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年,丙午三月,横海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自为留后。五月,卢龙军乱,杀节度使朱克融,立其子朱延嗣。八月,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杀朱延嗣及其家人,唐以李载义为卢龙节度使。十二月,唐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人谋害死。江王李涵即位于宣政殿,更名李昂,是为唐文宗。

唐朝文宗曾御封三绝指哪三绝(他诗文古调清峻)(1)

827年,丁未,唐敬宗宝历三年,唐文宗李昂大和元年。五月,诏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为兖海节度使,天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李同捷拒不受诏。八月,命七道兵讨李同捷,仅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助李同捷造反。十月,乌重胤屡破李同捷。七月,葬唐敬宗于庄陵。

828年,戊申,唐文宗大和二年。 三月,昌平人刘在对策中言宦官专权为乱政之祸。考官皆叹服,但畏于宦官权势而不敢录取,史称“刘对策案”。五月,诏今后公主入朝面见皇帝,不得广插钗梳,以倡导节俭之风。九月,因成德节度使王庭凑助李同捷反,发诸军讨之。十二月,魏博大将亓志绍奉命讨伐李同捷,却与王庭凑勾结,进攻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

829年,己酉,唐文宗大和三年。四月,李同捷因屡败请降,不久被杀。六月,亓志绍败死。魏博节度使史宪诚请入朝。魏博军乱,杀史宪诚,拥何进滔为留后。朝廷无力讨伐。八月,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并赦免王庭凑,复其官爵。九月,诏神策左右军、诸司以及宦官不得穿着绫罗,以示节 俭。 十一月,南诏侵蜀、戎二州。至十二月,攻陷成都外郭,大掠而还。

唐朝文宗曾御封三绝指哪三绝(他诗文古调清峻)(2)

830年,庚戌,唐文宗大和四年正月,李宗闵举荐牛僧孺为相,排斥李德裕之党。 月,柳绰奏以沙陀首领朱邪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使其捍卫北边。 十月,以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831年,辛亥,唐文宗大和五年。正月,卢龙军将杨志诚逐其节度使李载义,自为留后。宦官诬告宰相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为皇帝。唐文宗怒,杀宋申锡,并降李凑为巢县公。 五月,西川节度使李德裕遣使向南诏索其所掠唐百姓四千人。 九月,李德裕纳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及其所率之众,收复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但宰相牛僧孺力阻之,唐文宗诏将悉怛谋及其城归还吐蕃。

832年,王子,唐文宗大和六年。十月,立鲁王李永为太子。 十二月,唐文宗后悔维州之事。牛僧孺自请罢相,出任淮南节度使。

833年,癸丑,唐文宗大和七年二月,李德裕拜相 六月,贬宰相李宗闵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八月,唐文宗从李德裕之议,令进士试策论,不试诗赋。十一月,光王之子李温(唐懿宗李濯)出生。

唐朝文宗曾御封三绝指哪三绝(他诗文古调清峻)(3)

834年,甲寅,唐文宗大和八年十月,卢龙军乱,逐其节度使杨志诚,推史元忠为主。 宦官王守澄厌恶李德裕,举荐李宗闵为相,李德裕外任镇海节度使。月,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死,其子王元逵知留后,后被命为节度使。

835年,乙卯,唐文宗大和九年。四月,郑注、李训诬陷李德裕,李德裕被贬为袁州长史。唐文宗与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任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王守澄之权六月,郑注谗毁李宗闵,李宗闵被贬为明州刺史。 九月,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 十月,王守澄被唐文宗派人毒杀。十一月,宰相李训等人谋诛宦官,发动“甘露之变”,结果被宦官识破,行动失败。宰相李训、王涯等朝臣千余人被杀。风翔监军使张仲清杀其节度使郑注。此后,朝官受到宦官的绝对压制,唐文宗本人也受制于宦官。

836年,丙辰,唐文宗开成元年二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表质问王涯为何被杀,宦官有所收敛。837年,丁已,唐文宗开成二年。六月,河阳节度使李泳残暴,其部下不堪忍受,逐李泳。以左金吾将军李执方为河阳节度使。十月,经国子监校正,刻《石经》成,现存于西安碑林。

838年,戊午,唐文宗开成三年。九月,义武节度使张璠死,生前告诫其子张元益不得自为留后。军中欲立张元益,拒绝新任节度使李仲迁。朝廷以张元益为代州刺史,改派韩威为义武节度使。十月,太子李永薨。是年,吐蕃赞普彝泰死,其弟达磨立。达磨荒淫无道,国人不附,吐蕃日衰。

唐朝文宗曾御封三绝指哪三绝(他诗文古调清峻)(4)

839年,己未,唐文宗开成四年。三月,裴度卒。十月,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回鹘相据罗勿借沙陀朱邪赤心兵击败彰信可汗,可汗兵败自杀,国人立驳特勒为主。回鹘渐衰。

840年,庚申,唐文宗开成五年。正月,唐文宗病危。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立颖王李澳为皇太弟,矫诏废太子李成美为陈王。唐文宗驾崩于太和殿,终年三十三岁。颍王李即位于灵柩前,改名李炎,是为唐武宗。八月,葬唐文宗于章陵。九月,召李德裕入朝为相。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死,军中立其子何重顺为留后。唐以何重顺为节度使,改其名为何弘敬。回鹘与黠戛斯交战二十余年,是年为其所破,可汗被杀,诸部逃散。其中一支奔天德军请求内附;一支迁往高昌(今吐鲁番),是为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一支迁往河西,称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一支迁往中亚,成为葱岭西回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