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常识,容易闹笑话,有句挂在嘴边的话,叫黎民百姓。但黎民和百姓却大有不同,简而言之,黎民指的是九黎族苗人,而百姓则指汉民。

在上古时期,沿黄河流域,有三个强大部落,分别是神农氏炎帝、黄帝、九黎族蚩尤。

黎民和百姓(黎民不等于百姓)(1)

在远古时期,有三个强大部落。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骁勇善战,是苗族公认的始祖。这并不是胡说八道,在中国的一些历史书籍上,的确是这样记载的,比如《述异记》上是这样写的:

蚩尤氏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意思是蚩尤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战斗的时候,用头上的角抵人,人被抵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说明那时候蚩尤信奉头角的力量。

就算是今天,苗族依然很神秘,他们在上古时代为何如此崇拜蚩尤?蚩尤不仅骁勇善战,还消灭了危害苗族的“垂耳妖婆”。

黎民和百姓(黎民不等于百姓)(2)

黄帝、炎帝、蚩尤

传说在远古时期,苗族有十八个寨子,蚩尤是阿吾寨中的一员,在他9岁那年就离开了寨子去岜冒山拜师学艺,在18岁的时候才学成归来。蚩尤临走的时候,师傅还送他一把铜制宝剑,当蚩尤回到阿吾寨后,发现到处是荒凉的迹象,野草丛生,房屋破败。

后来,蚩尤打听才知道,原来三年前,寨子里来了一个双耳垂肩的妖婆,她逢人就吐口水,然后人就会昏迷,然后被垂耳妖婆抓走。

蚩尤大怒,在寨子点燃炊烟,待垂耳妖婆来后,蚩尤手持铜剑斩之并救出苗人。所以,即使在今天,苗人依然会在每年的农历二三月进行扫寨。

所以时至今日,蚩尤在苗族中,依然有很高的威望,就如同黄帝在汉族中的威望一样。

黎民和百姓(黎民不等于百姓)(3)

现在苗族的头饰,跟蚩尤头角有很深的渊源。

蚩尤和炎帝本来属于同一个部落,后来蚩尤离开独自发展,沿着黄河流域,炎帝在西方,蚩尤在东方,后来炎帝和蚩尤争夺黄河的下游地区,炎帝不敌蚩尤,率部向北逃走,投靠黄帝。

蚩尤不愧为战神,在三年时间内,和黄帝炎帝部落打了九次,不分胜负。你要知道,蚩尤相当于以一打二。

最后,蚩尤带十八寨九黎部,和黄帝决战在涿鹿,最后兵败被黄帝所杀。

这一点,在《史记》这本书中也有记载,《史记 五帝本纪第一》: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黎民和百姓(黎民不等于百姓)(4)

黄帝大战蚩尤,壁画。

随后,黄帝就收服了蚩尤的九黎部落,为了便于管理,黄帝就把这些战俘统称为“黎民”,这些黎民没有姓氏,严格来说就是奴隶,当然,对于战败方,这就是他们的下场。而黄帝统一炎帝、蚩尤部落后,开始赐姓,于是就产生了上古八大姓:

姬、姜、姒、嬴、妘、妫、姚、妊。

史料记载,在后来黄帝的25个儿子中,有14个人拥有了独立的姓氏。当然,古代喜欢用整数来统计事物,于是,黄帝干脆把部落内的姓氏统称为“百姓”。

也就是说,黎民指的是蚩尤战败后被俘虏的九黎部落,就是苗人。而百姓,指的是黄帝的近亲部落之人。

黎民和百姓(黎民不等于百姓)(5)

蚩尤壁画

还有一本和《史记》并称的历史书籍叫《国语》,记载着在远古时期,只有才华出众、能做官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被赐予“百姓”,换句话说,“百姓”就是王公贵族的代名词,而黎民只不过是战败的九黎部。

在后来西周时期,黎民和百姓依然区别很大,直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碰撞,才有了平等的概念,这时候黎民和百姓才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词汇。

但真正把黎民和百姓划等号的人,叫陈胜吴广,他们哥俩喊出一个口号,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真正让这个词语耳熟能详,才真正让黎民等于百姓。

苗族有个学者,叫杨培德,他说,炎黄子孙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苗族是蚩尤的子孙,但我个人认为,没必要追根溯源,现在黎民已经等于百姓了,就不用较真了吧,我认为黎民和百姓合在一起就是炎黄子孙,你是怎么看待这事儿的?我真心想听听你的意见。

END.

我是国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读完文章,记得点赞~

好书推荐:古代的很多趣味历史常识,在《史记》中都有记载,本文章中的参考文献也是出自《史记》,想学习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这五本书是彩绘注音版,也适合孩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