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五史记选文,迄今最感艰涩的要数“货殖列传”(节选)一文了。

最难的这句是“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其中的“之”字和“征”字,真令人费解啊,倘若要细细说明其中的弯弯绕绕,要写很多字,这里就不说了。

其次让我费解的是“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句话,意思也许不难明白,但要分析好这个句子的结构,殊非易事。此处亦不表,以免因为啰嗦被嫌弃。

今天要说的是“故太公望封于营丘”这一句。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只是,其中的“故”字,却似乎和平常的不太一样。

完整的一段话是这样的: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xì)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qiǎng)至而辐凑。

先注释:

太公望,即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其先祖被封吕地,故以封地为氏;文王出猎,遇于渭滨,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

封,动词,爵诸侯之土也,被分封;

潟卤:潟,卤也,显然是同义连文,即盐水浸渍;

极,动词,穷究;

则,连词,那么…就;

繦,名词,钱贯也,此处名词作状语,像钱串一样;

辐,名词,辐条,此处名词作状语,像辐条一样;

大致可译为(“故”不译):故姜太公吕望被分封在营丘,土地被盐水浸渍,百姓稀少,于是姜太公劝勉百姓致力蚕桑织造,穷究技巧,流通鱼和盐,那么(四方)的人和物就归向齐国,像钱串一样纷至,而且像辐条一样聚集。

那开头这一句“故太公望封于营丘”的“故”字是什么词?起什么作用?怎么译呢?

中华版和上古版把“故”作连词,译为“所以”。但是,“故”作连词,除“所以”外,还可译为“于是”、“因此”等。倘若我们译为“所以太公望被封在营丘”,这不就与后句“于是太公劝其女功”重复了吗?所以不妥。

岳麓版把“故”作形容词,译为“从前的”。从文义上讲,确实是通的,但其实,这里译作“过去”更加符合文义。可是,如果译为“过去”,似乎更应该用“昔时”这样的词才对啊,没必要用“故”字。所以,也不妥。

先查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183注:连词,用在句首,表示换一个话题,前后语义只有松散的联系,一般可以不译。

我感觉还是解释得不够贴切。既然是连词,又说只有细微的联系,那我们普通人怎么能体会到这种差别呢?

再查韩峥嵘的《古汉语虚词手册》,P120注:故,语气词,通“夫”(同部),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因为没有上文或相因的句子,所以不能把它当作连词看,不必翻译。这样解释就清楚多了:首先告诉我们为什么通“夫”,因为同部;其次,既然通“夫”,就是发语词;因为是在名词前,所以,可更精确认定是不完全发语词,译时可加“那”或“那个”,也可不加。

有时候想,学一字有一字的进步,舍一字有一字的损失。倘若今天不去查字典,可能就只知道“故”字作连词,译为“所以”,永远不知道“故”字还通“夫”字。

1932年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作演讲,他说:“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副词,徒然地,白白地)捐。”是啊,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此之谓也。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 翻译成现代文(故太公望封于营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