让睫状肌放松后获取准确的度数;二是配镜要精准,一副合格的眼镜戴着要看的清晰、舒适、持久;

生理远视多数会随着生长发育慢慢正视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营养、密切观察;另外,大脑的视皮层在出生八个月左右就会发育成熟,因此高度远视、散光等导致弱视几乎无法避免,一定要尽早发现弱视并治疗,最好在6岁之前予以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