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熊志
自去年提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概念之后,经过一年多时间,广州、佛山两市携手编制的《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终于出炉。
按照《规划》,接下来,两市将在197公里长的边界两侧,选取629平方公里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合力建设包括“1个先导区和4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动两市在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互联和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广佛全域同城化。
以试验区为先导,广佛同城化、广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随着行政边界的模糊,一个超级大广州呼之欲出。
试验区为广佛全域同城化打开突破口
试验区的相关规划内容出炉后,针对广佛全域同城化的目标,坊间有说法称,这意味着首个3万亿GDP“城市”出现。严格说,这种计算方法并不严谨,但放眼全国,在同城化方面,广州和佛山确实称得上是融合得最像一个城市的地区。
事实上,广州和佛山历史上就是水乳交融。当年的南番顺地区就包括现在广州、佛山的大片区域,这次《规划》提到的先导区中的两个启动区之一,正是“番禺-南海-顺德”启动区。
地理位置上,广州和佛山的核心区,相距只有20公里左右,半小时交通通达。2010年,内地首条由两地共建的跨城地铁广佛线实现通车运营。而同城化至今,两地已建成国铁、城际、城市轨道5条,日均163万人次的交通出行,为跨城就业提供了便利。
除交通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领域外,产业层面,广佛也是有效分工。广州的商贸服务、总部经济,佛山的工业制造,相互补充,形成产业集群。
当然,尽管广佛同城化走在前列,但行政边界仍在,一下子彻底拆除围墙,现在还不太现实。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在交界地带设立融合试验区,小范围地先行先试,实现市场要素在此区域内更自由地流通,可以为更大尺度的全域同城化打开突破口。
按照《规划》,广佛全域同城化,将分为三步走,目标是到2035年,试验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增长极和标志性战略大平台。
为了实现此目标,《规划》提出了很多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融合项目。比如在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方面,两地规划了29条衔接轨道,将大大拉近两地的经济和生活联系。
更具看点的是,《规划》提出,要探索土地要素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利用路径,以及利益共享的财税分成机制。可以说,这两点是真正触及同城化难点的地方。如果广州和佛山能够实现有效突破,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重要经验。
二线城市猛如虎,广州也要做大做强
通过融合试验区,为全域同城化探路,这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广州做大做强,进一步突出省会引领带动作用的必然路径。
最近几年,广州掉出一线城市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广州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包括兄弟城市深圳在内的一线城市,更来自于那些发展势头强劲的二线强省会城市。
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同于中西部内陆省份的是,广东的强大,正在于群星璀璨——在广州之外,还有GDP超过两万亿的深圳,超过万亿的佛山,以及接近万亿的东莞。广州的经济首位度,也即GDP在全省的占比,只有25%左右。
但得看到,广州都市圈内,除了佛山外,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城市,都是发展水平偏低的地区,它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广州来带动。
而相对广州来说,以武汉、成都等为代表的强省会,原本就一城独大,有资源集聚优势,现在随着都市圈时代的开启,还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做大做强。
比如成都此前代管了简阳,济南合并了莱芜,武汉也有合并鄂州的迹象。区域洗牌之下的弯道超车,给同为省会的广州,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缺少扩容条件的广州,要摆脱掉队的危险,只能借力一体化,通过和佛山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更大范围地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
广东不搞强省会,不等于它不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广州。而同城化的变相“扩容”方式,其实相当于间接地做大城市平台。毫无疑问,一个3万亿GDP的超级大广州,所起到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会大很多。
区域竞争已非单体城市较量,更体现为抱团出击
2017年广州GDP被深圳反超;今年上半年,广州又被重庆超越。以经济体量排名而论,广州确实在不断下滑。
但换个角度看,在都市圈、城市群时代,区域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单体城市的较量,而更体现为抱团出击。广州在同城化上走在前列,可以说是输在现在,但赢在未来。
广佛全域同城化目标的提出,再次说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必然会要求更统一的市场,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地理意义上的行政边界的淡化,是必然的结果。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佛试验区规划曝光的同时,深圳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也公布了,按照相关内容,接下来深圳将建设多条跨市地铁,直达惠州和东莞。
对深圳来说,交通基础设施串联下,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深莞惠更大尺度的同城化,“扩权不扩容”,为城市土地空间瓶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在打通内部边界、同城融合发展上的你追我赶,也意味着都市圈的建设,真正意义上进入新阶段。
□熊志(媒体人)
编辑:柯锐 校对:吴兴发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