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店街头扫码送礼品骗术(安防讲堂街头扫码送礼品)(1)

手机店街头扫码送礼品骗术(安防讲堂街头扫码送礼品)(2)

案件回放

扫码换礼品后银行卡失效

10月17日,江西省莲花县的赖女士来到莲花县公安局琴亭派出所报警,称其手机绑定的多张银行卡突然无法正常登录,账户余额下落不明。

当天早上,赖女士在农贸市场买菜时,有2名年轻人在路边不停地吆喝:“过来看看,扫码送礼啦!”一旁的临时摊位上,摆放着保温杯、布娃娃等礼品。在确认不需要交费,只要扫码参加活动便可以领取礼品,赖女士不假思索地打开手机扫描了对方的二维码。

扫码后,年轻人登记赖女士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要求对其微信通讯录好友名单和收付款二维码等内容进行拍照。因为步骤流程繁琐,年轻人主动提出“帮助”赖女士操作。随后,赖女士觉得不对劲,声称自己有事,拿回手机后带着礼品走了。回家后,赖女士越想越担心,她尝试解绑银行卡,却发现无法操作,且手机银行账户也无法登录,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了解情况后,民警带着赖女士赶到银行,发现赖女士银行账户被人多次登录,但因密码输入不正确,被冻结无法操作。所幸,由于采取措施及时,赖女士账户内的9万余元存款还未被转走。

案情分析

轻信陌生人容易被骗

本案中,诈骗分子抓住中年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且不擅长手机操作的特点,在街头以免费送礼为诱饵,名义上代为操作,实际偷偷记录其个人身份及账户信息,并伺机非法转账。所幸,赖女士因为有一定的警觉意识,在嫌疑人未完成所有流程时抢回了手机,加上又及时报警,所以避免了损失。

民警支招

保护个人信息 增强防骗意识

李飞(江西省莲花县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大队长):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防骗的第一道关口。切记不要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更不要轻易将手机交给陌生人操作。如果收到有关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时,一定要谨慎核实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一旦发现存在被骗风险,要第一时间报警,以便减少损失。

(来源 / 人民公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