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油子,卫嘴子,保定狗腿子”,这句话把三个省(市)的人都“歧视”了,“小气的上海人”,“野蛮的广东人”,这些隐含着歧视的话语很多,有的也流传很广,可是却没有形成气候——没有大规模出现在全国各省的媒体上,没有出现在某一小区的标语中,更没有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大脑中。
可是,“河南人造假”、“防火防盗防河南”却可以在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媒体和小区标语上,而且范围甚广。
河南人的世界地图
不知什么时候,河南人开始受恶名所累,风传"河南人偷井盖"、"河南人民一亿骗,总部就在XX店"等不好的言论,甚至某地的一些企业,在招工时还专门打上不接纳河南人的声明,在社会发展到2018年,还有某互联网公司在招聘时公然歧视河南人。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为什么河南人这么招黑?往大点说,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合逻辑的地域歧视存在?只配种地的河南,却还被黑的这么惨?
无题
一、河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黑的?
对河南籍的公然歧视
河南:古称中州,是炎黄子孙与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河南也是炎黄子孙的摇篮,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地区。河南自古以来,英才辈出。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庄子、韩非子,政治家商鞅、春申君、李斯,文学家杜甫、韩愈,画家吴道子,民族英雄岳飞、史可法等历史名人不下5000人。
地域歧视老早就有了。早在先秦时期,宋国人就一直被歧视。拔苗助长、《韩非子·无蠹》里头有个家喻户晓的“守株待兔”:《韩非子·说难》转头就搞出个“智子疑邻”这些事儿都是宋国人干的。 而那时候的宋国,就在现在的河南。被黑专业户更甚者是郑国,大家都知道的买椟还珠,就是郑国人干的事;韩非子还写过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叫 “郑人买履”。
春秋时代的河南
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河南人原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是被黑专业户了。我们在经过前面的一番列举后,发现有这么几本书特别爱黑河南人:
《列子》、《韩非子》、《庄子》
《列子》的作者是列御寇,郑国人。
《韩非子》的作者是韩非,韩国(新郑)人。
《庄子》的作者是庄周,宋国人。
换句话说,黑河南人的都是河南籍作者。那么我们稍微思考一下,为什么河南籍作者会倾向于拿河南人来举各种例子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们日常见到的都是河南人,编故事这种事嘛,大家都习惯编自己熟悉的人,因为这样写起来更顺手,细节上也不容易出错。这样一来,被编排的自然就全是河南人了。
原来古代被黑的真相是,河南古代的中原文化,其实是最先进、最发达,最有思想的区域,河南籍的作者日常见到都是河南人,所以顺手就把河南人搞成了讽刺对象,而他们的作品传播太广,时间一长,河南人就变成“黑户”了。
好,说完了古代,我们来看看如今被黑的最为严重的近代,这才是被黑的高峰期。
20世纪末,在北京拾荒的外来人口有8.2万,其中约4.6万来自四川,约1.7万来自河南,约1万来自河北,约1700人来自江苏。为了减少恶性事件和混乱,经过磨合、商议,这些“帮派”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四川帮”负责捡垃圾;“河南帮”负责收废品;“河北帮”负责在四环外分类卖给下游加工商;“江苏帮”负责回收地沟油……
因为河南人负责收废品,所以不管哪里的人偷井盖,当然最后都会到河南人手里,简直是一逮一个准,这就是河南人偷井盖的来由。
无题
20世纪70年代末,在青海省西宁市,一个小商店挂出一条横幅:处理河南坏蛋,每斤一毛钱。有河南人前去抗议后,店方改为:处理河南蛋,每斤一毛钱。再强烈抗议,后改为:处理河南坏鸡蛋,每斤一毛钱……这种刻意的侮辱简直恶毒、刻薄又无聊。嘲弄河南人的“段子”大规模流行,针对河南的地域歧视由此开始明确化,到了90年代中期,河南人形象开始全面崩坏。尤其是2000年“洛阳火灾”、“原阳有毒大米”、“驻马店爱滋病村”等事件发生后,接二连三的报道确实让河南形象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了负面影响。
无题
从把兽药当人药卖的假药事件被广泛报道、甚至上了全国两会后,河南形象就一直就进入“负面”模式,之后的原阳毒米、尉氏黑心棉、艾滋病扎针等一系列事件更是让大家对河南整个省的印象都不好了。
媒体作为信息渠道的一种,对一个省的报道会影响大家对一个省的看法。凤凰网2012年一项针对河南人形象问题的调查显示,差不多一半的网友对河南人有负面印象,而其中有三成来自媒体的“媒体负面报道”。
丁志华对《新京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华商报》四份报纸同时期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13篇有关河南的报道中,正面报道有4篇,负面报道有6篇,正负比例高达1:4。
丁志华对河南人报道的统计
而在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大河报》和《人民日报》四份报纸2012年第二季度对河南的报道调查中,发现《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对河南的负面报道比例是 81.1%和 76.7%,绝大部分对河南的报道都是负面新闻。
近代阶段,我把它归结为媒体的炒作渲染形成的破窗效应。
也正是在那个信息全靠电视、广播媒体渲染的时代,为了吸引眼球,诸多不正规媒体会争相添油加醋,集中报道,破窗效应也就形成了。
2001年,一些河南人掀起了反对“妖魔化河南人”的潮流,通过书籍、声明等,强烈反击社会上歧视河南人的现象。连河南省政府也出面宣称:“河南人不容被妖魔化”。并把2001年定为“优化环境年”,启动一系列“形象工程”。2002年,该问题催生出了一本受到热议的书《河南人惹谁了?》。
在1993年到2008 年30 个省和直辖市的刑事犯罪率中,河南人一直都处于中低水平,比不上高水平区域的人坏。《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7)》也表明, 2015年河南省万人刑事案件率为57.69%,比全国的60.78%低;万人犯罪率为7.59%,也比全国的8.65%低。
当舆论的力量占据了上风,事实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二、为什么只黑河南,不黑别的地方呢?
1.人口基数的概率效应
据第7次人口普查河南有9930万人口,且河南做为一个农业大省,工业不太发达,能给当地民众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河南的劳动力有很多劳务输出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抢占了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从事的又基本是车间工人、服务员、小商贩等日常与人接触较多的职业,而这些外出打工的河南人难免良莠不齐,一旦有一些失礼的地方就会受到过多的苛责。
就是到现在,你也会在全国各地看到到处都是河南人,人口基数大会造成被黑几个问题:第一,纯概率学,单位人群中,你碰到的河南人概率就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得罪你了你一定记得非常深刻;第二,河南是农业大省,对外输出的劳动力几乎都是干着各地最低级的劳动,卖菜、卖水果,收破烂,这些低级劳动最容易让许多人形成心里鄙视,河南人没文化,素质低;河南人多,且比较穷,有比较老实,所以在外做生意比较死板,不让某些人的蝇头小利,这些老太太扭头出去就开始散布河南人的坏话了。
河南外出务工情况
当然,有人会说河南人被黑是素质问题。但说实话,全球范围内人类的素质都没太大差别,即便欧美人素质也并没高到哪去,这次疫情就是典型的“照妖镜”,反而是河南人在疫情中表现出来的素质相对较高。这个说到底,还是人口基数问题,素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儿的人多,哪出的问题就多。
根据以上内容,得出结论:外地务工人口越多的地区,被黑的概率就越高,从不外出务工的地区,基本不会被黑。
2.地处中原,说河南话的不一定是河南人
河南话属中原官话,地理位置所接省份众多。河南周边有很多城市都在讲这种方言,如山东的济宁、菏泽,安徽的亳州、淮北、阜阳,江苏的徐州部分地区,湖北的襄阳、十堰等地方言跟河南话很像,也都是劳动力输出的较为密集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本地方言与河南话相比,可能连河南人自己都分不清楚,对听惯了吴侬软语的长三角以及粤语白话流行的珠三角地区人民,就更加分辨不清了。
河南的接壤地区
河南周边的地区人口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发生任何不利事件的时候,全国人民编故事可能都会往河南人头上扣帽子,尤其是当他听到觉得有类似河南口音的时候。
3.河南传统文化的内敛性格
不善表达也不愿表达,施恩不图报,做好事不留名,认为帮助别人都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包括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长久以往,可想而之。
其实在疫情期间、在720灾害期间,在真正的大灾大难面前,河南人民都是最正向,最勇敢的。因为他们受过最多的苦,真的苦可能是说都说不出来的,因为很难有人感同身受,问题是感受了也没什么用啊。
正义的河南人
这里我要多说一点,可能是因为中原自古以来饱受战乱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河南人对外地人并不热情,这也很好理解,见怪不怪了呗。你会发现越是偏远地区人民越是好客,因为他们的固有圈子少有外部文化,也很想听听外面的故事。其实换句话说,河南人被各地骗多了,被战争打怕了,被饥荒穷够了,最终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弱,性格上也更低调,务实一些,毕竟只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生存下去。最显而易见的,如今的河南人也不擅长宣传自己,像成都、长沙这种网红城市,河南确一门心思靠实力,比如依靠河南卫视的春晚,也是完全凭借远超同级的水平被广大网友自己去宣传的。
其实这性格和一个词围绕着分不开,那就是“安全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其实是对自然之中生存的安全感;对“重男轻女”的求子心切,是对分地分量劳动力的安全感;对买房子如此热衷的上杠杆,也是为了有个根据地的安全感,这里要说,河南人爱买房子类似买地,但是,他们不是炒房子,这个温州人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非常追求的“安全感”的性格,往往和忍辱负重、忍气吞声这些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三、这几年的黑河南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反而关注更多了?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对河南人的歧视,归根结底也是经济歧视。
其实,我觉得这是地域歧视的根本。
历史学者葛兆光说,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由盛转衰、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
首先,衣食足才能知礼节,因为穷,河南人中确实也有一些小偷小摸、行骗之人,这些人直接导致了外人对河南的不好印象。其次,经济歧视的损失最小,也就是那种“殴打小朋友”的副作用最小,不容易被反制和报复。最后,就是因为穷,导致了致富的渠道很少。干的诸多的底层工作,很容易因为吹毛求疵、睚眦必较。其实说到底,还是穷怕了。
当河南的开封还是首都的时候,河南人也挺受尊敬的。两宋交替之际,一大批河南人随着宋朝皇室迁到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因为这些人里有皇族、有富人,既有钱还有权,临安人也不敢看不起,河南话也不觉得土,还跟着学。
宋以后,开封失去了首都地位,河南人形象也开始下滑。尤其在民国之后,河南因地处黄泛区,多灾多难,加上战争波及,大批人民离开河南。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1942年大饥荒来说,当年1000万河南人中有300万被饿死,300万难民逃到陕西、湖北、安徽等地。这些难民逃到别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别人对河南人的认知——穷。
这一认知在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也并没有得到改善,因为河南省虽然有所发展,但依然“穷”。2020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65.16亿斤,全省耕地面积1.22亿亩,占全省总面积约47.5%,将近一半土地都是耕地。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不仅解决了全省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省外输出原粮及制成品约600亿斤。
中国粮食产量
但是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2020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只占总产值的9.7%,而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在30%以上。2021年河南的GDP排到了全国第五,但是人均GDP却是全国倒数第五。
全国经济总量排名
而重要的和民生挂钩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倒数第八,仅位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前。
河南人均可支配收入
尽管近些年河南的发展势头很好,拥有齐全的40个工业大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大型客车、盾构机、大型矿山设备、特高压线设备都是河南的拳头产品,但农业与贫穷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一般认为,底子薄弱、分配差异、资源紧张恶化了原有的贫穷,使得人们上升受阻、生存艰难。但是,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上面没人!众所周知,种地是不可能富起来的。
河南承载了过多的农业指标,工业被迫短板,因为18亿亩的红线,城镇化指标没有,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紧张,中央政策大放水也放不到你这里。
紧张到把河南当做全国粮食供养地,定位为“确保农业基础”。为了守住18亿耕地红线,郑州大学修新校区还上了CCTV,被说建太大浪费耕地。
郑州大学、龙子湖事件
而农业也比不上工业和第三产业挣钱和光鲜,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与“农业”“农民”连着的,既是“穷”,也是看不起。早在2005年,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就说过:河南人的负面形象,说到底还是个穷的问题。
中国的缩影如果说是河南,那河南的缩影就是郑州火车站。很多人对河南人印象不好源于河南郑州老火车站。
郑州做为我国东西两条最大动脉的枢纽,在高铁没有那么发达以前,很多人都有在郑州站中转的经历,鉴于我国的国情,火车站可以说一个城市相对比较把穷和脏乱差体现到极致的地方,小偷、骗子、拉黑车的很多,被偷了东西、被诈骗、被黑车司机宰过的人肯定会迁怒到整体河南人头上。所以这是河南穷门面造成的穷印象。
郑州火车站
最后惯例做个小总结,河南人被黑是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各种成语都是说的是河南人没错,但恰恰是因为中原文化的繁荣,河南籍的作者日常见到都是河南人,所以顺手就把河南人搞成了讽刺对象,并没有地域歧视的恶意。到了近代,由于负面新闻的持续报道形成的“破窗效应”,河南的地域歧视就此在全国大范围的流传。河南被黑的最惨的原因有3个:一个是河南人口基数大,地处中原向全国输送劳动人口多,外地务工人越多,出现的问题越多;再一个是,河南与多地接壤,口音相似度高,容易被坏事扣帽子;第三是河南文化和河南性格,在刻在深处的“追求安全感”时,往往忍辱负重,不愿多发声,对于名誉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最后,对河南人的歧视,归根结底也是经济歧视。说直白点,就是穷,也是随着河南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这种经济歧视的声音在慢慢淡去。其实,河南人被黑的挺让人寒心的,就像一个班里的兢兢业业的生活委员,干着全班的衣食起居,确不被人尊重,也不被人理解,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活,自己一直干确也没有奖励。希望自己的发声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吧,力量虽小但是大家的力量是强大的。有的时候,你所不以为然的事情,其实是有人在帮你默默承担,关注我,获取更多房产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