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以村级党组织为桥梁与纽带,采取土地托管模式将闲置土地流转给种粮能手、种粮大户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者“农忙返乡,农闲外出”两头跑的困扰,更是解决了乡村留守老人一到农忙就犯愁和“种不动”“种不精”的现实难题,彻底让老人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托起了他们稳稳的幸福感。

安徽土地托管(淮南市凤台县土地托管)(1)

土地托管后,大面积种植的秋季改良水稻长势良好。刘长明供图

“村里把俺们家的20多亩地‘包’给他们后,俺再也不为种地发愁犯难了,孩子们也能安心在外打工了。”8月3日,凤台县尚塘镇黑河村朱秀英老人笑呵呵地说。

已年逾八旬的朱秀英,老伴过世得早,四个儿子、媳妇都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20多亩责任田,多年来农忙时都是孩子们回来忙几天,平时施肥打药根本指望不上他们。今年年初,村里推行土地托管后,在村里的协调与帮助下,以村支部担保的方式,托管给村里的种粮大户,从种、管、收以至到粮食销售,一条龙全程服务,彻底解决了朱老太的“种地”之愁。

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凤江家介绍,朱秀英家的农田托管出去后,每年每亩不仅可以从种粮大户手里获得800元的承包费,加上粮食补贴116.6元,以及村里的政策性分红补贴,每亩全年收入超过1000元,这样算下来,朱秀英家的土地经托管后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

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75岁的冯庭侠老人,膝下有两儿两女,均常年在外务工,平时她在带好孙子孙女之余,还在合作社里做保洁员,打些零工,月最高收入近两千元。他说她家的十七八亩地,全都托管给了村里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加上粮食补贴和村里的分红,每亩每年保底收入一千元。“过去天天盼过年,现在是每天都在过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冯庭侠边说着边骑上保洁电动山轮车,去往下一个她负责的保洁区。

杨村镇纪检书记韩新安说,土地托管把“操心田”变成了“省心田”,不仅土地没撂荒,而且保收增收都有了保障。同时也让像冯庭侠这样的守了一辈子的老人们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凤台县是外出务工大乡,像朱秀英、冯庭侠这样60至80岁以上的留守在家的老人,仅尚塘镇、杨村镇就大一万多人。在“大不动、小调整”土地政策保持长期不变的原则下,“零地并整地”“小块并大块”土地托管模式,着实解决了这些老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解决了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尚塘镇纪检书记尹若水表示,为了保障这些守了一辈子土地的老人们的权益,他们把监督贯穿到土地托管的全过程,确保他们吃上安心丸,算好明白账。

安徽土地托管(淮南市凤台县土地托管)(2)

凤台县杨村镇农技人员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刘长明供图

据了解,目前凤台县16个乡镇总托管土地达17.8万亩,培育了160多个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上海、四川、贵州等地国内知名食品和酒类企业也纷纷伸出“等锅下米”的橄榄枝,与他们签下生产订单。(徐艳友 刘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