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又称“春阳”“芳春”“青春”“踏青”等,万物萌发,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从立春到立夏之间,包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陈子昂“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说的就是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的景象;陆机“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描写的就是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的景象;杜甫“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反映的是在春天,人们结伴到郊外游春踏青的盛景,他的另一首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描写的是在大好春光里,憧憬着与家人一起回归故乡的情景。所以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憧憬美好的季节。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1)

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从小溪边上那层薄脆开始的第一声滴答开始的,“悬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或许,是从小河里厚实的冰凌在深夜里兀自吱呀地破碎开始的,“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或许,是从是从冰雪未消的崖畔上那丛迎春花刚露出的小黄苞开始的,“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或许,是从路边衰草刚冒出的嫩尖儿开始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或许,是从屋檐下刚归来的呢喃细语南来的燕子开始的,“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春天,就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惊喜。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恐怕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说,春天,是桃花的粉,“灼灼一枝桃,粉艳天然好。”有人说,春天,是杏花白,“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有人说,春天,是菜花的黄,“春日江山丽,满地菜花黄。”有人说,春天,是柳枝的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而我以为,春天,从来不是一个单调的季节,它是五颜六色,万紫千红。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2)

要说起关于春天颜色的诗句,我最喜欢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了。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了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清雅的小园,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红”的桃花、“白”的李花、“黄”的菜花交织交错,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静法的田园景象。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3)

秦观在词中用了“红”“白”“黄”三种颜色,是有深意的。中国人自古对红色就有崇敬的心里,这当然源于上古对火的崇拜,毕竟,火是生命之源,是神圣而神秘的,血液是红色的,古人认为红色的血可以避邪,可以用来祭祀,同时,古代达官贵人的衣服为“朱衣”,住宅为“朱门”,轿子为“朱轩”,红色也是喜庆的,新娘的礼服,春节的对联等。而古人对于白色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玉的认识,白玉无瑕,晶莹剔透,温润可人,从玉又引申到纯洁和美好,形容女子冰清玉洁,肤自如玉,引申到清正廉洁,《荀子》上说“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弥白。”黄是土地的颜色,是中央之色,是尊贵的代名词,黄承天德,是中和之美。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就构成春天美丽的景象。

当然,对于春天来说,最基本的颜色当然是绿色了。春的到来,给大地又换上了绿衣裳,从表到内都焕然一新.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嫩嫩的,绿油油的,树木的枝头也从干枯变得绿色,从死气沉沉变得极富活力,而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4)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告别了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京城长安,奉诏还乡,船行至家乡萧山县城,县城的官员到驿站迎接,然后再坐船回南门外潘水河的旧宅,时值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回到故乡的贺知章心情格外舒畅,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那柳树上垂下的柳叶就是美女身上的绿色裙带,在风中款款摆动的娇姿,是那么飘逸,那么灵动,正若“君如东扶景,妾似西柳烟。”

在作者的眼里,春天就是温润的微风,随风摇摆的绿柳。初春柳树刚抽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堤岸之上,垂柳成行,晴光照耀,蓊蓊郁郁,袅袅婷婷的柳枝有种如烟的感觉,恰似一缕缕淡淡烟霏在飘舞,所以人们经常用“杨柳含烟”“翠柳如烟”“含烟惹雾”来形容柳之轻盈和春之柔美。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5)

春天的美,能勾起人们很多回忆。唐开城二年(公元837年),六十七岁的白居易居住在洛阳已经十二年了,然而,他仍然对曾经任职的苏杭一代念念不忘,那日出江花的盛景,山寺墙头的月中桂子,钱塘江上的大潮,吴宫里醉酒芙蓉的舞姿,对他来说依然历历在目,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能不忆江南?”江南的春天,给白居易留下深刻印象的,既有“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月中的桂子”“钱塘的潮头”,也有“吴宫的美酒”“吴娃”的绝代风华,只可惜,这些春天的美景,已经成为最美的回忆了。

进入五月,春天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可春天的色彩一直还在,还在我们美好的记忆中。

春天常见40种花(春天的颜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