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中“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意为诗人在上巳节的宴会上醉意朦胧中插花,却对花说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因为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而“春似人将老”是典型的比喻手法的使用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譬”,有解释说:“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也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和借喻三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形容一个庞大的家族的词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形容一个庞大的家族的词语(知识筑垒庞大的)

形容一个庞大的家族的词语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中“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意为诗人在上巳节的宴会上醉意朦胧中插花,却对花说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因为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而“春似人将老”是典型的比喻手法的使用。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譬”,有解释说:“举他物而以明之也”,也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和借喻三类。

明喻的特点为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在打比方的比喻词有“像”“似”“如”“若”等,“可怜春似人将老”在这里就是明喻,以人的老去来比喻春天将要过去。暗喻又叫隐喻,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暗喻的本体和喻体常同时出现,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为“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运用暗喻的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等。

比喻修辞的使用,可使事物形象或者道理生动可感,富有文采之美和感染力。需要注意,比喻与比拟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事物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比拟包含拟人与拟物,如“醉里插花花莫笑”就是将花拟人,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则是拟物。

而比喻和借代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借代中借体表示的事物必须与本体表示的事物相关,如“壮哉昆仑方壶图”,与王宰的山水画都是画作,所以这里用来指代。另外,借喻可改为明喻,如“误落尘网中”,指误落进像尘网一样的官场中;借代则不能,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以长安借代朝廷,而“浮云”和“日”则是借喻手法,喻指奸佞小人和君王。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