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沿岸的盐业开发历史超过了2000年,这片从黄骅市到秦皇岛山海关绵延数百里的盐场,被称作长芦盐场。因为盐业发展,衍生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今天,我们就为您聊聊这背后的有趣故事。

渤海盐业开发史超2000年

地处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非常有名。今天长芦盐场的中心在天津,但是“长芦”却是沧州沿海曾经存在过的一个县名。沧州地方志资料记录,因沿海芦苇茂盛,遂有“长芦”之名。明初,在沧州一带设河间府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主管盐税征收,盐场即简称为长芦盐场。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1)

长芦盐场不是某个具体盐场的称呼,而是北到山海关南到黄骅沿海的一系列盐场的统称。古代的长芦盐场最初以沧州一带为中心,采取工艺复杂的“煎盐法”。明朝中晚期,更为简单的“滩晒法”得到推广,制盐中心转移到了天津一带。不过,这片大盐场依然称为长芦盐场,这一名称也沿用至今。

对比起南方盐场来,长芦盐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降水量偏少,日照时间长,而且沿海滩涂平坦非常适合晒盐。生活于渤海沿岸的先民很早就开始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盐。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2)

《周礼·职方》书中就曾记录说幽州沿海一带“其利鱼盐”,这是渤海盐业开发的最早文字记录。而在今天的黄骅市辛立灶村一带,曾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煮盐器具数十个,可见先民萃取渤海盐的历史超过了2000年。

渤海食盐行销华北

古代沿海有专门煮盐、晒盐的灶户,这里出产的盐除了部分用于公用外,还有经盐商之手销售到民间的食盐。朝廷会给专营食盐的商贩颁发“盐引”作为凭证,他们定期到固定盐场进货。这个过程中需由官员从中监督,防止数据造假,商民夹带私货。

最初的交易是在盐商和灶户之间进行,朝廷委派官员监督并征税。嘉庆朝开始,出现了介于盐商和灶户之间的中介,被称为“发盐人”。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3)

天津城近海,又是海河诸支流的汇集地。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让天津城成了食盐的集散中心。出自渤海沿海的盐主要通过海河支流逆流而上,再分销到各地。

总体来说,天津城的盐主要经四条航道运出。向北是经滦河流域到今天的唐山、秦皇岛一带,向西是经永定河到今天的北京、保定、廊坊一带;中部偏南的航道是经滹沱河到今天的衡水、石家庄、邢台一带;西南的航道是过卫运河、滏阳河到邯郸和豫北地区。

食盐在河港、渡口到岸后,再借助畜力运输。当年长芦盐场的产品,主要市场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西部一带,于国计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4)

和其他商品不同,食盐是生活必需品,表面上由官方定价,但是分销到内陆后,运输成本增加,各级商人都要分一杯羹,食盐运到偏远地区时,价格早已翻番。古代的百姓是很难实现“食盐自由”的。

合法盐商身家巨万,他们也不忘参与公益事业,为地方教育、修路铺桥出钱出力。今天太行山中的伯延、英谈、大梁江等地的古建筑群,背后都有盐商的资本支持。这些古村落也是沿着山间的食盐商路分布的。

河北有因盐业发展而来的三个县

除了在沿海有管理机构外,食盐进入到内陆后还会有分销机构和征税机关。因为贸易的存在,让一批商业市镇由此走向了兴盛,来这里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政府也开始设置县一级的机构进行管辖。

孙村盐榷场本是征收盐税的机关,孙村因食盐而繁荣。在公元938年,辽王朝以孙村为中心,划出武清、三河、漷县三县部分辖区,新成立了香河县。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的前身是设于金朝的永济县,而永济县的前身又是因食盐而兴的永济务(税收机关)。公元1209年,为了避讳卫绍王完颜永济(金朝第七个皇帝),才改永济县为丰闰县(后改丰润县)。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5)

今天的苏基镇

在沧州沿海有过一个高城县,在隋文帝时改称为盐山县。依据北宋官修的《太平寰宇记》的记录,盐山因县东南八十里的无棣山而得名。无棣山上有出产食盐的明月沽,故有“盐山”之名,盐山县也因此而来。而之所以改称“盐山”,还是为了凸显盐业经济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这三个县都是因长芦盐场衍生出的产业而来。食盐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渤海沿岸的区划历史产生着深远影响。

除了这些县区外,今天渤海沿海还有不少因食盐贸易而得名的乡村。比如,渤海沿岸有“灶”字的村子,大都是古代煮盐灶户的定居地。而有“坨”字的村名,大都是原来食盐的存储地。而盐业贸易也带动了一些村镇的发展,比如说沧州的苏基镇也因食盐而兴。

长芦盐场在今天迎来了全新发展

晚清时代,因为国势衰微和外来商品的冲击,长芦盐场的贸易量大为下降。偏远地区的百姓依然存在着吃盐难、买盐难的问题。1930年时,曾有学者对保定清苑一带的12个村子做过饮食支出调查,结果发现,平均每户的食盐开支占全年食品总开销的6%,比例远高于肉食和蔬菜开销,这可见食盐的价格偏高。

河北最有年味的小县(河北省的这三个县区)(6)

而遇到天灾人祸,平民百姓欲果腹而不可得,食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抗战年代,因为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八路军吃盐也是大问题。在1943年农历腊月,太行军区曾有一个连队自赞皇县出发到高邑县以核桃油换购食盐,途中部队遇日伪军,双方交火。战斗中,数十名八路军战士牺牲,高邑百姓于战后就收葬了28具烈士遗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芦盐场得到了长足发展,除了食用盐外,盐场还开发出了工业盐和高品质的医用盐,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现在的长芦盐场绵延370多公里,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1/4左右。

今天,随着制盐技术的提升和物流产业的发展,食盐的品质大为提升。现在的食盐质优价廉,往昔百姓可望不可及的食盐早就成了寻常物品。

※本文相关参考及引用文献:《辽朝海盐产业研究》《长芦盐运视野下的聚落与建筑研究》《太平寰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