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究竟有没有轮回转世,甚至是死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等,严格的讲根本就没有任何让大众信服的依据,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理论。

历史到底会不会轮回(凤凰都能涅槃)(1)

因为,真正死了的人是不可能把他们的感受,或将相关信息内容传达给活着的人,即便是传达了,也不见得我们人类就能准确的接收到,更不见得能真正的理解明白。所以,没办法的办法就是用我们人类的主观意识去揣摩和推测,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但在没有得出科学数据与定论之前,任何形式的肯定与否定,都可以冠以“迷信”之称谓。例如: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存在?“科学”的讲,回答:“有”或者“没有”,都属于“迷信”。因为没有科学的数据与实际内容形式加以作证。

不过有一点似乎已经得到了证实,并且是有相关数据可查,那就是“超过80%的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他们都能见到已故的亲人或熟悉的人”,这种说法之所以不是“迷信”,原因是:这些貌似从鬼门关回来的人,或者说他们是站在生死边缘上,窥视到了常人无法感知和看到的内容。有句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在这里虽然不是很恰如其分,但的确能表理达意,从一种特殊的角度去说明一个难以说明白的问题。

历史到底会不会轮回(凤凰都能涅槃)(2)

曾经有很多科学家对死亡进行过多种形式的实验,大体内容形式都是把人模拟性的进入一种接近死亡的状态,然后再从那种状态中召唤回来。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医疗案例中的危重病人,他们死里逃生后的感受。至于他们在那种状态下,遇到的是鬼神还是灵魂的存在形式,还是人类在濒临死亡时的幻觉,我们暂且不做定论,我们分别从生命科学、心理科学及佛学三个层面去挖掘,旨在从中找出它们的结合点来。

先说“生命科学”,“生命”的内涵及概念最初的命名依据就是人的生命组织体质,包括对人的死亡定义都是以“心脏停止跳动”为依据。刚刚停止跳动时为濒临死亡,彻底停止后就是死亡了。生命科学上的说法就是“人一死百了”,尘归尘土归土不再有后续的任何形式的延续了,有道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实际上还不如草木呢,因为之后无论是怎样的春天,如何的年复一年都与亡者无任何关联了。

历史到底会不会轮回(凤凰都能涅槃)(3)

再说“心理科学”,心理科学是在依据生理机能特质的基础上,对人的主观意识进行深度探索,于是又发现了“潜意识”这块超级新大陆。仅就潜意识这块新内容,传统的科学技术手段就难以用物质形式再现出来,即便“潜意识”也是一种能量型的物质,但用“唯物”的理论来解析,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内容了。所以,心理科学做为传统科学的一种升级版,再次为科学打了一块不可或缺的“补丁”。

最后说“佛学”,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佛学”就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思想理论,尽管佛教徒们不予以承认,坚持“唯识论”一说,但是人类的意识能力,及认知水平毕竟是高低、强弱参差不齐的,所以,只能先承认是唯心再说。如果说,唯物与唯心是对立的,那只能说唯物是“眼识”的开始,而唯心则是“意识”的开始。试想一下:一个人从小到大,是不是最先用眼睛去识别身边的世界万物,最后才上升到用意识去分辨事物?这明显是层次等级上的差异,而并非是哲学意义上的同等的对立统一关系。

佛学对生命与死亡的描述与解析是这样的:人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空”五种物质组成的,人在濒临死亡之际,这五种物质呈排列顺序,依次与身体剥离,当然,佛教徒们坚持的“灵魂”及“转世”形式皆在其中,在此不便深度解析。

无论是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还是佛学,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在濒临死亡之际,绝对不是“生理机能、意识行为及意识形态”同时终止或消失,势必有一个解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个体突然出现转机,也就是所谓的“濒死体验者”,这些人把濒死体验的感受记录下来,并且是数以千万计人的不同形式的再现,大体经历基本相同,谁又能说:这不是科学实验?有科学实验的过程;有具体数据内容;有最终的实验结果。这难道就不是“科学”吗?

其实,这与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研究“梦”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濒死体验”更尖端一些。当“意识形态”从身体中游离出去后,能否独立存在?又以什么形式存在或再现,这便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形式了,至于你怎么想没人能干涉,但我怎么说,除了有依据还得有审核与把关通过,索性就与我们大家一同去默默的思考吧。

生与死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正确的理解与面对死亡,对每个人都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其中对“濒死体验”的了解与科学的定性,更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