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好好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要工作有工作,你做什么不好,你非要搅到这种事情里边来?”——海萍《蜗居》

在《蜗居》中,姐姐海萍(海清饰)如是问与宋思明有瓜葛的妹妹海藻,其实这话只有四分之一是索要答案,其余四分之一是责备,四分之一是无奈,还有四分之一是心疼。

如果你还没看过《蜗居》或者看过但记不清了,请别急,海藻的答案我晚一点说,因为眼下咱们对这几天热搜上的“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的张小姐有同样的疑问。她好歹也是北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还去澳洲读研,镀了金,有了一层“海龟壳”,回国后,在大企业工作,但为什么她就“自编自演”了“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呢?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1)

VS生生不息微博截图

这个事件有许多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虽然网上曝光了很多他们之间的语音、视频,以及聊天记录,但是除了当事人,其实旁观者还是很难彻底了解其中细节的。不过,仅仅就已经催熟的大瓜,我们已经发现它和在2009年首播,时隔11年,由李念和张嘉译主演的《蜗居》几乎是如法炮制。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事件刚好相反,它似乎就是要告诉我们生活来源于艺术。

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在张小姐的“导演”下,以她为“女主角”,另外一个为“正派男主角”,另外一个男人为“反面人物”,“生动形象”地上演了一个现实版的《蜗居》。所以,我们通过海藻版的《蜗居》便可以间接了解张史陈版的《蜗居》。

如果你看过海藻版的《蜗居》,你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慨,这编剧太有才了,竟然把未来11后才发生的故事,提前拍成了电视剧。只可惜,由文章饰演的小贝这角色塑造得有点单薄,戏份太少,史先生的现实素材显然要丰富许多,不过,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小贝当时的心情可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史先生。

我猜张小姐肯定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否则她该清楚海藻的结局,就算她不在乎“小贝”,难道她也不在乎“宋思明”吗?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2)

电视剧《蜗居》截图

1、海藻为什么要搅到宋思明的生活里?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海藻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因为年轻,长相辣眼,经常被老板叫出去应酬。有一天,老板又通知她晚上要陪客户吃饭。就在那天晚上,宋秘书与她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宋听说海藻才25岁并且未婚,就夸她前途无量。

25岁,未婚,就前途无量?这逻辑漏洞太大,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年轻的海藻当时并不理解,但她的老板陈寺福是老江湖,深谙其中的寓意。

说到这,张小姐与海藻的相似之处整体轮廓已经出来了:有好学历、长得漂亮、同为房地产公司工作,得经常应酬。

不过,此时的海藻与宋秘书还不算有真正的交集,她还只是一个想早上赖床不愿上班,下班一头扎进现任男朋友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太大追求的小姑娘而已。

与刚毕业的海藻不同,已育有一女的姐姐海萍,为了可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打算买房子,然而资金不足,在看房期间与丈夫矛盾不断,最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在海藻的心里,她是在海萍的庇佑下得以成长的,她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她姐,而她深知海萍对房子的渴望。

为了姐姐的幸福,海藻当然愿意帮忙,但她当时刚刚工作没多久,没有积蓄,就在她打算把小贝之前答应借的钱拿出来给她姐买房时,而小贝却以他们也要结婚和救急不救穷为由,反悔了,并和海藻大吵了一架。失望之中,海藻离开他们的租房。小贝追出来,好一顿哄,才回去。

如果说平时,当别的女孩子都在议论着名牌,可她却在打折时才敢去光顾一下,还只是看一下而已,那些都算不上什么。

但这回,海藻深刻地意识到,没有钱,她姐姐无助,甚至到了婚姻要破裂,而她却无能为力,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她的容身之处。

最后,无奈之下,她想起能借钱给她的也只有宋思明,她还真就去找了宋。

而此时的宋思明与老婆已经开始貌合神离。

而对比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海藻,宋思明就像个年轻的小伙子,激情澎湃。

就这样,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各方合力之下,把海藻往宋思明的身上推。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次真正把他们扯在了一起。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3)

电视剧《蜗居》截图

2、近朱不赤,近墨却黑

从表面上看,海藻是为了帮助姐姐,才向宋借钱,是个重情谊的姑娘。事情到这一步还是有挽回余地的,毕竟只是借,又不是白拿,只是海藻在与宋的频繁接触过程中,她的意志和立场原本就弱,最后心逐渐地迷失在那个世界里了。

她工资阶层的姐姐为了买个房子,节衣缩食,一连数天就榨菜吃挂面,以致她姐夫苏淳一看到面就想死,最后各种鸡毛结合在一起,还闹得差点离婚。

而同样也靠“搬砖”为生的男朋友小贝明明答应了借钱,却因输不起,不借钱帮她姐就算了,反倒还说她姐贪慕虚荣。

海藻口中所谓一大笔钱——2万块,却只是宋随时放在车上的零花钱。跟宋在一起,吃香的喝辣的,明明是野山鸡和鲍鱼调的山珍海味汤,人家却低调地管它叫做山药羹。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4)

电视剧《蜗居》截图

大开眼界了,有没有?

于是,在宋思明的“点拨”下——人生有千万条路,走海萍不一样的道,海藻近朱不赤,近墨者黑定了。

正如《孔子家语·六本》所言: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差一点,我们就要以为这是外面的世界太诱人了,所以海藻堕落了。

其实不然。

海藻自身才是问题的所在,很多细节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她喜欢享受生活,但不会做饭,难得做一顿饭,麻婆豆腐超咸,上桌吃饭,才发现没煮米饭。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5)

电视剧《蜗居》截图

有一天早上,她赖在床上不想去上班,与小贝交流的那段话:

每个人都在为口粮拼命,所以才把自己搞得那么不堪重负的。

我们就每天的要工作,每天都要不停地工作,一个月工作22天甚至更多,我们要用30天的紧张去换一天的松弛。像牛一样生活30天,像欢蹦乱跳的小兔子,也只有发薪水的那么一天。

是在日子中承受痛苦,还是为了享受欢乐呢?……

显然,比起工作,这个姑娘,更喜欢不劳而获,渴望安逸的生活。

其实,谁不想过安逸的生活呢?多的是早上为了能在床上多赖10分钟,10分钟之后照样连滚带爬地起来去“搬砖”,靠挥洒自己的汗水去挣踏实的幸福的人。

但是小郭同志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碰到合适的“机会”,就去“实现”这种愿望了。

她第一次坐在宋的路虎上,说路虎太高,最好下面再趴一奴才垫脚才能上来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6)

电视剧《蜗居》截图

思想指导行动,所以搅进宋的生活,这是后来她必然走的路。

3、误解社会道德标准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说:

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而海藻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当时海萍说文首那句话时,她是这样回应她姐的:

……

曾经,台湾有一名很辉煌的女记者,因为一盘(性)光(爱)盘,给毁了,结果呢,她一样嫁人了,一样生活得好好的。

……

姐,这个社会开放了,大家容忍度也都高了,什么的关系,什么样的人都有。我相信如果有一天哪,我想结婚,我也一定会找到一个爱我的人来娶我……

海藻的这个观念,让她以为有一个宋思明那样的男人,有一个陈寺福那样的老板,全个世界约么就那样了。殊不知,她从小在她姐的庇佑下长大,在她姐工作的城市上大学,毕业就在读书的城市就业,她总共接触几个人啊,手指头加脚指头都可以掰得过来,论工作有过两份,正经的恋爱有过一段,与宋那甚至都不叫恋爱。没认识宋前,基本就是公司与租房之间两点一线,认识宋到最后几乎直接宅在屋子里,所以她看问题既片面又简单。

可是,世界是那么的大呀,海藻!

大学校花绿地高管(绿地校花3000万事件)(7)

电视剧《蜗居》截图

结语:无知最可怕

倘若海藻有她姐那样的认知:

你以为社会会原谅那些破家庭的细胞?不管社会再怎么发展,不管大众的容忍度怎么提高,道德标准永远在这。

那宋后来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就算发生,也与海藻无关。说到底,海藻之所以搅进宋的事情里,是因为无知。

话说回来,张小姐之所以“导演并主演绿地3000万事件”,因为她就是海藻的翻版,她的种种表现都直指“无知”。

就算生活上、职场上、婚姻上,她不知道怎么解决,多的是有告诉她该怎么做的方式。

至少她可以刷刷剧,要是她看过《蜗居》,相信她不可能彻头彻尾地把海藻搬到自己身上。

而是,工作中应酬之初就像《深海利剑》中的黄小夏一样,当领导再次让她去陪客户吃饭时,直接把辞职报告往老板桌上一甩:姐姐,我不干了。

人啊,贵有自知之明!

现在看来,越美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