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重要性(原创语言的重要性)(1)

人们每天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语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办事、走访、集会……等等,都要用语言这个工具来互相表达与沟通。比如,彼此之间要想讲几句安慰的话,说几句感恩的话、问候的话,甚至见面说一句你吃饭了没有?也需要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语言丰富、思维敏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语言是逻辑性、鼓动性、号召性、敏感性强的武器

记得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到莫斯科,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有人把此事告诉给列宁,列宁指出要对农民进行劝阻教育。但是,农民们不听却要非烧不可。最后列宁亲自出来做工作。列宁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以前,让我讲几句话可以不可以?”农民们回答:“可以”。列宁问:“沙皇的房子是谁造的?”农民们一口同声:“是我们造的”。列宁又说:“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们爽快回答:“好”。

在这个小故事中,列宁既没用权,又没用钱,给农民们讲的全是道理,且三言两语,就把很执拗的农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从列宁讲理的实践中,我们领悟到,要讲好理,必须注意抓住对方的要害。列宁在与农民讲话中,正是由于抓住了“沙皇的房子是谁造的”这一问题的要害来说服农民的。要按照对方的角度去说理。列宁虽然是伟大的领袖,但在向农民讲理过程中,并未板起面孔,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我讲几句话可不可以?”这就显得亲切,自然,易于被别人所接受。

 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人好理解

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力量,比如,与对方讲话不用大道理和深奥的理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也许通俗易懂的几句话就能使对方充分理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期间给农民出身的八路军讲课时,就是直截了当地给他们讲,什么叫政治?“政治就是要么我上台你下台,要么你上台我下台”。什么叫战争?“战争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等等。讲得话都是开门见山、通俗易懂,不讲长篇理论,这样既具体生动,又好让大家理解。还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批评写长篇大论的现象,党八股的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篇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平时我们讲话也好、写文章也好,不能有画蛇添足、用花言巧语来点辍的现象,与对方讲话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干净利索,不能说了一大堆话,都没说明白自己想说的意图,反而让人找不到问题的重点和症结。

  生动活泼的例子能加深印象

语言是与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你讲的内容要做到大家听懂,应该是把远的拉近说话、把大的东西缩小说话、把抽象的理论具体说明,只有这样做,群众就好理解、便于开展工作。记得刘伯承同志在军事学院当院长时,学员们对要不要学习合成作战指挥艺术认识颇不一致,为解决“要不要学”这一思想问题,他举了一个“四川人抬轿子”的例子,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四川过去两个人抬轿子,前面的人看到轿子上方有树枝,就喊‘闪腰’。‘照高’就是给后面的人打招呼,要一起猫下腰来:‘闪腰’就是告诉前面的人,已把腰猫(闪)下来了。刘伯承同志最后说:“两个人抬轿子尚且需要取得一致,协调动作,更何况在现代条件下诸(兵)种的共同作战呢?!”学员们听后,会心地笑了。

由此可见,语言也是与时俱进的,语言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及创新的。新时期党中央讲明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是对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高度概括。在今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锋论坛上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就是要有效地消除这三大赤字,给沿线国家带来和平、发展和善治。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