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樊小纯简历(樊小纯不必交谈的时刻)(1)

樊小纯,1987年生,同济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图像理论。纪录片作品《严复》《萧红》《林风眠》《The Other Eye》,出版书籍 《纯》《不必交谈的时刻》《不存在的照片》。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王 昕

《不必交谈的时刻》的作者樊小纯和我并不算熟悉,初识于柏林洪堡大学为新来的国际访学者与交换博士生举行的招待冷餐会上。她属于那种你必然会注意到的人,因为相比于大家都各自局促地找熟人站着说说话,她大方得体得多,流利的英语夹杂着德语,主动与各位来宾交流……我想,这是个外向的美姑娘。

事情的变化出现在中间的休息时刻,小纯带领我去参观某个圆厅,路过一个会客室,里面已经没什么人了,请来为冷餐会助兴的钢琴演奏者在角落里自顾自弹着背景音乐。小纯忽然说,我们坐一会儿吧,听听他在弹什么……就那么安静地坐着。我感到诧异,似乎这时候的她呈现出了另一种气质,是的,另一种气质,某种细腻和深思,以及疏离。

这种判断在读了她的书稿之后得到印证。她的书,或者就是她自己,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冲突和对立,以及一种非常自觉的克制,以让这种冲突和对立能够安稳共处。并不容易。我理解这是一种力量,既能像树那样扎根生长,又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鸟瞰自己。这种内在张力使得她格外迷人,具有一种丰富多样和紧张与松弛之间的平衡感。好神奇。

《不必交谈的时刻》是一本随笔。但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本闲书。小纯自己说“我把看得懂的书都归作闲书……”是否容易看懂却并不好说。书里一句句话单独列着,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一页停止,并无妨碍,随时随地读几页,或者翻来覆去地读也都无妨。且适合在任何场合下翻看,可以瞬间进入书中的场域,因为初看并不难懂。但一旦读起来,会发现还是要费些脑子,细细琢磨那是什么意思,不时需要停下来安静地想一会儿。一方面,惊讶于作者对单个词语的采摘和组合能力,如果这不是天赋的话,那也一定是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很勤奋而有心地积累出来,例如“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那么荒芜就会上脸……

她是如何做到在浩瀚的词语中捕捉到“荒芜”这个词,又刚刚好用来表达这么一个意思的呢。荒芜,嗯,荒芜,竟然有了种生动感。另一方面,读懂她的话,是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她的敏感和精准,一下就抵达事物本质的力量需要懂得才能懂得。比如,“创造力和思维力是在困顿中产生的,哪里有什么顺风顺水。只有困顿之处,才有沉思与告别。成为锚并非易事,在那里,时代可以停泊”。又比如,“你给自己的表达留出可能性,精确传递那个模糊的部分。接受者,继而在模糊里找到那份有限而可贵的认出的自由”,以及“在审美、历史观上没有共识,文物保护就完全是奢望”。挺短的话,一下就言说了不可言说之语,几乎让人忘了她还是个年轻人。

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如此通透地明白好些我至今仍然感到糊涂的事,比如,“不想做的事,不想拍的片——早一点知道是幸运的。人不需要活出太多样子。你认真做一件事,会解释所有的事”,以及“你并不能因为厌恶一种使命,而选择另一种使命:就像厌恶一种生活,而选择另一种生活。比如你没钱,于是想变得有钱;没有爱情,于是想有数不清的爱情;没有时间休闲,于是想每天不做事。不是这样。你选择一种生活,一个使命,一种精神状态,是因为你真正想要那个状态。你把自己交给了那个状态,成为那个状态。这样就又回到那句话:人是人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也许,这和她成长过程以及教养有关。

我不禁好奇她的成长经历。也侧面问了问她父母对她的教育之道,她浅浅淡淡提过一两句,只说要多读书。嗯,这倒是对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对孩子最好的引诱是让他们去阅读。这样就算他们遇到糟糕的事,也会知道还有个备份的世界,那里有备份的梦想、备份的宁静、备份的旅行、备份的诗句,还有备份的爱情”。而这本书,我理解,就是备份的清醒,当你读到它的时候,会给你一份惊讶,惊讶于它击中了的心思,而让你知道自己依然活着。

如果要说一点年长人的世故的话,书中呈现出了些许微妙的骄傲。这种骄傲使得作者有种悬浮感,静静地悬浮于自己和世界之上。当然这没什么不好。毕竟能够悬浮,是种愉悦。“时间会进入体内,然后消失在体内……”那些陪伴小纯成长的时间经历,化作了她对自己的反观力量。我只是好奇,她的身边会随时带着各种颜色的本子吗?记录下那突然击中自己的话语?

如果小纯属于某种生物,那么她应该属于昆虫——一方面,用细致的触角清醒地活着,一方面努力用坚硬的壳塑造出永恒感。感谢这一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