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6日下午,上海韬朋路上,老怡和纱厂门前,一位青年徘徊不定。他工人打扮,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抱着厚厚的书,工作服里鼓鼓囊囊。青年的举动,引起了上海巡捕的注意。

巡捕从青年身上搜出钢笔、手表和40块钱,又在附近搜出了青年刚刚丢掉的传单,当即把他抓了起来。密探们万万没想到,这人就是创办《中国青年杂志》,时任中共中央委员的恽代英。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1)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后,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恽代英脱去长衫,一身戎装,走入黄埔军校,他奉命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兼中共党团书记。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2)

擅长青年工作的恽代英,很快成为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举一动也引起了蒋介石的特别关注。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3)

徐焰 军史专家:

恽代英到黄埔的时候,蒋介石也想笼络他,恽代英表示服从蒋校长的领导,但他提出校内的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孙中山所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就与蒋介石的要求不合拍了。

黄埔四期同学毕业之际,恽代英在同学录序言中这样写道:“黄埔的学生人人都预备牺牲他们的精力生命,为被压迫的中国四万万人杀开一条血路。”

正当恽代英他们这些革命的先驱,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时,“魔爪” 却悄然伸向了这些革命者。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反共,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血雨腥风中,中国共产党决心以武力反抗。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前委决定于1927年7月30日发动南昌起义。

然而就在起义当天早晨,一个人的突然造访使得起义濒临“夭折”,他就是时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

张国焘仍对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存有幻想,所以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4)

邵维正 中共党史专家:

恽代英就愤怒地起来反驳,“现在南昌起义一切都准备好了,怎么突然又来了一个国际指示,要阻止我们的行动,我是誓死反对的。如果你再动摇人心,我就要打倒你。”

1927年8月1日凌晨,三发信号弹划破南昌寂静的夜空。起义军冲上南昌街头,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起义部队经过四小时的激战,于黎明时分结束战斗,全歼国民党守军三千余人,占领南昌城。

南昌起义后,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全军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再举北伐。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打响。然而在中外反动派的疯狂反扑之下,广州起义失败。党组织正在用人之际,于是恽代英想到了妻子沈葆英。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5)

1929年初,恽代英夫妇调到上海,协助中央组织部部长周恩来工作。

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48号,这里是大同幼稚园的旧址。1930年春天,由于无暇照顾幼子,恽代英和沈葆英只好将一岁的儿子恽希仲交给了一位姓董的牧师,便含泪离开。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6)

这张照片是当年大同幼稚园孩子们的合影。照片中,除了恽代英的儿子,还有毛泽东的三个儿子,蔡和森的女儿。为了革命,共产党人只能暂别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心里清楚,暂别,或许将成为生死永隔。

1930年5月的上海,弥漫着沉闷的空气。5月6日晚,沈葆英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前,期盼着丈夫的身影出现在街口,然而等来的消息是恽代英被捕了。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7)

邵维正 中共党史专家:

1931年2月,恽代英几经周折被关押到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监狱里面,有不少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都认识恽代英。如果有人供出了恽代英,他就可以免除自己的监狱之难,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卖他。

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和监狱非人的生活折磨,使得恽代英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始终保持旺盛的斗争精神。在狱中,他奋笔写下了一首《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8)

1931年4月24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六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随即叛党投敌,而他说出的第一个机密就是恽代英被关押在南京。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恽代英曾对狱友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不了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1年4月29日中午,监狱走廊里响起了低沉的《国际歌》,恽代英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当年在押的重刑犯都要押到雨花台刑场,蒋介石忌惮恽代英出现在刑场的影响,于是下令就地枪决。

几声枪响,恽代英倒在血泊之中。这位引领无数青年投身革命的共产党人,牺牲时年仅36岁。

因忌惮他的影响力(因忌惮他的影响力)(9)

如今,恽代英牺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他的信仰依旧鼓舞着千千万万颗革命青年炽热的心,融牺牲壮烈于明亮希望之中,英勇无畏地化作烈火,激荡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央视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CCTV国家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