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点年纪的人应该有印象,在武汉的东湖边,有一个地方叫三官殿。
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乱树林,709路、578等公交车从此过,那时它还是一个公交站名。
如今,这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宽阔的高速路——武汉大道取代,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知音集团等一大批文化单位先后在此落户,这里也俨然成为享誉荆楚的“文谷”。
只是,随着城市的变迁,三官殿的名字已渐渐被人淡忘。
更少有人知的是,这个地名里,还隐含着《西游记》男二号唐僧的前世呢。
1
《西游记》里,除了男一号孙悟空外,最有主角光环的就是唐僧了。
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座下弟子——金蝉子,因不敬佛法,听课不认真,被佛祖打下凡间,历经十世轮回,前往西天取经,这才发生了《西游记》的故事。
但是,这和三官殿有什么关联呢?
我们先看三官殿的来历。其实,全国多地都有这个地名,比如河南新郑、福建莆田、湖北丹江口、陕西商洛、江西萍乡等地,武汉自然也不例外。
为何有这么多同样的地名?因为,三官殿又叫三元宫,本质上是道观,供奉着道教最高的神——三元大帝。三元就是三官,即天官、地管、水官,分别统管着诸天帝王、五岳帝君、九江水帝等。
中国人的三元信仰可谓源远流长。早在 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 ,干宝《搜神记》中就记载了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个个得道升仙,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师,更是三元的坚定信仰者。他在《西游记》中就明确说,唐僧就是东海陈光蕊的儿子。这样一来,唐僧实际上就是三元大帝的亲兄弟了。
然而,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唐僧确实姓陈,却是河南偃师人。为何《西游记》说他是海州人呢?实际上,这都要拜吴承恩老先生所赐。
经考证,历史上确有陈玄奘其人,但与《西游记》里的唐僧却判若两人。真实的唐玄奘父亲既不叫陈光蕊,也没有一个叫殷开山的外公……
换言之,吴承恩老先生只是借用了历史上唐玄奘的名字和取经成就,再根据历代传说,以及三元信仰,杜撰了唐僧的身世及西天取经之故事。
2
那么,在《西游记》里,唐僧的出身是什么呢?
吴承恩原版《西游记》第11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正空门中有一首诗,单说唐僧的身世——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
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
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
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
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
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
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随诗之后,还有一段话,对唐僧的身世做了进一步解释——
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到了清代,有一位学道之人叫汪澹漪,他刻印《西游证道书》时,大概觉得原版《西游记》写唐僧的身世,只用一首诗和寥寥数语,这与男二号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读起来也很不过瘾。于是,他借口找到了江流儿故事的古本,自己又添加了唐僧的家世履历,作为原著的第九回,而把原著的第九、十、十一回压缩为第十、十一回,从而把唐僧的出身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话说当年,唐僧的父亲、海州读书人陈光蕊高中状元,被当朝宰相殷开山的女儿温娇小姐抛绣球招为驸马。后来,陈光蕊赴洪州上任,途中被强盗刘洪推下长江淹死。刘洪则霸占了温娇小姐,并冒名顶替赴洪州上任。
殷小姐为了腹中胎儿,忍辱偷生,在生下小孩后将其放入江中随水漂流。镇江金山寺的长老在江边捡到了小孩,取名为江流儿,留在寺中收养,并取法名玄奘。玄奘长大后了解真相,前往朝廷求助于外公,解救了亲娘,又到水府找到被龙王救下的父亲。
后来,陈光蕊升任朝廷大学士,温娇小姐则为了全节从容自尽。江流儿立意学佛,于是在洪福寺继续修行,直到被推荐主持唐太宗的水陆大会。
至此,唐僧的出身算是确凿无疑——海州人士陈光蕊之子,也就是三元大帝的亲兄弟。
也就是说,三官殿,在《西游记》里其实跟唐僧有着莫大的关联。以后我们再经过三官殿,就可以想一想,唐僧的三个兄弟曾供奉在这里呢。
3
原著诗中“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又作何解释呢?
这就牵扯到天界中盛行的神秘大会。
原来,在天界,无论是西方的如来佛祖,还是东方的玉皇大帝,都很热衷于举办盛会,且时间相差不多,都是每隔500年举办一次。
在西方,这种盛会取名为“兰盆会”;在东方,这种盛会则叫做“蟠桃会”。
在《西游记》第24回,唐僧师徒取经路过五庄观。观主镇元子正好要参加元始天尊的一个大会,于是就嘱咐两个弟子说,“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说起自己与唐僧的这份交情,镇元子回忆道:“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可见,500年前的那场“兰盆会”上,唐僧不仅参加了,还是以如来第二徒弟金蝉子的身份参加的,并向列席人员镇元子奉茶招待他。
再联想到取经的唐僧已是十世转世,我们可以推断:他和镇元子一起参加的“兰盆会”,就发生在取经故事的500年前,是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那届“蟠桃会”同时举办的。
唐僧取经的缘由,就来自于这一届“兰盆会”。
当时,如来佛祖在西天雷音寺举办“兰盆会”,向众弟子说法。他端出宝盆——兰盆,里面盛满了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让众弟子大快朵颐。吃饱喝足后,佛祖就开始讲佛法。
佛祖大概是个很牛掰的演说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讲得天花乱坠、连石头也不禁开口赞叹。台下的听众,自然是听得如醉如痴,如坠五色祥云,幸福圆满。
就在这时,一个紧急信号从东方天庭传来——孙悟空大闹天宫,把玉皇大帝的“蟠桃会”捣了个稀巴烂,竟然还要捣毁天庭。
这还了得?如来佛祖当即停止讲法。《西游记》第8回记载,如来佛祖向众弟子宣示:“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随后,他带着阿傩、迦叶两位尊者,前往收服孙悟空。
却说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之后,又被玉帝挽留吃喝一番,才赶回佛门净地——雷音寺。这时候,他却发现,弟子金蝉子不仅乱了禅位,还忙着拉关系,给列席人员镇元子倒茶喝。佛祖一气之下,将金蝉子贬下凡间,这才有了唐僧取经的故事。
4
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500年,唐僧也经历了500年磨难,两人才在五指山相遇。
500年间,唐僧都在干吗?
《西游记》第27回写道,白骨精在看见唐僧时,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原来,唐僧经历了十世轮回,这次取经的已是十世转世。
问题又来了,前九世的唐僧,都在干什么?
谜语就在沙和尚的话语里。《西游记》第8回,菩萨奉如来之命,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途经流沙河时,就收服了沙和尚。当时,沙和尚又向前道——
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再看《西游记》第22回,观音派木叉去收服沙僧时,吩咐道——
你可将此葫芦,同孙悟空到流沙河水面上,只叫‘悟净’,他就出来了。先要引他归依了唐僧;然后把他那九个骷髅穿在一处,按九宫布列,却把这葫芦安在当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过流沙河界。
后来,沙僧渡唐僧师徒一行过流沙河,也正是这样做的——
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
吴承恩老先生唯恐我们看不懂这层姻缘,特意在后面又补充了一首诗——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
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
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关键就在于“记得从前旧主人”这一句。谁是那骷髅从前的旧主人?
首先,不是凡人,因为凡人的头都沉水底了;其次,不是孙悟空,他在五指山下被压500年,哪有机会来流沙河;再次,八戒也不可能,他和老沙武功不相上下,老沙不可能轻易就把他吃了;最后,更不可能是木叉,人家早早就是观音菩萨的侍从。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唐僧。也就是说,唐僧的前九世都是取经人,不幸的是时机未到,每一次来到流沙河,都被老沙给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