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我己步入知天命之年回首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步入教坛,满怀激情,努力工作,很快地成长为教学骨干,长期执教毕业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千帆历尽归来仍少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千帆历尽归来仍少年(不忘来时路踏遍万水千山)

千帆历尽归来仍少年

岁月匆匆,我己步入知天命之年。回首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步入教坛,满怀激情,努力工作,很快地成长为教学骨干,长期执教毕业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人生也有迷惘的时刻,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也开始徘徊在路上。这也许就是人走着走着,走久了,就忘了来时的路,丢了初心。有人说,人生其实很简单,选准自己的方向,一路走下去就是了。在我看来,人生远不是如此简单,有时候,选准方向很简单,有难度的是能够一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能够不忘初心,能够不失自我,困难永远不是存在于上路前,困难在于路途中。

我的改变源于一次云南旅行。2017年暑假,我背上行囊,踏上中国西南的边陲,那里的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了记住旅途的美好,我决定用笔记录下来,留个念想,想不到从此笔耕不缀,我爱上了写作。有人发现了我的拙笔,把我推荐进入作家协会。

这几年,我已在网上发表了近十万字的文章。很多作品被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百度网、今日头条网等各大网站相继转载。其中《印象白石》被西藏新闻网选用;一篇关于土楼的文章《土楼的形成》被漳州档案馆收录;《雨中游祥麟塔》被微微奇精典语录网作为精选散文录入;《仙居仙石村》被云霄文旅局做为宣传材料。一些作品被《中国乡村》《火花》《云霄乡讯》《漳江文学》等杂志报纸刊发。

在我的文章里,我关注弱势群体,关心环境保护,弘扬正能量,为家乡代言,宣传家乡,默默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旅行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写作改变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灵魂。我开始能静下心来读书,来思考人生。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常在想:人活着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太累;人更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它使我快乐。

有人说,教书是良心职业。我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件积德行善的事,为善最乐。感谢中心校领导的信任,让我重新执教毕业班。感谢双岭学校这一届的毕业生,他们的配合与拼搏让我再次充满激情。接手毕业班工作后,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是我头脑里考虑最多的事情。结合我的强项,我先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入手。每写一篇作文,我都要过三遍,第一遍面批面改学生的草稿,当面指出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补充;第二遍详批详改,学生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字、词、句我都不放过,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刚开始时,每改一篇作文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第三遍让学生重新写正。我不断地变换着写作指导方式:比如在前几天,冷空气骤降,我问他们:“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冷。我即兴布置作文以《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通篇不能出现一个冷字,学生有了切身体验,个个写得热火朝天。再比如我批评个别同学的字写得潦草,表扬某某同学写得非常漂亮,并告诉他们:我只要看到字就知道是谁写的。有的学生不相信,我就说不信可以当场验证一下。我让他们统一纸张,默写一首古诗交上来,我逐一辨认并准确无误地交还学生手中,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我顺势而为地要他们写一篇记下这次活动的作文,第二天他们交上来的作文效果出奇的好。他们在作文中写到他特别地佩服老师,认为上我的课特别有意思。我常把我的文章作为范文与学生一起赏析,我相信榜样的力量,坚信他们能和我一样写出真情朴素的文章。我也常把学生好的作文展示出来,因此,有人羡慕,有人质疑:一个小学生怎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我会自信地告诉他们,青出于蓝而会胜于蓝的!

如果学生是花,我就是养花的人。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让我真的听到花开的声音,学生的进步让我有成就感,让我快乐。我们班有位叫王心君的同学,她在作文里写道“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我的进步很大,以前的作文写得一大糊涂,看看现在我写的作文,都不敢相信是我自己写的,以前一至五年级从来没有一次能考上八十分,现在能考上八十几分,真的太兴奋了。”也有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感谢我的付出,得到家长的信任,这也使我很快乐。

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的信任使我快乐地工作。度己度人,度人也度己,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也不烦学生,学生有加我的微信,他们常在微信里请教我问题,我都耐心地回复他们,我鼓励学生也鼓励我自己:咱们一起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创造奇迹!我告诉我的学生:相信多年以后,他们依然还会记得一位戴着眼镜,挺着小肚子,拿着保温杯的教他们的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老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在2021新年的钟声里许下了两个愿望:一是将来出一本书,一本我著作的散文集,它是我的精神财富,传给我的子孙后代;二是能成长为一名作家型的语文教师,把我的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传给我的学生。现在,工作、看书、旅行、写作成了我的常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旅行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帮助我更灵活地驾驭课堂,而且渐入佳境。我惟愿不会忘记来时的路,惟愿踏遍万水千山,归来仍是少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简介:陈财顺,笔名常春藤,教师,福建云霄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