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凡尔赛产品力不必展开说,但法国人造车,我今天有话要说。

写在前面:

最近凡尔赛这个车真的很火,但大火之后,又迎来了一些负面声音。汽车圈人尽皆知雪铁龙向来是没有“请水军”这种项目的预算。所以当群众看热闹的时候,行业内也端着瓜子坐着板凳看门道。别问我具体的门道怎么看,我不想说,毕竟很多吃瓜群众往往不愿意相信行业内人尽皆知的“门道”,我也懒得二次辩论。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1)

从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凡尔赛,希望有量产试驾车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排队试车。除了我对这款车的静态表现很看好外,厂家对产品的自信心让我十分好奇,究竟是产品真的特别好,还是这帮人被传X洗脑了。

前两天,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了凡尔赛的试驾。试驾后,我和众多试驾过这款车的朋友们都很纳闷,这款车有什么好值得争论的?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2)

争论点竟是无意义的主观断言:

有人说争议点在车型级别。分层这种事,上有国际标准,中有国家准则,下有百姓认知。无论从哪个角度,凡尔赛都是一款合格的B级车。在公知基础上结合凡尔赛出色的产品力表现,雪铁龙打出“重塑B级新标杆!”这样的宣传语没任何毛病呀,不是厂家重新定义了分级,而只是按照规范宣传而已。别说雪铁龙了,就是汽车圈这么多人,也没有一个想过会在这种问题上做文章的。当然行业内也并不是没有先例,每次要把某品牌粉丝心甘情愿拉下水战斗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煽动打嘴炮的手段放在如今,也就和“母猪会下蛋”这种标题一样,大家点进去看个热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但凡有任何能证明凡尔赛是A级车的证据,想扬名立万的人早就去起诉虚假宣传了。假一赔十,名利双收,多好!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3)

抵达汕头,试驾的接机车就是凡尔赛,我和另一家媒体坐在后排前往酒店,完成了我对这款车空间和动态表现的初体验。后排空间不仅没有槽点,反而靠背角度和人体工程学,软硬舒适度真的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第二天一整天的试驾更是让我明白了厂家那些人的自信究竟来自哪里——这绝对是雪铁龙至少5年来最好的产品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抖音鸡汤有句名言:所有的认知矛盾都是价值观的区别。当然这句不严谨的名言没有包含那些恶意制造不存在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私利的营销手法。如何把不存在的矛盾制造的合理化,这个是诡辩学的范围,我们就不展开聊了。毕竟每一个有过女朋友的人都懂,吵架时女友一句“你态度不好”就是诡辩学的开始。

我很荣幸当年阅读过很多汽车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自己更是有一本雪铁龙百年历史的书。不得不说雪铁龙作为一个法国车企,在造车理念上自成一派,因为有些理念与行业普遍理念有所不同,所以才显得它很特别。雪铁龙的特别在于法式设计、在于法式研发,当然更在于法式宣传手段——就不太会宣传。无论是凡尔赛这款车还是雪铁龙品牌,甚至法系车,的确是有不少的争论点,但绝不是空间或者没弄明白的车机等问题。而是应该争论:这车值吗?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4)

真正值得争论的问题:

1.万年不变的技术是好是坏?

谈起凡尔赛,我觉得最大的争议点是发动机和非独立后悬挂沿用多年没有改变。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法系车落后的象征,甚至能够成为一些人煽动反法系的攻击点。但法系车(PSA)作为百年大厂真的就不懂这个吗?是真的一成不变,还是在暗自升级?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本事大过一个百年车企团队。纵观品牌历史和民族文化可以知道,法系车追求的是实用主义,要的是产品的稳定性,把擅长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不仅能够在成本,产品可靠性上有所保证,甚至能比很多研发不成熟的新技术表现还要好。法系车的底盘特点和调校方向一直在行业内都是标杆级的。发动机也是稳中提升,用他们的话说闭着眼睛都能调校出来,实在是太熟了。很多媒体评测凡尔赛的时候,都说这是一款诚意满满的车,那诚意来自哪里?可靠性就是雪铁龙凡尔赛的第一大诚意。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5)

2.运动表现好=赛道表现好?

另一个争议点是操控。风景如画的南澳岛环岛山路风景堪比美国1号公路,真的是太适合驾驶一款指向精准且舒适性极佳的车了。我的这个描述并不矛盾,首先这款车的底盘调校是舒适取向,但悬挂行程的初段支撑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回弹速度和支撑硬度足够好,结合轻而准的转向手感,可以说达到了民用车驾驶运动性的优秀水准。

民用运动性指的是日常激进驾驶时,产品调校是否给力。而下赛道考察的是在极限情况下车辆是否有极好的成绩表现。赛道成绩好坏只跟车辆调校取向有关,与安全性,紧急变线等操控指标没有必然联系。运动与舒适不可兼得,两者比例是各大汽车厂家在每一款产品上都要权衡比例的事情。凡尔赛调成舒适底盘,配合超赞的前排座椅,这种行驶中的体感特点非常符合它的产品定位和目标消费人群的喜好。转向轻而准,悬挂初段支撑足,加速顺滑线性……这些具有运动属性的加持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真对运动性有更高要求的人,也不会选择这样的车型。请大家各自验证,去试驾的时候,试一试它并不那么激进的运动模式,凡尔赛对这款车运动性的理解,完全都包含在这个模式的调校风格里。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6)

早些年的法国车有个特点,猛踩油门,声音上去了,动力没太大变化。学别的品牌新研发一款动力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跟别的品牌一样,会带来很多新的未知问题。经过多年的改良,如今匹配在凡尔赛的这个“老动力”早已解决了早年间的问题。不要再问一个1.6T能不能拉得动这么大的车。这动力表现没毛病,够用,且比够用还够用,总之会比很多人臆想的好得多,虽然我也不敢说它像大众2.0T那样动力澎湃,但横比1.5T或1.6T同级竞品,不仅不差,还比一些“神车”更有优势。

着重提一句,什么叫底盘高级感,过于主观的事情每个人理解都不同,甚至有些人都分不清什么叫运动底盘,什么叫舒适底盘。所以这话就跟硫酸嘴美食博主的口头禅“入口即化”一样,说的很好,以后不要再说了。

调校方面,凡尔赛交出了满满的诚意,但奈何以赛道定输赢的诡辩学依旧有人相信。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7)

3.全球车型是否符合中国市场?

这是我认为凡尔赛最最最值得讨论的问题,甚至应该赞助个脱口秀大会来调侃一下,奈何都没有请水军的费用,就更不要提这种大型商务合作了。什么叫全球车型,就是全球都卖的同一个东西。凡尔赛不仅要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要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雪铁龙的最大消费市场在欧洲,可以说这款车是欧洲消费者心中的理想型,不信一年后我们看全球销量。甚至我们纵观凡尔赛历代的前身车型,有哪一款没被广泛认可。中国市场的确在很多层面都已领先国际市场,所以凡尔赛配置满满的诚意,放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那么起眼,设计上很多细节也没有像国产甚至一些日系品牌一样用塑料营造真皮缝线的感觉,可以看出品牌的倔强,这是全球车型最大的弊端了。但优点却远超纯中国特供车型。看不见的下了血本,看得见的尽可能给足,这是凡尔赛的现状。成熟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的确有助于降低成本,然后把成本用在堆砌配置上。诚意就是这么来的。

有些品牌看得见的都挺好,看不见的死扣成本,相比下来,这些厂家的做法更讨消费者喜欢,但在态度上,雪铁龙的做法还是良心一些。更可惜的是作为全球车型,雪铁龙想玩邪的也不行,欧美汽车消费者可没那么好糊弄。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8)

北到北极圈附近,南到赤道周边,都是全球车型销售的地区,因此每一块材料的使用,都要比同价位中规车型(或地区销售车型)在极寒极热等表现上做的更好,有些指标性要求中国不完善,但欧洲却要求极为严格。用欧洲标准制造,绝对是回馈中国消费者的巨大诚意。我曾在DS工厂建成以前,成为首位采访工厂的媒体,拿到了很多资料,听到了很多故事。据我对PSA的了解,虽然是全球车型,中方在法系车的改良上,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所以凡尔赛虽然是全球车型,也是吸纳了大量的中方建议,参考了中国消费者的数据模型,是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看看如今的月销量就知道,这是雪铁龙近几年来最受欢迎的产品。

全球车型全球定价是惯例,甚至很多品牌国内的售价远超国际售价,但雪铁龙这次直接把价格降到了14-18万元,相比海外市场约30万元的售价情况来说,还有比这个更有良心,更有诚意的吗?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9)

凡尔赛不完美,但足够优秀,更足够良心,足够有诚意。行业内一个近年来不太受关注且“比较穷”的品牌,为什么凭一款车招来了这么多的关注量,又为什么各大媒体都会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一边倒的力挺雪铁龙,肯定凡尔赛。这才是大家猜测行业内门道的重要线索。

凡尔赛实车大小对比(一个无需争论的良心法国车)(10)

还是那句话,去试驾一下吧,今天没展开聊的凡尔赛整体产品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要什么都相信,车评人观点也会掺杂各种利益,不会完全站在车型目标消费群体的角度。但汽车圈的确好久没这么热闹的让媒体人如此团结在一起研究诡辩学了。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继续吃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