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奇现代化市场是高标准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要顺利走过转型期,在现代化市场中继续获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采用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建立高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筑钢、木结构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钢木建筑行业发布实施的首部质量风险过程管理标准,也是首部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它的实施对保障建筑品质、助力企业防范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建筑标准化管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建筑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筑标准化管理

■刘万奇

现代化市场是高标准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要顺利走过转型期,在现代化市场中继续获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采用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建立高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筑钢、木结构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钢木建筑行业发布实施的首部质量风险过程管理标准,也是首部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它的实施对保障建筑品质、助力企业防范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提出了质量分级思想、方法和程序;依据建筑钢木结构企业特点,给出了包括企业产品实现过程、评价流程及过程管理中的关键质量控制要点等,并提供了相关参考模型,共同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标准化体系,用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自身质量管理标准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标准》还完成了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制定,构建了开展质量分级评价的完整体系。

通过开展质量分级评价,可以促进钢木建筑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推动行业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提升行业质量管理效益,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二是指导企业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识自身质量风险管理水平,找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和路径;三是使企业质量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明确标识,便于其他各相关方对企业质量风险管理信息的获取;四是引导大、中、小、微企业间建立以标准对话的平台,指导中、小、微企业找到并建立有本企业特点的质量风险控制点;五是建立分级评价管理制度,引导优质优价的市场秩序建立,有效引导、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六是推动保险机制的引入,释放企业资金压力,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标准》由60余家单位共同完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参编单位中窗认证检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企业采用过程管理标准和质量分级评价标准,采用过程方法建立和实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积极参与第三方质量分级评价活动。《标准》对规范企业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过程,指导评价机构开展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首批40家企业通过标准对标,在设计、施工、安装或服务等方面具备全过程质量风险控制的管理能力。

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负责人表示,全行业正在积极开展钢木建筑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要使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并加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发展、效益总是与风险共生相伴,产品生产、使用过程,包括建材采购,都会不可避免地引入风险。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反馈、控制及评价的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可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标准》的实施将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为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将于9月6日—8日组织召开“2022年钢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在大会上组织专家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作者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遮阳与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9月5日3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