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团]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 由 StephJeremy 发表在虎扑篮球·篮球场http://bbs.hupu.com/nba

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

Tom Haberstroh, ESPN Staff Writer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1)

勒布朗-詹姆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NFL后卫的体格、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射击队员的准星和视野、计算机一般的篮球智商。这一切都能在他一路碾压奔向篮筐的路上看到。

那么这样一个的巨人,你要怎样才能击败他?

当然是一把弹弓。(译注1)

在NBA,我们管它叫三分球。

(译注1:圣经中大卫击败巨人使用的是一把弹弓和一把竹杖,都是他牧羊用的工具。)

在圣安东尼奥马刺吊打两届卫冕总冠军迈亚密热火的2013-2014年总决赛上,他们投出了联盟历史上冠军球队最多的三分球(场均23.6次),甚至比“7秒进攻”时期的太阳队还要多。

但马刺的主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并不为此感到骄傲。

“我没法固执己见,”他解释道,“但从我个人角度看, 我真的不喜欢三分球,我觉得它把比赛弄得一团糟。”

他并不在唯一这样认为的人。

帕特-莱利,这位在联盟引入三分球头十年最有统治力的教练,把它称之为“耍花招”。拉里-伯德,在那个年代最具统治地位的投手,说:“我真的不喜欢它。”

但在今天的NBA,很难否认这种投篮对比赛的影响。

本赛季,整个联盟的三分球出手总次数超过55000次。如今的NBA球队平均每场要投22.5个三分球,这个数字能在2000-01赛季领跑联盟。斯蒂芬-库里获得MVP奖杯的同时打破了三分球命中记录。看一下NBA历史上三分投篮最多的10支队伍,你会发现其中有五支来自今年的季后赛球队。

今年的NBA总决赛又是一场三分球的饕餮盛宴。NBA历史上,能在季后赛三分球记录上超过今年的克利夫兰骑士(30.3次三分出手)和金州勇士(29.1次三分出手)的只有2007赛季的勇士——他们在首轮就把一号种子达拉斯小牛送回了家——以及2013-14赛季的亚特兰大老鹰——他们在季后赛首轮差点在常规赛冠军印第安纳步行者身上干了同样的事情。

如今远投已经成为想统治联盟的强队必备的技能。

正如约翰-霍林格在2009年写的那样,如今的NBA已经有了新的座右铭:胜也三分,负也三分。“很少数据能比三分投篮数更好地体现胜负,”他写道。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不投三分,你基本上没机会赢球,”波波维奇说,他率领的马刺队在去年的总决赛上打破了三分球记录。“这个联盟里每个人都很会投三分了,也知道它有多重要。

“我还是讨厌三分球。”

这个故事讲述了传统主义的教练和球员们是怎样把三分球遗忘在这项运动的边缘地带的……直到现在。

三分球崛起

爆炸式增长!自从NBA1979-80赛季引入三分球以来,三分球出手次数的增长速度持续而稳定。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2)

“花招”

时间来到1967年,前NBA巨星乔治-麦肯已成为当时NBA的新生竞争对手ABA的领军人物。亟需吸引观众的ABA仿效如今已不复存在的ABL——三分球规则的创始人,在1967-68年引入了三分球规则。

“我们管它叫全垒打,因为三分球的作用确实就是这样,”麦肯在“Loose Ball”中提到,这是特里-普鲁托撰写的权威ABA历史,“三分球会让观众起身欢呼。”

肯塔基上将队的后卫路易-丹皮尔一下子就爱上了它。这个6尺高的后卫在他的九个ABA赛季里投进794个三分球,比第二名多出将近300个。

“路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ESPN的分析专家胡比-布朗说,他曾经执教过丹皮尔两个赛季。“史上最佳之一。”

有一次训练赛,丹皮尔带球2打1快攻。但他并没有冲击篮筐,而是运球到三分线外,在篮筐25寸外投出一个跳投。

“我叫停了训练。”布朗说。

但这种投篮方式为比赛注入了充足的激情,最终NBA也把它加入到比赛当中。NBA在1979-80赛季开始引入三分球,在他们吞并ABA三年之后。

乔治卡尔是在两个联盟都打球并执教过的老兵,他说在一些NBA传统派的眼里,从ABA诞生的三分球恰恰也是它终结的原因。“NBA对三分球的态度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它是效仿ABA引入的规则,”卡尔说。“一直好多年,NBA的家伙们都说什么,‘这个投篮选择一点也不好!这是野球场打的篮球!’”

帕特-莱利执教的洛杉矶湖人队是三分球引入以后头十年的王朝球队。1981-82年是莱利第一年执教NBA球队,湖人命中了13记三分球——一整个赛季加起来。他们还是赢得了总冠军。

“它就不是我们那会儿会用的东西,”莱利说。“一开始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花招把戏。”

“那时候整个联盟有一套公认的篮球理念。即使那时已经有了这个规则,也没人关注三分球。当时使用三分球的场景不外乎几个,要么你是2分落后而你想赢球,要么你落后3分想扳平比分。只有这时你才会扔一个三分球。”

这支球队最终还是给了三分球一些尊重,利用它为低位球员拉开空间。到他们1986-1987赛季再次夺冠的赛季,莱利麾下的湖人三分出手数排在联盟第六。

“但三分球仍然不是决定我们比赛胜负的关键,”莱利说。“我们的打法是把球硬塞到他们喉咙里去。”

司职后卫的拜伦-斯科特是当时球队最好的投手,他整个NBA生涯一共投进超过2000个三分球。如今作为湖人的主教练,斯科特的言论和莱利一脉相承。“我们总是说,‘剑在人在,剑亡人亡’,”斯科特说。他执教的湖人在过去的这个赛季三分球出手次数排在联盟第26名。“我们在低位做球,没有把三分球当做一种必要的武器。”

三分比拼:斯蒂芬-库里 VS. 拉里-伯德

伯德或许会作为最好的长距离投手之一被人们铭记,但他的三分球产量在库里面前彻底完败,后者的三分球记录破冰之旅还在继续。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3)

然非伯德心头好

拉里-伯德的投篮是一个传奇。

“拉里是个了不起的投手,”丹尼-安吉说。他和伯德在波士顿凯尔特人一起打过7年球。“拉里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能迎着防守投进那么多球。他就像现在的德克-诺维斯基。防守队员都得围着他”

但虽然伯德的三分技巧如此为人所知,这种投篮方式却不是他所练习、思考、喜欢、甚至经常做的。伯德在30岁前从没试过场均出手超过3个三分球。

“我还记得那时候如果有人在三分线外拿球,你是不会出去认真防他的,”伯德说。“尽管投,我们在那个距离是不会防守任何人的。我们就是赌他们敢不敢投。”

在引入三分球的第二个赛季,1981年的冠军球队凯尔特人全队出手了241个三分球,是当季第二多的球队(作为参考,斯蒂芬-库里本赛季出手242个——在全明星赛之后)。但K.C-琼斯,1983-84赛季接过教鞭的主教练,一开始并没有将其视作一种武器。

“唯一我记得有人说过三分球什么的,是K.C-琼斯有一次跟我们说我们比赛前的热身投太多三分球了,”伯德说。“我们当时在打纽约,比赛中我们的投篮弹框出来了,罗伯特-帕里什把球点出来给丹尼-安吉,他运两下然后投了个三分球。然后球进了,over。”

M.L-卡尔也是伯德的队友,他也曾经在ABA打过球。他说过一句话:“喂,他们在地板上画那条线可不是为了好看,”安吉回忆道。“是拿来用的。”

遵从卡尔的建议之后,凯尔特人在琼斯担任主教练的5个赛季里三分球出手数都排在联盟前十,他们连续4次打进总决赛。伯德在1986-87赛季以90个三分球成为三分进球榜榜首。下一个赛季,安吉在全明星赛前便打破这个记录,并以148个三分球结束赛季。

“对手放拉里-伯德的空位不像他们放丹尼-安吉的那么大,”安吉说。“他不是从小就练这个的,而且作为主力得分手,投三分更难了。”

和莱利的看法一样,伯德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把三分球看成可以决定胜负之用。

“如果我们一分领先,或者打平,或者落后一分,我们会试着投个三分,”伯德说。“不会损失什么给对手。我喜欢这样用三分球,一剑封喉。看看对面就乐。就看着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然后他们会叫一个短暂停,他们的教练看起来像是要发疯的样子。这时候他们才知道什么是绝望。我管这叫冻结比赛。很能让人泄气。

“非常好玩,”伯德说,“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练习过三分球。我们一晚上或许只会扔一两个三分球。唯一练习三分球是1988年全明星周末三分大赛之前。丹尼(安吉)把篮球架搬出来,然后我们叫几个人捡篮板,扔回外面给另一个人练三分。但我们没试过每次训练结束再加练100个三分什么的。”

除了获得第一届三分大赛的胜利,伯德的远投并没有见长。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没喜欢过它,”伯德说,“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喜欢。”

那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发起了三分球的进化?

“老天,你知道吗,我都记不住是那个教练头一个把三分球当成自己的优势……”

伯德低下声,停下来想了想。

“噢对了,”伯德突然冲口而出。“里克-皮蒂诺。”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4)

拥有一套乐于投三分的进攻体系,里克-皮蒂诺并不需要拉里-伯德也能走过纽约的那扇门。

皮蒂诺的“三分炸弹多米诺”

在率领肯塔基州大赢得全国冠军之前,在带领纽约尼克打进季后赛之前,在凯尔特人不太成功的赛季之前,在他执教的路易斯维尔红雀队进入最后四强时,皮蒂诺接到的任务是:带领普罗维登斯修道士队走上复兴。

皮蒂诺空降救援之前,这支男子篮球队已经站在楼顶的栏杆边上——1984-85赛季他们在大东区的排名是并列倒数第一。

“我来的时候,很明显,这里没有希望也没有天赋,”皮蒂诺说,“我需要在进攻端找到一个取巧的把戏把这一切扭转过来。”

首先,他采取疯狂的全场压迫式防守来制造杀伤。这个举措凑效了。由控球后卫比利-多诺万率领的修道士队取得了17胜14负的成绩,并且打进了NIT。

随后的一个赛季,他看到了另一个可以利用的旁门左道。

“当三分球规则引进的时候,我决定了我要跟我的队员们说,我们要三分球上领跑全国,”皮蒂诺说。“每场比赛我们要投15个三分球,然后我们会领跑全国的球队。”

1986-87赛季之前,一场季前的表演赛,修道士队遭遇了由阿尔维达斯-萨博尼斯和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译注2)率领的前苏联国家队。前苏联国家队作为熟悉国际比赛三分线的老兵,出手了27次外线投篮,彻底击垮了修道士队。

事实就是,15个三分球是不够的。

“我意识到我的预估数量太少了,”皮蒂诺说。

所以他提高了标准。

“二十五个三分球,每一场比赛的数量。”皮蒂诺回忆道。

但据多诺万回忆事情有些出入。

(译注2:关于阿尔维达斯·萨博尼斯和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有很多故事可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翻译团以前的译作,但不建议挖坟。http://bbs.hupu.com/6263487.html)

“我记得他实际上说了要我们每场投35个,”多诺万说,下赛季他将执教俄克拉荷马雷霆。“那完全是和传统的篮球知识对着干。教练们其实是反对这项规则的,也反对针对三分线调整自己的进攻战术。这些教练都执教了25年甚至30年,他们习惯了某一种套路,然而他们必须从执教哲学上重新评估很多东西。”

皮蒂诺对他执教球队的球风有着特别的骄傲,他的对手们,那些谁谁谁的球队——罗利-马斯米诺的威兰诺瓦大学、约翰-汤普森的乔治城大学、卢-卡尼斯卡的圣约翰大学——在面对普罗维登斯的大西区比赛里都没能命中哪怕一记三分。

修道士队那个赛季的战绩是25胜9负,他们作为6号种子打到了最终四强,一路上击败了2号种子阿拉巴马和头号种子乔治城。他们的三分总命中数(280个)领跑全国,每场比赛出手19.6次。

在打进最终四强后不久,皮蒂诺被聘为纽约尼克斯队队的主教练,他们在刚结束的1986-1987赛季战绩在全联盟并列排名倒数第二。

皮蒂诺手上有汤普森在乔治城的弟子帕特里克-尤因,但这并不足够。皮蒂诺需要三分球投手,为尤因拉开场上空间。在他执教的第一个赛季,尼克斯尽管有一大队神枪手缺席比赛,他们还是出手了联盟第三多的三分球,并一路蹿升闯入季后赛。

皮蒂诺的第二个赛季,尼克斯以52胜的战绩结束赛季,归功于约翰尼-纽曼、特伦特-塔克、杰拉德-威尔金斯和马克-杰克逊,他们领跑联盟的三分出手数和命中数。他们创作了一项NBA记录,1147记三分球,是联盟平均数的一倍还多。之前的记录是705个。

“我们在麦迪逊花园打得风生水起,”皮蒂诺说。“我去之前上座率只有六成,然后突然间全场满座了。我还记得我们的奖励条款是按观众数量和胜场算的。”

纽约的报纸把“皮蒂诺的三分炸弹多米诺”填满自己的版面,大肆赞扬这位主教练的激进战略。

但他的疯狂是有方法论的。皮蒂诺的球员们要在三分线外一路绿灯,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之一:进攻篮板、持球突破、inside-out做球以及攻防转换的快攻。只有满足任何一个条件,炸弹就能发射了。

那一年,尼克斯在首轮横扫了查尔斯-巴克利和他的费城76人队。但在东部半决赛,他们遭遇了篮球历史上可能最强大的一支队伍:迈克尔-乔丹和芝加哥公牛。

乔丹在系列赛打出了超人的表现,场均拿下35.7分9.5篮板8.3助攻,其中包括皮蒂诺后来回忆说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决定G6胜局的两个罚球。

“我一直这么说……如果我们能回主场打G7,我真的觉得我们能赢到最后,”皮蒂诺说。“因为后面的对手是活塞,这群坏小子拿我们没办法。”实际上尼克斯在常规赛横扫了活塞,但乔丹拔掉了炸弹的引线。

那年夏天,皮蒂诺接受了肯塔基大学主教练的职位,后来他在那里赢得了一个全国冠军奖杯。他在尼克斯创造的三分出手记录5年后才被休斯敦火箭打破,后者能在90年代中期夺得两连冠,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三分线的缩短。

“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以为我是个疯狂的科学家,”皮蒂诺说起他对三分球的使用。“到最后,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武器的威力。”

伟大的三分炸弹多米诺

里克-皮蒂诺在作为尼克斯主教练的第二年让球队狂扔三分炸弹,帮助这支垂死挣扎的球队摇身一变成为争冠球队。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5)

底角便利店

“我从来不是三分球的信徒,”拉里-布朗一边展现他著名的笑声一边说。

布朗是这项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教练之一,但他并不是一个三分球拥趸。他执教的NBA球队连续21个赛季三分出手次数排在联盟倒数前十,通常还是倒数第一。他在步行者执教过雷吉-米勒——广为人知的史上最伟大射手之一,但他带领的步行者四年里三分出手次数联盟排名最高仅为23名。

去年11月,现担任南卫理公会大学主教练的布朗开玩笑地告诉记者,他希望废除三分线,把上篮得分改为三分。

“我最担心的,”布朗说,“是我路过街边球场或者去看高中篮球比赛的时候,看到每个人都在热身的时候投三分。我没看到比赛的进步。我不觉得发明这项运动的人更想强调的是远距离的投篮,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格雷格-波波维奇是现役6位布朗系主教练之一——他还是布朗结婚时的伴郎。他对远投的不悦之情和布朗一样。

“我和拉里一样讨厌远投。”波波维奇说。

但从表现上总能看出偏好,波波维奇正是运用了三分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执教的马刺阵容普及了底角三分——或者说,底线三分——这里的三分线比标准三分球更靠近篮筐,对它的防守也更棘手。他的球队里总是有着精英级别的三分射手:史蒂夫-科尔、布鲁斯-鲍文、丹尼-格林、马努-吉诺比利、迈克尔-芬利、布伦特-巴里和马特-邦纳,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过去十年,只有六支球队三分球投得比波波的球队多。

然而……

“对我来说,那不是篮球,”波波维奇说,“可是你没法不用它。如果你不用,你会陷入很大的麻烦。但你还是会有点作弊的感觉。”

“现在的球员切入没以前多了,”他补充道。“他们的无球跑动也没以前多了。我们倾向于用相同的战术找到空位。每个人都在打挡拆,让一个人突到中间,你要么补防要么不防。然后如果他外切等投篮空位的话你还得决定要怎么做。这样其实挺无聊的。”

自从1997年有记录以来,在波波维奇的马刺出手的底角三分总数(9282)比第二名多出超过1000个,他们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唯一能保持命中率在40%以上的球队。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6)

麦克-德安东尼的跑轰太阳为今天注重三分球的进攻热潮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当那太阳升起的时候

有些人可能会说三分球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别在帕特-莱利面前说这事。

“它的演变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莱利说。“那是人为的,凭空想出来的。”

有意为之的那个人,在莱利看来,是麦克-德安东尼。

从2004-05赛季一直到2007-08赛季,德安东尼率领的“7秒进攻”凤凰城太阳利用速度和三分远投赢下了70%的比赛。

“我们试图打破那套陈腔滥调,说我们不能用这种方法赢球的旧说法,”德安东尼说。“我们没有打inside-out,我们就是那样打而已。”

德安东尼这套执教理念的缘起来自他在ABA打球的那段日子,三分球在那时占据统治地位。作为教练他在欧洲联赛赢得了冠军锦标,使用的正是以三分球为主的战术。

“在欧洲,这是讲得通的,因为国际篮联的三分线更近一些,”德安东尼说。“在欧洲我们开始大量投三分的时候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后来我们拿到了冠军,就没那么多批评声音了。他们说,为什么不投那么多呢?”

在NBA,德安东尼依然受到人们对三分球先入为主的偏见、对他用三分球作为主要进攻方式的偏见。

“如果回顾三分投篮的历史,你会发现它是和毫无章法的散漫球风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三分球身上带着一种耻辱的烙印,”德安东尼说。“一旦你投了个考虑不周到的三分球,或者比人们印象中的正常水平投得更多,人们就会有一种你的战术素养很差的坏印象。”

实际上,他的体系让事情变得简单。场上随处可见的挡拆,还有使用会投篮的内线。

但和莱利、皮蒂诺不一样,德安东尼希望把场上的空间拉开是为了解放他的控球后卫斯蒂夫-纳什,而不是他的大个子们。

“怎么样才能清空跑道呢?”德安东尼说。“如果我们在三分线外能给对手带来威胁,我们就能真正地清理突破线路轻松上篮。我要的就只是上篮而已。那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而这样你又能投更多的三分,能放一个空间四号位在场上。那么如果你的五号位也能投三分,岂不是更妙?这能真正地拉开突破的空间。”

德安东尼接手太阳的时候,他不照常规地出牌把肖恩-马里昂从小前锋移到大前锋的位置上,让阿玛尔-斯塔德迈尔成为先发中锋。这个变动把行动迟缓的七尺大汉贾克-沃斯库尔换成了侧翼上的另一个三分投手昆汀-理查德森。理查德森在2004-05赛季成为联盟三分榜的榜首,德安东尼的凤凰城头号射手。纳什获得了那个赛季,还有下一个赛季的MVP。

纳什把他的工作看作简单地为他的球队找到最好的投篮机会。“就是不断地处理数据,”纳什在最近接受ESPN杂志的采访时说。“每一秒钟都会出现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机会。”这些数据通常意味着更多的三分投篮。

安东尼接过凤凰城的主教练职务时,NBA球队的场均三分投篮数是14.9次。到他下课时,这个平均数字达到18.1次。在当时,这个21%的增长,是自从90年代三分线缩短以后最大的四年增幅。

但即使德安东尼的烙印遍布今天NBA球队的进攻,他带领的太阳队从没有赢得一个总冠军。皮蒂诺碰到了乔丹,德安东尼碰到了马刺,他们在太阳的四次季后赛征程中把他们三次拉下马。

“我也想责怪迈克尔-乔丹,但我们没有对上他。”德安东尼笑着说,“我们碰上的是圣安东尼奥,那三年我真的觉得我们有机会赢到最后。”

爬上德安东尼的“山巅”

你没法比大鲨鱼更大鲨鱼。

这是德安东尼在太阳时期最爱说的一句话之一。在2012年迈亚密热火冠军*河蟹*的一个月前,这成为埃里克-斯波尔斯查的集合口号,那时勒布朗-詹姆斯、德维恩-韦德、克里斯-波什的化学实验依然存疑。

“你没法比希伯特更希伯特,”斯波尔斯特拉对他的球员们说,那是午夜过后,他们正沿楼梯走上美航球馆的内部房间。当时东部决赛的大比分是1比1平,但印第安纳步行者锋线上两尊伟岸的门神大卫-韦斯特和7尺2寸高的罗伊-希伯特碾压过热火,而后者队中的波什因腹部拉伤刚刚报销。

“我们拿不了分,”斯波尔斯特拉说。“不跳出条条框框思考,我们是没法赢下那个系列赛的。”

受到美式足球教练奇普-凯利在俄勒冈大学比起身高更强调速度的打法启发,斯波尔斯查用了整个赛季向他的球队推销“无差别位置”篮球的概念。但他的理论并没有辅助实践,直到那个五月的晚上。

“肖恩-巴蒂尔就是我的肖恩-马里昂,”斯波尔斯特拉说。“他锁死了任何一个对手。”

斯波尔斯特拉那天晚上决定让巴蒂尔在G3首发上场,面对步行者体型庞大的锋线球员,利用他的三分球投篮拉空油漆区。巴蒂尔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首次作为内线球员登场。

整个热火的决策层,包括莱利,并没有接受他的理论。

“他们都说你洗洗睡吧,”斯波尔斯查笑着说。“他们都以为我疯了。”

热火在G3被对手以94比75狂虐。作为首发中锋出场的德克斯特-皮特曼在第一节就被罚下场。但皮特曼只是个幌子,巴蒂尔才是真正的关键。

“那晚打完G3,我在走廊走着。不管比分怎样,我都道我清楚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打,”斯波尔斯特拉说。“我把所有喧嚷都赶出头脑。每个人都觉得我那样打不能赢球,明显没法那样赢下一个总冠军。我不管。”

斯波尔斯查没有让步。有巴蒂尔为詹姆斯和韦德拉开场上的空间,热火用闪电战在G4击溃步行者。然后是G5,G6。

一个月后,巴蒂尔和波什在总决赛面对雷霆时都投进三分球,热火赢下了总冠军,这是他们“三巨头”时期两连冠的第一个冠军。

那天晚上,德安东尼收到斯波尔斯特拉的一条短信。

“谨以此冠军向您致敬,”短信是这样写的。“我们终于登上了最高的顶峰。”

自那以后,热火全身投入到三分投篮的热潮,在休赛期签下了雷-阿伦。有阿伦和巴蒂尔分别埋伏在两个底角,热火在接下来的赛季取得了66胜16负的战绩,在联盟三分球命中榜上排名第三,同时打破了底角三分命中数的单季记录(309个)。有五名热火队员在出手至少150记三分球的同时命中率达到40%——他们是NBA历史上唯一能完成这一壮举的球队。

“在某个人破冰成功并拿到冠军之前,”德安东尼说,“你总能听到那些旧时代的球员喋喋不休地不买你的账,因为他们从没这样打过球,我能理解原因。但是有球队这样打球赢得总冠军了——这支球队其实就是迈亚密,他们有勒布朗-詹姆斯,然后他们又会说,‘那是因为他们有詹姆斯,不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打法。’”

但,实际上,热火的总冠军正是因为他们有詹姆斯——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7)

数字化的增长

“沃尔玛开到城里之前,主干道的百货商场是没必要做任何改变的。”休斯敦火箭队的总经理达瑞尔-莫雷说。

如果说沃尔玛的优势是数量,那么莫雷经营的火箭也是如此,这是NBA历史上最乐于投三分的球队。2014-15赛季,他们场均出手破纪录的32.7个三分球。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场均出手超过30次三分球。

考虑到这支球队做决定的人是谁,他们采取这种打破传统的比赛方式实际上并不让人惊讶。火箭在2007年雇佣莫雷负责篮球运营时,他开创了当时独一无二的一种类型——没有在任何高中水平以上比赛打球或执教经验的数据分析大师。

但莫雷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三分球在战略意义上被人们低估了。因此他建立球队的方式,是从头到脚,从远到近——三分球和篮下进球。

这样做的结果是,火箭队本赛季克服困难,在让人棘手的西部卡位战中抢占到二号种子的位置——尽管他们在休赛期失去了钱德勒-帕森斯,而且德怀特-霍华德因伤缺赛了半个赛季。

“时代在变化,头脑也在改变,”莱利说。“命中率发生了变化。人们都跑去电脑跟前,研究各种数据模型。显然他们相信那些都能凑效。”

对胡比-布朗而言,近些时间三分球的崛起有几个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中包括规则的改变,这让持球人有了更多空间在运球间起跳投篮,也避免了油漆区的拥挤。但布朗强调,三分球背后的算术永远不能真正赶上数十年执教的专业经验。

“很多人会发笑,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了现在的三分球投篮,”布朗说。“但我们作为教练,不得不接受了没有三分球规则的篮球教育,还有它背后的那些计算分析。对我来说,1975年那会儿我还必须适应,要在比赛最后几分钟的压力之下考虑是要两分还是要三分,衡量两者的得失。今天,这些都是你理所当然要了解的东西。”

数据并非德安东尼指导思想的动力,但面对质疑声音时数据用起来确实得心应手。

“分析专家确实帮了忙,”德安东尼说。“他们用数据说明了这是确切可行的。你可以来反驳说,‘你们投篮太快了,投太多三分了,’是的,但我们的投篮换算成两分球的话命中率达到60%。完全没有必要投那么多两分球。”

火箭主教练凯文-麦克海尔年轻时是油漆区专家,一生受到传统篮球的熏陶。1992-93年(麦克海尔作为球员的最后一个NBA赛季)的NBA球队场均仅出手9个三分球。但这位伯德和安吉的前任队友早在数年前就接纳了莫雷的数据分析方法。现在的火箭一节比赛就能投出9记三分球。

“我觉得这就是极简主义,”麦克海尔说。“如果你想投一个20尺的远投,那你也能投远一点的22尺投篮,还能拿多一分。我是说,与其踩在三分线里面倒不如在线外面。”

在三分球初登舞台的1979-80赛季,只有两名球员出手三分球至少100次、命中率达到40%——伯德和克里斯-福德,两人都是凯尔特人球员。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84-84赛季,NBA才再次有人达到这一标准。当1994-95赛季三分线缩短的时候,出现了28个达到这个标准的球员,几乎是此前一个赛季的三倍。今天,达标的球员达到23人。

nba三分战术解析(NBA如何抛开顾虑拥抱三分炸弹)(8)

依靠三分球的力量,斯蒂芬-库里和勇士队成为联盟中的诸强之一。

决定比赛的胜负手

五月一个周日的下午,尼克斯队总裁菲尔-杰克逊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当三支以三分作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球队在季后赛第二轮以1比2落后的时候,他面向他的84万粉丝发了一条推特:

“NBA分析人员给我发了一些关于三分主导的球队在季后赛战绩的分析报告……说真的,他们表现都怎么样了?”

这条伤人的推被病毒性地传播,超过2000人转发——大多数是更晚一些的嘲笑和扬眉吐气,在杰克逊被这些球队打脸之后。

局势的逆转来得太快,最后进入2015年东西部决赛的四支球队都排在常规赛三分球命中数的前五位(离西部决赛仅一场之遥的快船队是剩下的那一支三分强队。)

但在对待三分球的态度上,杰克逊——他上任尼克斯总裁后的第一年,这支球队的三分球出手数是联盟倒数的第三位——并不是一个人。即使斯波尔斯特拉的拉开空间式进攻又带来了一枚总冠军,莱利仍然对三分球不感冒。

“现在的NBA太重视三分球了,”这位热火队总裁说。“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和我一直在谈论这件事,因为我的篮球哲学是‘三码出手和尘土飞扬的肉搏’。那是我从小耳濡目染的篮球。那也是我的教练告诉我的。我真的没法加入这场三分球狂欢。只有上篮和三分,整个中距离都奄奄一息。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谓的分析所证明的。”

查尔斯-巴克利二月份在TNT称“分析就是垃圾”,并称莫雷是“那些傻瓜之一”,引起了一阵骚动。巴克利经常抱怨勇士是一支“跳投队”,在内线缺乏硬度。

安吉是巴克利率领太阳队打入1993年总决赛时的队友,他指出这支球队在三分出手数和罚球出手数两项指向性数据都领跑联盟。

“我想,在我们和数据分析的沟通上有一些脱节,毕竟术业有专攻,”安吉说。“我和查尔斯在太阳的时候,我们投了很多三分。”

抱着对三分球的尊重,伯德更倾向于站在巴克利这边。当担任步行者总裁的伯德感觉到球队就要在三分球上被击倒时,他会向主教练弗兰克-沃格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很喜欢三分,”伯德说。“我们有很多战术都是为了投三分。我时不时就得跟他说,‘你最好别投那么多三分。’但那是他进攻体系的一部分。”

“现在他们训练结束以后我走进球馆,都能看到他们在干嘛——都在投三分,”伯德提到他的步行者队。“而且他们总是跟我说,‘伙计你得练习几百万次才能投得准。’好吧,我可没有投那么多次!”

但尽管他对三分球持反对态度,伯德还是看到了斯蒂芬-库里、克莱-汤普森、凯尔-科沃尔身上的感染力。

“以前我打球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投那么多三分,”伯德说。“现在,简直见鬼了,好像你一场比赛不投个30记三分球你就不是在打篮球一样。”

作为NBA的守门员,联盟的篮球运营主席和前任球队决策人员,罗德-索恩非常喜欢如今比赛的倾向。

“有些从我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会觉得现在太多三分球了,”索恩说。“但是比赛已经和以前不同了,这是毫无疑问的。球迷热爱这项运动,他们热爱这项运动的比赛方式。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很开心看到现在的情形。”

看看全明星周末吧,三分大赛的宣传力度比扣篮大赛大多了。而在群星云集的表演赛上,球星们为数以百万计渴求刺激场面的球迷呈现精彩表演,创造了48次三分命中的记录,以压倒性差距打破了去年刚刚创作的18记三分的记录。

这个周末的主角不是扣篮,而是三分球。

而且不管是在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它都夺走了人们的目光。

“在纯粹篮球和三分线之间好像有一场战争似的,”安吉说。“我不认为你必须要为其中一方牺牲另一方。在我看来并不存在对数据分析的宣战。传统篮球的伟大指导思想——人和球的移动、空间的创造、帮队友做掩护、空切、球员打球时的思考——在现在仍然是通行的。”

“旧时的教练们希望掌控一切,三分球显然不在那一套执教理念之内,”德安东尼说。“他们想要短兵相接贴身肉搏。这是很难放弃的。这在今天依然有些适用,但金州勇士队正在尝试完全忘记这一套。

“哪怕到今天,人们的观感还是这样,‘啊算了吧!尽管推进往前冲,让场上的人自己打,根本没有什么设计战术,只是有组织没纪律地瞎打。’感谢上帝,我们现在有了史蒂夫-科尔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