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语版《边城》的插画中,一个留着麻花大辫儿的少女或倚桥独立、或临水沉思,可谓是直接击中了人物的灵魂。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1)

翠翠倚桥独立

如果插画师chorkung从未去过边城,她又是怎么读懂了翠翠,画出了沈从文先生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呢?

《边城》讲述的是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

沈从文有个好友,叫赵开明。两人曾一起行军,队伍到达泸溪县城时,在一家绒线铺中,赵开明邂逅了少女翠翠,立誓要娶她为妻。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2)

翠翠临水沉思

17年后,沈从文再次来到泸溪。他站在船头上,忽然想起了翠翠,就去绒线铺寻访。在绒线铺的门前,他看见了一个少女,样貌酷似年轻时的翠翠,一问才知翠翠已死,这个女孩儿是她的女儿小翠。沈从文没有打扰好友赵开明,转身黯然离去。

一天,阳光洒在枣树和槐树上,投下了一地的斑驳树影。沈从文坐在小院中,忽然想起了绒线铺里的那个女孩,于是提笔开始创作《边城》。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3)

老年沈从文

这部中篇小说,首版于1934年,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相对于那些动荡的年代,当时的社会则稍显和平。但是,部分有良知的中国人却从未停止过对人性的思考,情感丰沛、充满创作欲望的沈从文自然不会例外。

故事主要围绕爷爷、翠翠、天保、傩(音同挪)送、顺顺五个人展开。在沈从文的笔下,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被刻画得十分细腻,小镇茶峒(音同洞)特有的风土人情也如诗画一般美不胜收。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4)

翠翠去看端午节龙舟赛

从未上过大学的沈从文,却曾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执着于对“美”与“爱”的人性追求,沈从文创作了《边城》《长河》《龙凤艺术》《唐宋铜镜》等一系列作品,建构起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湘西世界”。

瑞典学院院士、汉学家马悦然不但非常尊敬沈从文,而且十分钦佩他,甚至不惜打破诺奖守密的规则,透露沈从文曾于1987年和1988年两次入围诺奖终审名单。如果沈从文没有在1988年5月离世的话,他必将在1988年10月获得诺奖。

作家贾平凹认为,沈从文是一位天才作家,他的前半生经历,决定了其作品的一切基调。

湖南凤凰的绮丽山水,赋予了沈从文骨血中的特殊气质,使他长于多彩的幻想。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5)

湘西风景

祖父苗族、父亲汉族、母亲土家族,混合成为沈从文的生命基因,使他的性格既柔软又倔犟、既敏感又宽厚。

出身于豪门大户,生活丰实,经历很多,使沈从文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行伍生涯中的迫害与杀戮。

写作初期,在北京备受艰辛与白眼,也培养了他安忍静虑的定力。

磨难可以产生情绪。

当种种来自外界的感受与沈从文内在的善良温和形成冲撞时,那些悲痛与抑郁,使社会情绪和个体生命情绪达成了统一,成就了沈从文作品的阴柔性、温暖性、神性和唯美性。

沈从文也以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当之无愧被称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好的插画可以使作品角色栩栩如生

Chorkung是泰国漫画艺术家、自由插画师,主要研究儿童书籍插图,她擅长用不同的光影来搭配色彩、绘制人物。

Chorkung喜欢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在她的每一幅作品里,都饱含着她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不仅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作品形象也十分可爱灵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Chorkung的插画,风格质朴醇厚,质感舒适细腻,色彩浓郁独特,故事性强,与《边城》中自然流淌着的人性光辉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给人以温暖治愈的感觉。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6)

边城人家的日常生活

或许,在Chorkung看来,沉浸在自然的美好里,就是最好的放松模式了吧?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Chorkung的其他三幅作品吧!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7)

雪绒蛋糕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8)

倾心

插画风格的山峰 为何能够击中边城人物的灵魂(9)

地铁里

#不妨碍我喜欢系列#​#求好看的壁纸推荐,有哪些##我要上 #​#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