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整治和观众的集体声讨下,含有“手撕鬼子”、“包子雷”之类情节的抗日神剧纷纷退出荧幕,但是,同样属于神剧的《神探狄仁杰》第一部到第三部,却非但没有淡出荧幕,而且一直收视率不错,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它的确好看,算是神剧中的上品。
一、 扣人心弦的情节,惊心动魄的场面
《神探狄仁杰》是典型的以情节取胜的电视剧。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几乎每一集都在破案,每一集都有打斗,与断案无关的事,只占很少一部分。一般来说,每部开头都用紧张刺激的一个突发事件开始,将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摄取,便想尽快了解原因,不自觉地跟随剧情开始了一场追剧之旅。在你追剧的过程中,精彩刺激的武打戏更让你欲罢不能,明知不可能,却又舍不得离开。
除此之外,剧作因为有营造当时气氛的诡异配音和暗黑色调,更给人一种恐怖紧张的刺激感,让你过足探险瘾,这可算作我们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顿视觉和精神大餐。
二、 典型人物的塑造
《神探狄仁杰》中的主角人物形象可谓非常鲜明。狄仁杰是仁者和智者的代表,李元芳是侠者的代表,而武则天则更有意思,既是雄才大略的英主,却又有阴狠猜忌的特点。
比如狄仁杰,因为对皇帝和国家忠贞不已,对百姓体恤有加,符合儒家对士大夫的要求,因此对国人自有亲近感,又因为有超凡能力,所以既是君子,又是奇人,这样的人观众怎么不会喜欢?他的一言一行,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例如他思考问题时漫步房中,脚步沉稳,极其沉着冷静;面对强敌时镇定自若,义正辞严,极其威严强势;有了答案时一捋长须,会心一笑,极其自信狡黠……
再如李元芳,平常冷面待人,不言不语,但对狄仁杰忠诚无比,又极其勇武。面对敌人时常先以气场来慑服对手,待到真正开打时,一把链子刀神出鬼没,顷刻之间就让对手身首异处。其杀人之狠,之快,让我们觉得这个虚构的四品千牛卫中郎将,其勇武,就是项羽在世,秦琼再生也不过如此。但是,剧作因为没有出现传统武侠剧中“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乾坤大挪移”之类太不可思议的功夫,所以让我们觉得不可能,又似乎觉得可能,就在这似与不似之间,一个侠客和英雄的形象就很好塑造了出来。
这一对主仆搭配,可谓神组合,将智慧和力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感觉他们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的分身,试想:谁不希望自己是智慧和力量的集合体呢?
这剧中的另一个典型人物,就是武则天,她虽然并不是故事的主角,但几乎所有的大案要案都围绕她展开。剧作在塑造武则天这个人物形象时一分为二,一方面突出了她雄才大略,心系苍生的英主形象,另一方面又展示她阴狠多疑的特点,使许多大案要案的产生、推进都有根源和动力。
除了狄仁杰、李元芳、武则天三人,其他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正义一方,他们要么心地善良、身手非凡;要么对国家或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虽不是狄仁杰、李元芳这样的奇才,但他们用自己的平凡和可爱,很好烘托了几个主角人物。另一类可以用脸谱化来归类,例如第一部中为了得到财宝构陷太子的内卫府阁领许世德,想做武则天第二的翌阳郡主、太平公主;第二部中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袁天罡、肖清芳,卑鄙无耻的平南侯薛青麟等;第三部中极其狡猾毒辣的沙尔汗、为了霸占凉州而劫夺饷银、残害百姓的薇儿、小桃,《邗沟覆船案》中的铁手团等。总的来说,他们虽然并不都是良知泯灭,毫无人性,但多数人残忍阴鸷、坏事干尽,是典型的“坏蛋”代表。
这样一来,我们在欣赏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血与杀的决战中,在智慧与阴险的搏斗中,生活中的压抑感得到释放,岂不畅快淋漓?
三、颇具时代感的细节刻画
《神探狄仁杰》虽然是虚构,但在虚构中“还原”历史却下了一定功夫。比如宫廷环境的设置、皇帝出行时的排场、宣读皇帝诏书时的神圣,极尽铺排和渲染力的诏书内容,都极力凸显大周的强盛和皇帝的威严。再如狄仁杰骂人时的语言:“……顷刻间就让你粉身碎骨……化为齑粉……”还有人物的穿着、相互间的称呼等,似乎都刻意让这部神剧有历史剧的厚重感。
《神探狄仁杰》的确好看,但它仍然算是神剧,神在何处呢?
一、 状狄仁杰之能而近妖
几乎世间所有的疑难杂案,狄仁杰都能破解,如何强大的黑恶团伙,狄仁杰都能将其覆灭。皇帝的心思如何圣意难测,狄仁杰稍加推理,就摸得一清二楚,更不论一般人的想法了。狄仁杰像三国时候的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察秋毫,无差无错。这样的全才,世间确实少有。但是,明知世间少有这样的人,少有这样离奇的案子,编剧却用这样的人和事来让我们惊叹又折服,难道不是对普通人智商的侮辱吗?
二、 贬众人之庸而近猪
在《神探狄仁杰》系列中,狄仁杰无所不能,但普通人就几乎笨得可怜,无论他们设计得如何精巧的网络,最能都能被狄仁杰巧妙破解。虽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但这句话在这里完全不适用,狄仁杰一个,就顶得上他们一百个、甚至几百个臭皮匠。每当周围人疑惑不解,苦思冥想时,狄仁杰早已明辨是非,每当狄仁杰笑起来的时候,就是歹人们的末日到了。
三、 视观众之才为三岁小儿
首先,从当时的社会形势来说,武则天时期虽然有一段时间的争权夺利和政局动荡,但绝非一直有那样动不动就牵扯朝廷安危,或者极其离奇的大案。而且更可笑的是,不管是幽州的青木兰,还是凉州的黑衣天王为首的圣骑士,或者蛇灵的一些乱党,他们虽说阴险毒辣,气势汹汹,但加起来最多不过几千人,占领的地方不过一两个州,居然也想颠覆朝廷,让武则天下台。难道这些人是被权力欲望冲昏头脑,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吗?难道他们的势力,能比得过徐敬业的大军吗?其次,歹人们要造反,最终目标是武则天的皇位,但最大的阻力是狄仁杰,为何刚开始就不杀掉狄仁杰?事实上,这是一个很简单,很直接的方法,因为狄仁杰最聪明,除掉狄仁杰,不就一了百了了吗?歹人们既然能卧底狄仁杰身边,难道还没有下手的机会?就是下手了被人发现,除掉狄仁杰带来的回报,难道比不上死一两个走卒的付出?而且,同样离奇的是,纵然歹人们“实在无奈”下手了,但狄仁杰总能得救,不知是有上天护佑,还是……最后,歹人们在即将胜利时,却不知利用这最关键的时候,完成最该完成的事,而总是得意地向狄仁杰炫耀一番,把他们的目的最终和盘托出,好让狄仁杰来个一锅端。其结果就是,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被狄仁杰团灭,死了个明明白白,难道他们是真不知“千钧一发”的白痴?不明白越到关键时刻,越要谨慎的道理?多少年能忍住,就这一刻忍不住要嘚瑟了?头脑简单如此,还造什么反?或许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给观众看的。
所以从总体来说,《神探狄仁杰》前三部可以算得上是神剧中的上品,不是那种让人又气又笑,过后绝不再看第二遍的烂剧,它能让我们在惊险刺激中过一把探险猎奇的瘾,惩恶扬善的瘾,行侠仗义的瘾,刀光剑影的瘾,明君贤臣的瘾……所以,它虽然是一系列神剧,但神的有价值,有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喜欢《神探狄仁杰》系列的观众,都是愿意被“愚弄”的,因为,它虽然虚假,却不可恶,倒有些可爱。最近又看到了《神探狄仁杰》第四部,感觉与前几部都不一样,别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