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现在也普及了大家日常聊天,可能也会经常提到。


原生家庭的孩子的养育之道(什么是原生家庭)(1)

而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其实就是孩子一出生呆在这个家庭。

这是最简单的说法,孩子刚一出生肯定是跟父母在一起。当然原生家庭也可能会稍微扩大化一点,什么叫核心家庭和新家庭?

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有的时候,我们这个家庭稍微扩大一点,有老人和你一起住。

老人帮着带孩子,也是属于原生家庭的一个扩展的外延的范围。小孩子一出生,从小耳濡目染的泡在这个环境里面,这个环境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跟着老人在一起,甚至的话全权委托给保姆,那么其实保姆,事实上也构成了原生家庭这样一个角色。

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们国家,这两年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包括下文就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

以前,我们教育经常说这种社会化的教育,社会的办学机构?比如说:我们的公立学校或者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像私立学校的孩子非常的关键。这个根儿在那儿,就是在原生家庭里面,原生家庭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举个例子:

因为,某大学教师,由于长期在学校教书,所以会看到很多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培养最终的成果如何?其实接触过很多这种原生家庭的方方面面对孩子造成影响,他曾经有一个个案印象非常深刻。

它是一个女孩子,正在谈恋爱,跟男朋友谈的很顺,感觉不错。但是就很难最后决定进入婚姻状态,男朋友很着急,男朋友倒不是说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太爱这个女朋友了,想早点过上二人世界,组建自己幸福小家庭。

女孩子知道男朋友对自己很不错,但是就下不了决心,那么为什么下不了决心呢?后来咨询的时候,聊到他的原生家庭。发现这个女孩子原生家庭真的很复杂,爸爸和妈妈分别是二婚和三婚,然后两个人,各自带着自己原来的孩子。

这个女生,她前面还有三个姐姐。

其中有两个姐姐,已经离婚了。

三姐,正在谈离婚事宜条件。

这样大家可以看到,父母分别是三婚二婚,然后三个姐姐两个是已经离了。

所以,正处在大学阶段的女生,她如何真正切身的体验到什么叫做爱情的可贵和爱情的永恒?

家庭的重要价值,大家可以看到他们这一家,又结婚又离婚的,就有了一辈子或者几家的心理了,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原生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力。当然,也有种正面的影响力,其实应该来说:我们多数家庭里面的影响力,应该还是正能量比较积极,比较乐观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社会上整体来讲,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的心理健康,现在已经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其实有点像原生家庭影的响力,我们平常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里面非常注重言传身教,注重什么?

我们作为家长的这种上行下效,因为,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从心理学来讲,是用词语来表达概念,还不太充分,逻辑性也没那么强。

所以对于小孩子,更为关键。还能记得住是很多的情绪,情感记忆。

例如:时候你真的在说什么东西,他可能不一定真的懂,或者懵懂状态似懂非懂,你这些做法给他带来的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说:夫妻两个,一看就非常的亲密,平常即使带着孩子出去,有时候也不忘着手牵手。有的时候,可能趁着孩子不注意,只是假装孩子不注意,还可能偷偷的亲一下,三岁以前或者放大一点,在6岁之前他可能并不特别明确父母在干什么,代表什么东西?但是他能看到,能感受到,父母之间是非常亲近的。

其实,都是一个上行下效,言传身教的过程。很多的家庭里面有一个问题,包括之前,之前提到原生家庭的问题,原生家庭的很多家长反馈,说,唉,对老师您说的是,我们是具备这种问题!我们家里面两口子是这样的,您说的太对了,但是家长很快就话锋一转,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先别提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工作太忙了,我们的外面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您能不能简单的告诉我们两招?怎么样先把他给我改过来,先让孩子变好一点。让我们看到了阳光,让我们感到了信心。


原生家庭的孩子的养育之道(什么是原生家庭)(2)

你说这种招有没有?可能也会有,但是个人感觉有点难。

你想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其实孩子的好和坏,乐观,悲观,从心理学来讲,都是对他的家庭,对他的原生家庭,父母,当然也可能扩展一点,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啊等。一个适应性一个反映,也就是说,你父母是什么样,所以孩子有个相对应的回应。

比如:

你没事总是回到家里说脏话连篇,那你想想孩子,可能没事的话顺口也来两句脏话吧?

自己作为大人作为成年人,你主观上知道,小孩子不应该说脏话。但是,可惜小孩子每天泡在脏话的环境里面,他不说才怪。包括有的家长,遇到事儿,就发脾气,无论是对自己的配偶还是对老人,等等。甚至包括对邻居这些外人了,都是动辄就发脾气。有的时候可能还想动拳头或者摔东西,当孩子遇到一些糟糕心情不顺的时候,你希望他怎么做呀?你让他心平气和的去处理吗?

可惜,家长没打好榜样!


原生家庭的孩子的养育之道(什么是原生家庭)(3)

所以,从这里面都可以看到,这种事都是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孩子泡在这个环境里面,你想学的不好,很难!

你想让他悲观也不容易,但是,如果家长没有做好这些方面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单纯的只是指望孩子变好一点,孩子学好一点还是乐观一点,作为家长,是坐享其成,可以说:有点事捡个大便宜。

我们中国的古训,大家可能知道,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这个三字经里面就提到,适时适度,但是,还有提到教养的问题,不光是老师责任,这里面也要考虑父母的责任。

所以这些都是提到,言传身教,原生家庭的一个影响力,这里面我们还要注意点什么呢?

包括,大家可以看到网上最近正在流行的,比如:如何去装一个好妈妈,如何去装一个好孩子,什么如何装一个好爸爸,如何去做一个好老师。

不对,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里面,作为父母,真的是有时候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哪一个小的细节没有做好,一下子就把孩子的人生给毁了。从小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由于原生家庭存在许多问题,你觉得对不住孩子。

原生家庭重不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不是决定性的,是不是的话意味着人生以后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我想不是这样子的,不同的专家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大家可能知道,一位专家叫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他是比较坚定的认为,原生家庭或人生早期影响非常的大,如果来过中国会比较支持中国的说法,叫什么三岁看小7岁看老?

但是,刚才我们提到另外一位学者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原生家庭,人生早期童年是非常重要,但是你想想看看,我们人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呢。

比如:三岁之前或6岁之前,多么悲催,后面的几十年,我们说的人生已经在前面定格了?其实想想我们多数人心里不服气的,而实际上,不光是我们心里面想着不服气,我们是有很多的改观的余地的,关键在于,家长,父母孩子,是不是对自己的负面的问题视而不见,在那装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即便是原生家庭没要做好,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初始的环境,不代表人生就是败笔。

人生有很多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心,意愿,耐力,去把握住这些机会。如果真的把握住了,即使是原生家庭,也可以慢慢的去摆平。

美国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做了一个大型的研究会。

一个孩子,如果小的时候,原生家庭,父母做得非常像样,做得很好,即便以后的家道中落,父母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发脾气,投资,创业失败,个性发生变化。那么孩子因为是孤儿,买的好根正苗红,即使说是长大之后受点其他的冲击,影响不会太大。

反过来,如果是小的时候,你看看你是父母的头一个孩子,父母还没真的长大,还没有学会如何当父母,可能对孩子教养方面有些问题,原生家庭最开始给孩子带来的负面东西多一点。但是,父母如果能够知错就改,后面会有很大的改观余地。而且是因为小的时候有一些不太好,一些不太好的经历,这些遭遇他会对这种变好,过程变乐观。

这个过程更加珍惜,和别的孩子可能感觉更不一样。他曾经有过一些挫折的悲伤体验。反倒是把后来的每一点点的收获更加无比的珍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言传身教,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我们也要辩证的去看,影响力非常非常大。

但是我们是一直走在路上,一直有调整改进,向善的机会和余地。

那么今天这一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