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我们先缅怀81年前在南京沦陷中浴血奋战的先烈和无辜丧生的三十万同胞。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

南京大屠杀及保卫战中,中国方面军人约五万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30万人丧生。

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国军高级将领:

萧山令:南京卫戍司令,1937年12月13日牺牲于南京下关。追赠陆军中将,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最高军官。

罗策群:第159师代师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追授陆军中将。

高致嵩:第88师264旅旅长,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中华门。追赠陆军中将。

朱赤:第88师262旅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易安华:第87师259旅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南京莫愁湖。

李兰池:第57军副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司徒非:第160师参谋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姚中英:第157师参谋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刘国用,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58师147旅副旅长,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黄纪福,国民革命军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追赠陆军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陈节,第66军159师参谋处长,追赠陆军少将,1937年12月12日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谢承瑞,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12月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宪兵少将。

(以上将领尸骸无一从南京城中运出)

南京保卫战殉难的中高级军官人数为47人。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 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 南京 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 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2)

起因

淞沪会战失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侵略。同年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严峻形势,战局急转直下。

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对阻击日军海军逆江而上进犯内地有重要意义,但南部无锡的快速陷落使锡澄国防线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3)

南京保卫战

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于11月26日任命唐(阶级上将)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

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一说约15万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937年11月2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 22日,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29日,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资金和警察。唐生智还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1937年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作。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4)

日军进攻南京

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从而迫使中国国民党政府日军羽田部队在黄浦江口残杀中国军俘虏屈服。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军,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22日,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11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全面越过"制令线",分别沿着太湖的南、北两侧开始向常州、湖州进攻。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

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面临着粮食供给中断的严重问题,日本军司令部于是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还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5)

南京沦陷

1937年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日军攻入南京城 。11日晚,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电告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乘机撤退,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国军队手中。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12日晚,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军一部约5000人以及第36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88师一部和第156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放弃武器,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

轰炸

日军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开始对南京周边地区的狂轰滥炸。 1937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其中第103条规定:"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这天正是著名的"9·19空战"日,敌机被我空军第四大队击落4架,击伤1架。中国空军后来的传奇人物 刘粹刚自此一战成名。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6)

大规模集体屠杀

进城兵力约50000人,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12月15日(日军占领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人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多人当场遇难。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夜,解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又在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余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枪杀200人。

12月16日(日军占领第4天):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5000多人中仅白增荣、梁廷芳二人于中弹负伤后泅至对岸,得免于死。日军在四条巷屠杀400余人,在阴阳营屠杀100多人。

12月17日(日军占领第5天):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难的400余中国难民被集体射杀。

12月18日(日军占领的第6天)夜,下关草 鞋峡。 鞋峡。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此次屠杀仅有伍长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难民区内日军射杀4000余人。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7)

杀人竞赛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这些暴行都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日本投降后,这两个战犯终以在作战期间,共同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中人员"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强奸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8)

遇难人数

算法一:1946年1月19日设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或投入长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的人们计算在内。而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其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所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算法二: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根据该判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4万;

算法三: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埋尸18.5万,日军埋尸、毁尸15万,伪政府和个人埋尸4万。将这三方面的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7万。

遗属登记

2014年9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阶段性成果。已征集登记1513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272个家庭,年龄最大90岁,最小只有3岁。纪念馆呼吁希望更多遗属前去登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在世的幸存者仅剩100多人。已有272个家庭共计1513名死难者遗属登记,采集了175名遗属的签名和手印。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9)

史料证据

据统计,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掩埋尸体总计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慈善机构崇善堂收埋112,267具,慈善机构同善堂共埋尸7,000余具,鸡鹅巷清真寺王寿仁以"南京回教公会掩埋队"名义掩埋回族尸体400余具。仅此5个慈善团体收埋尸体就达18.5万余具。另有中国平民芮芳缘、张鸿儒组织难民30余人掩埋尸体7,000余具;湖南木商盛世征雇工,收埋上新河地区死难者遗体28,730具。

此外,日军支持的傀儡政权对尸体也进行了掩埋。下关、三汊河一带收埋尸体3240具;第一区公所在城东南一带收埋尸体1,233具;南京市政公署命伪卫生局于1939年1月收集中山门外灵谷寺一带遗骨3,000具,葬于灵谷寺之东,立"无主孤魂碑"记录埋尸经过。

南京沦陷前,日军曾在上海、苏州、嘉兴、杭州、绍兴、无锡、常州等地屠杀平民。有日本部分历史学家曾经怀疑中方声称的三十万被杀平民,实际上包括了这批南京以外被杀的华东人口。而中国历史学家认为若华东地区被杀人口也计算在内的话,总数可能高达一百万人。

根据孙宅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兴祖(南京大学教授)的研究认为死亡30万人以上。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美国大使馆电中承认日军在南京等地用血腥手段使"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0)

其他佐证

193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1938年初撰写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第一次向世人完整公布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痛斥日军制造了"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

1937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救助中国难民时,详细记录了日军的杀人暴行:"12月14日,日军士兵的抢劫、强奸和屠杀等恐怖活动铺天盖地地压了过来"

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军官的记录为直接物证:攻占南京的日军第6师团司令部曾接到命令:"不论妇女儿童,凡中国人一概都杀,房屋全部放火焚烧"。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中也记道:"大体上不保留俘虏,全部处理之"。

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自从前几天回到上海,我调查了日军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报道,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及其继续暴行的手段,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吴天威,译自华盛顿国家档案馆公开的《日、士兵的日记、证言也被列为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侵入南京的日军第6师团辎重第6联队小队长高城守一日记中说,1937年12月14日,他看到南京下关江边:"尸体像漂流的木头被浪冲了过来,在岸边重叠地堆积着的尸体一望无际。这些尸体可能有几千、几万,数目大得很"。

日军第16师团老兵东史郎的日记(《东史郎日记》)为重要实证,例如他在1937年12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哭喊着的支那(中国)人被装进邮袋中,西本(日本兵)点着了火,汽油一下子燃烧起来。就在这时袋子里发出了一种无法言状的可怕的喊叫声。袋中人用浑身的力气使袋子跳了起来,自己滚动。手榴弹在水中爆炸了,水面一下子鼓了起来,然后平静下去"。

其他重要的日本兵日记还有:《高岛市良日记》、《小原孝太郎日记》、会攻南京的日侵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等。《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的著作《中国之旅》,记录"百人斩"等屠杀事件。笠原十九司教授,日本国内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权威学者之一,曾多次提供南京大屠杀证据(《侵略亚洲的日本军队》)。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1)

史实报道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的向井敏明、野田岩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记者蒂·德丁发自南京的首篇报道。

1937年12月28日,上海英文报纸报导侵华日军在南京集体大屠杀中说:"城内无辜居民的尸体铺满了街道。靠江边的城门口,尸体堆成山,高及一米。汽车和载重汽车来来往往在尸体上面走过"。

《画刊周报》(1943年10月1日出版)记载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原件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985年4月、1988年6月,德丁先生曾两次访问南京,并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由国家档案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这些日本战犯中,佐佐木到一是日军第16师团第30旅团旅团长,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1937年12月,佐佐木到一率部进行了南京大屠杀,直至1938年1月,其所在部队是南京大屠杀中罪恶最大、最凶残的部队之一。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佐佐木到一被苏军逮捕,后移交给中国政府。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2)

受害者认证

李秀英,怀着7个月身孕,与3个日本兵搏斗身中37刀,

在鼓楼医院收治并留下了影像资料。她并赴日本进行对日索赔诉讼,在审讯期间逝世。

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姜根福,(1929年12月20日-),弟弟被日本兵摔死,母亲因为反抗强奸而被开枪打死,父亲被抓走,二姐因反抗强奸被刀劈死。

崔金贵,亲眼见慈善团体崇善堂的收尸埋尸过程,并确定崇善堂在埋尸时有计数。

尚德义,1937年12月6日上午11时被日军抓获,同时与1000名以上的中国男子一起被机枪扫射,绝大多数当场死亡。他由于被尸体压住晕倒而幸免于难。

伍正禧,在南京新华巷62号避难时,其二哥伍正保、大表哥云馆、三表哥三云、表叔老王被抓走并枪杀。祖父被刀捅死,30岁的表娘被强奸。

邵翰珍,父亲邵锦晴、祖父邵才潮和舅舅任发和被日军枪杀。

皇甫泽生,保卫南京的一个士兵。被日军俘获后与几百人一起,在板桥镇一个山沟里集体被日军用机枪射杀。日军在射杀后再用刺刀捅死幸存者。他和另一个重伤难友为仅存者。

孟宪梅,在淌水沟接水时,亲眼看到日军用多辆卡车把老百姓押到汉中门新桥桥口下面用机枪射死。

陈光秀,在南京汤山镇许巷村,父亲被枪杀,包括弟弟在内的村里100多个年轻人被刺刀刺死。艾家四兄弟被扔到天空摔死。多名女性被强奸。母亲因为父亲和弟弟被杀导致忧郁而死。

刘文静,大方巷广场集体屠杀(一百多人)见证人。

天津工商银行退休职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钟铭当年在南京一家商铺当学徒,说道:"日本鬼子进城后见人就杀,城里到处都是尸体,载着日本兵的汽车就从尸体上开过去。那个惨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3)

屠城铁证

铁证1:日军军旗, 军旗上写着"南京扫荡战"

哈尔滨市民张广胜捐赠旗上,用毛笔楷书写的"南京入城"四个大字,旁边注"南京城内扫荡战参加"字样,标注确切的时间为"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1937年12月14日。

旗子上密密麻麻但清晰可辨的文字,记载了日军侵略中国并在南京进行血腥屠杀的直接证物。"

铁证2:慰安所照片

日本友人捐赠 有力回击日右翼谬论,

日本友好僧人一户彰晃捐赠的文物以及两张慰安所的照片: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张拍摄于南京。拍摄于南京的这张标注为"兵站御指定将校慰安所"。照片正中是一家叫"清富士楼"慰安所的大门,从大门望去里面似乎是一座庭院,青砖瓦顶石灰墙,典型的传统民国民居建筑。这张照片是由侵华日军南京兵站的一名卫生伍长坂本多喜二拍摄的,拍摄时间是在1938年1月。

铁证3:老兵家书

详细描写日军屠城暴行 搜集者屡受右翼恐吓,

曾向纪念馆多次捐赠文物史料的日本友人大东仁带来6件文物史料:1937年12月12日版《东京朝日新闻》关于南京沦陷的报道;反映南京沦陷时日本靖国神社和日军在南京情况的《祝贺攻陷南京的靖国神社明信片》、《攻陷南京的明信片》;记载1940年居住在南京的日本石川县出生者名录《南京石川县人会名簿》;介绍日军侵略南京的电影《南京》宣传单等。朱成山说,这部电影《南京》反映了1937年日军入城及日军攻占南京后城内的情况,由日本于1937年拍摄、1938年编辑,是日本对国民进行虚假、欺骗宣传的电影,此次捐赠的《南京》电影宣传单,在纪念馆史料收藏上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为了帮助纪念馆搜集文物史料,大东仁先生饱受日本右翼势力恐吓,但依旧不屈不挠,至今已为纪念馆收集到1200多件文物史料。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4)

真正元凶

朝香宫鸠彦王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是南京大屠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随之而来的是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害的灾难,武藤章 是制造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之一。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5)

文化掠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申报世遗

2014年2月,南京市下发通知明确"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 世界记忆遗产 ,申遗工作由市 申遗 工作办公室总负责,由市档案局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牵头。同时,南京市档案馆首次向媒体公开了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

2014年6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已经收到了中国将日本强征 慰安妇 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计划)的申请。

2015年10月4号到6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审议南京大屠杀申遗。此次申遗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资料还包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京字第一号证据"的16幅日军暴行的照片;"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女士记载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珍藏的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实景的原始胶片及摄影机。此次申遗是对日本企图对"神风特攻队"申遗的有力回击,无论是否成功,都表明了中国在维护历史真相上的坚定立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但另一份慰安妇档案遗憾落选。

至此,在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346份文献和文献集合中,来自中国的已达到10份。

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一年级铭记卡片(12月13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