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喜欢斗蟋蟀。朱瞻基因此被百姓们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 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以明宣宗年间为背景展开的。

楚怀王鲜少有正确决断(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1)

小说开端讲的是一个迂讷的“落榜生”成名被里胥陷害,担当征收促织的差使而导致家产散尽,没有财产可以抵偿,既不敢“敛户口”,去抓蟋蟀又抓不到。走投无路之际,妻子求神拜佛,捉到一只小虫,举家庆贺。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幼子打开养蟋蟀的盆子,不小心弄死虫子。小孩因此投井,成名一家愁云惨淡,不胜悲戚。

楚怀王鲜少有正确决断(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2)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一只颇为神勇的蟋蟀从天而降,帮助成名交差,还勇斗“蟹壳青”,击败大健鸡,此后直捣皇宫,力战群雄。成名借一虫之助,田产百顷,楼阁万椽,牛羊成群,转眼即成富豪。 明仁宣年间,号称治世,仍不免有家庭因小小的蟋蟀家破人亡。蒲松龄虽然是清朝人,抨击的是当时的政治,但毕竟离前朝不远,文中所言虽为小说家语,恐怕与当时的实情是八九不离十。

楚怀王鲜少有正确决断(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3)

“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死。”王权时代,帝王的个人爱好绝对关乎国计民生。那么这位促织皇帝明宣宗究竟是怎样一位皇帝,对他的功过是非又该如何评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