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2小时飞行、四趟转机,“五星红旗下创造生命奇迹”的浙江诸暨贵兴救援队结束驰援土耳其任务,顺利回国。2月17日早上8:30,记者收到贵兴救援队队长袁炯明微信报平安,“我们刚刚着地。”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12日凌晨3时21分,诸暨贵兴救援队11名队员抵达卡赫拉曼马拉什省的Ebrar Sitesi Z blok地区开展救援,当地时间2月14日下午撤离回国。在这场跨国援助中,他们救援幸存者1名,搜索罹难者30人,共计31人。

随着土耳其政府对大震重灾区部署挖掘机进场,进一步清理废墟,贵兴救援队队员们完成了本次救援任务,“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11天,生命救援期已经结束,我们才撤离。”袁炯明说,回来了才发现眼皮已经快睁不开了。

救援!在土耳其争分夺秒的日日夜夜

2月10日,浙江诸暨贵兴救援队11人,携带生命探测仪、热成像无人机等装备赴土耳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马拉什省。队长袁炯明回忆,刚抵达马拉什省时,队员们就已被面前的情景所震撼:视线中,一半以上的楼房都已完全垮塌,还有一些楼房也已是摇摇欲坠。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下,11人负责对当地一幢垮塌严重的居民楼进行搜救工作。土耳其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座居民楼在地震10分钟后瞬间坍塌,原本里面住着200人左右,地震后差不多50人跑出大楼,预计这下面还有150个人被埋。从事救援工作十多年的袁炯明凭着救援经验,迅速做了实地勘察,开展风险评估,约半小时后,一份评估分析和救援方案全部讨论到位。

救援力量1000多人展开全方位搜救(被困178小时后获救)(1)

救援现场,一片废墟。

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令土耳其当地政府束手无策,贵兴救援队的这份评估救援方案很快得到了土耳其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短短半小时内,袁炯明和队员们拿到了楼房的结构图纸,由此得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此外,两台大型50吨以上吊机、4台大型挖土机也在当地的安排下被紧急送往救援现场。

从2月10日直至2月14日的四天时间里,队员们不分昼夜地在废墟上探寻生命迹象。“每天只睡3个小时,饿了吃点干面包,困了就到政府安置的楼房里摊个睡袋休息。”袁炯明和队员们都深知,地震已过去超72小时,留给救援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大家都必须争分夺秒抢抓时间。

救援力量1000多人展开全方位搜救(被困178小时后获救)(2)

队员在地震废墟中做顶撑。

期间,救援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上寻找到了3个有生命迹象的点。2月14日凌晨四点,队员们根据生命探测仪发出的警报,成功地寻找到了一名8岁的小女孩,身体还是温热的“有温度,也有呼吸!”大家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孩子被发现时,她被父母环抱着,父母的双手护着孩子头部,从当时的姿势可以看得出来是他们在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守护孩子。”

令人惋惜的是,女孩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到这一幕,队员们都静默了,瞬间,泪水纵横。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而在一场场生死劫难的背后,却始终有着令人动容的人间温情,激励人们前行。袁炯明告诉记者,在救援的过程中,建筑物的二次垮塌随时都会给队员们带来生命危险,“一旦有紧急事情,队员们就用哨声警醒队友:赶紧逃离现场。”多少次,在一次次哨声过后,队员们又重返现场。

被困178小时后,女孩在五星红旗下获救

“我不断地大声和女孩说话,抬起手,OK?OK?”2月17日,谈及这次震后178小时成功救出的那名幸存女孩,袁炯明难掩激动:“看到被救出的女孩眼睛在动,我和所有队员都在欢呼、流泪。”据他了解,目前,被救起的女孩生命体征平稳。

贵兴救援队探测到女孩有生命气息,是她被困169小时之后,等就出来已经被困178小时,约7天多时间。从部署救援方案,现场总指挥,再到联合其他救援共同营救,营救女孩足足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2小时——救援远比想象得艰难和危险,整个过程中,废墟随时可能会坍塌,袁炯明在外部四个角落部署4名队员,时刻看守坍塌迹象,一有情况就立马汇报。队员三次撤离救援通道,密密麻麻的钢筋需要一段段切割才能开路…….

女孩被发现的位置,恰巧在这片地震废墟上五星红旗所插的位置。在这片搜救作业区,诸暨贵兴救援队总计发现四个疑似生命迹象点位,可惜前三个点位被困者最终都没能存活,有一家五口都没人逃出地震,也有在父母保护下的孩子仍旧没能等到救援,被发现时身体还是温暖的。

这位被困女孩,是最后一次救起生命的希望。救援队始终没有放弃,直到看到生命的奇迹,现场不断响起鼓掌、欢呼声。袁炯明和队员感叹,这是土耳其地震救援中最艰辛的一次经历,也是“五星红下诞生的生命奇迹”。

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3时许,这名10岁左右的女孩被合力抬出后,袁炯明很担心她的状态,所以不断地和女孩大声说话,希望保持女孩的意识相对清醒。就在那时,女孩向她抬手了,不过没能撑多久手“砰”地松下了,因为她已经没有体力了。

看到这一幕,袁炯明拿来一个瓶盖,倒了些水给女孩先喝下,“真的很怕女孩像之前被救出的幸存者,没能挺过去医院这段路。”

救援力量1000多人展开全方位搜救(被困178小时后获救)(3)

“尽管有探测仪监可帮助寻找疑似生命迹象,我们在搜救中多次发现有热像照,但是找到的时候被困人已经遇难了。”袁炯明说,当时72小黄金救援时间已过,“五星红旗下女孩被救起,偶然的背后其实是必然,因为我们没有放弃。”

为此次跨国救援注入更多的浙江力量

袁炯明告诉记者,贵兴救援队的队员全部来自于浙江省诸暨市,都是经验丰富的队员。实际上,此次中国力量在土耳其救援并非易事,“要跨越交通、语言的障碍,加上当地在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

为了挽救更多生命,每一步救援,队员们都是几经掂量后再付诸实施。在袁炯明看来,土耳其的震后救援即使对于有着十多年救援经验的老队员们来说,也是最棘手困难的一次,“一旦在废墟上发现生命迹象,不能大规模地应用机械设备开挖,因为要防止出现二次垮塌,还要冷静、耐心地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规划好救援的方案。”

救援力量1000多人展开全方位搜救(被困178小时后获救)(4)

救援队在地震废墟中挖掘生命通道。

这次贵兴救援队赶赴土耳其地震重灾区,也得到了不少援助。一名本来想去现场救援的队员这次有事没能去成,但是他给救援队提供了10万元经费支持;诸暨的一家药企向救援提供了百份消炎药、止痛药带往土耳其,还有救援队使用的帐篷、睡袋都是得到诸暨爱心企业支持,“别看我们出行的是11名队员,背后更是代表着大家的关注和期待。”袁炯明说。

除了日常物资,贵兴救援队还准备了近300公斤的救援装备,有卫星电话、生命探测仪、破拆顶撑、磨光机、起重气垫、发电机等专门应用于地震灾区救援的装备。这些装备,都能够在灾区更好发挥应急救援作用。“当地百姓自发的感谢,也让我们记忆犹新。”袁炯明说,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当地政府代表和百姓鼓掌欢送致谢,并和救援队员拥抱合影。甚至,当地百姓脱下自己的皮手套,让救援队收下作为感谢。

这趟跨国救援,给专注地震救援的贵兴救援队留下更多的思考。袁炯明告诉记者,经历此次土耳其救援之后,对于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援助这个问题,他和队员决定于今天晚上就专程开会讨论。接下来,贵兴救援队将会专门成立一支国际救援队伍,挑选精兵强将参与,同时还要给救援队配备一名至少会4国语言的翻译。救援队也将会在日常里,加强对队员在国际援救方面的训练,“我们希望能参与到更多的援救当中,为每一场生命的救援注入中国力量、浙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