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陆续出版发行但全书并不是按照各分册在目录中的序号依次出版的,而是根据编绘进度的实际情况,先完成的先出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国演义连环画1956年版本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国演义连环画1956年版本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简介之二)

三国演义连环画1956年版本的

1957年9月,《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陆续出版发行。但全书并不是按照各分册在目录中的序号依次出版的,而是根据编绘进度的实际情况,先完成的先出版。

各分册出版的顺序(57年16册,58年25册,59年9册,60年9册,61年2册)

——1957年(16册)

9月:《虎牢关》《小霸王孙策》《战宛城》

10月:《桃园结义》《三让徐州》《白门楼》《煮酒论英雄》《战长沙》

12月:《董卓进京》《犯长安》《走马荐诸葛》《水淹七军》《走麦城》《安居平五路》《八阵图》《三国归晋》

——1958年(25册)

1月:《取南郡》《截江夺阿斗》

2月:《马跃檀溪》《长坂坡》《赚曹休》

3月:《吉平下毒》《三顾茅庐》

4月:《跨江击刘表》

5月:《捉放曹》《辕门射戟》《张松献地图》《天水关》

6月:《定四州》《落凤坡》《姜维避祸》

7月:《舌战群儒》《擒孟达》《姜邓斗智》

8月:《赤壁大战》《反西凉》《诸葛粧神》《政归司马氏》《讨司马》

9月:《千里走单骑》

12月:《铁笼山》

——1959年(9册)

8月:《战官渡》《取成都》《威震逍遥津》

9月:《凤仪亭》

11月:《空城计》

12月:《传书救刘备》《火烧新野》《群英会》《定军山》

——1960年(9册)

2月:《甘露寺》《兄弟争王》《智取陈仓》

3月:《三气周瑜》《姜维献书》《五丈原》

4月:《火烧连营》《诸葛亮渡泸水》

7月:《刘备征吴》

——1961年(2册)

6月:《二士争功》

11月:《火烧新野》(吴志明、叶之浩绘)

1957年9月出版第一本第4册《虎牢关》至1961年6月出版最后一本第59册《二士争功》,历时四年出齐全套60册,共6941页。1961年11月出版《火烧新野》重绘本。至此,全套书60分册,共出版61册,7035页。

与纲要计划对比,实际出版中的变化如下:

1.删改1册:第14册。

在纲要和先期出版的分册书后所附的目录中,第14册的书名都是《打鼓骂曹》。但正式出版时书名改为《传书救刘备》,内容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

2.改名5册:《战官渡》《兄弟争王》《诸葛亮渡泸水》《擒孟达》《讨司马》。

在先期出版的分册书后所附的目录中,这5册的书名为《破袁绍》《受禅台》《七擒孟获》《乘雪破羌兵》《义讨司马》。

分册书名在目录中的变化并不同时,最早只有《乘雪破羌兵》改名为《擒孟达》。《破袁绍》《受禅台》《七擒孟获》都是在第14册由《打鼓骂曹》改为《传书救刘备》时,与其一同改编的。《义讨司马》书名的变化比较复杂,“义”字先是被删除,但目录并未重新排版,因此在《讨司马》的书名前明显出现了一个字的空缺。之后空缺处再次出现“义”字,书名又被改回《义讨司马》,最终是以《讨司马》之名出版。

3.重绘1册:《火烧新野》。

因绘画风格与整套书的不统一,在全套书出齐后又重新绘制了这一册。因此《火烧新野》在第一版中有二个版本。

4.删除内页3册:《桃园结义》《三让徐州》《走马荐诸葛》。

——《桃园结义》,1958年8月第4印时删除40页,主要为剿灭黄巾军的内容。

——《三让徐州》,1962年1月第11印时删除8页。

——《走马荐诸葛》,1959年5月第5印时删除4页。

第一版开本为60开,前后多次印刷。第1印印数最多的是《虎牢关》《三顾茅庐》有20万册,最少的是《千里走单骑》《刘备征吴》《火烧连营》《诸葛亮渡泸水》仅2万册。

第1印61册的定价总计15.04元,之后再印,部分单册的定价略有调整。

1958年,以艺术画报社之名,将1957年至1958年9月已出版的40个分册在广州印刷出版。纸壳包装,分4辑,每辑10册。定价7.80、7.60、6.80、6.80元。这个非上海人美出版的品种只在1958年印刷过一次,因此没有出齐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