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宅家隔离是抗击病毒的最有效方式。
长时间宅家,身心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居家办公的小伙伴们,腰酸背痛的“老毛病们”又来了。
"
明明在家工作时间没有平常久,却浑身不对劲、腰酸背痛,连带工作效率也跟着变差。
"
在家工作虽然省去通勤的时间,但不少人直接在客厅的沙发、茶几,或是餐桌上开始办公。
少了身旁同事的眼光,工作时的姿势跟着大变形。有些人喜欢翘脚、或是两只脚盘腿在椅子上,甚至干脆躺在床上、沙发上工作。久而久之,这些不正确的姿势就让你变成了「疼痛」的好朋友。
虽说疼痛和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病毒感染等,但不良姿势带来的潜在身体风险绝对是明确的。
25岁的年纪,75岁的腰
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腰不好了!门诊上常会有年轻人们问到:医生,网上说的那些按摩、SPA、买膏药可以治疗我的腰痛吗?看他们宣传的挺厉害的......
但这些真的有用吗?这就需要我们从腰痛的原因说起。除外伤性腰痛以外,常见的腰痛一般是退行性病变、炎症、感染、肿瘤以及长期不良姿势而导致的。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按摩只会是放松表面肌肉,当下舒服了,可没几天该疼的还是跑不了。
所以想要很好地治疗腰痛,一定要找到专业的医生来帮助你找到病因!
出现怎样的腰痛
需要引起重视?
01
急性外伤导致的腰痛
比如说从高处摔伤导致腰背部疼痛,不能活动。其实这里所说的外伤有时候患者本人都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比如说病房里常见的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甚至是打个喷嚏、端盆洗脚水都会导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所以说,急性的腰背痛,首先应该找专业的医生,明确疼痛的原因。
02
腰背部疼痛伴下肢的放射痛
简单点说,就是在腰痛的同时,疼痛会向一侧或双侧大腿或者小腿放射,就是患者们常说的“坐骨神经痛”。
疼痛放射到不同的位置说明相应节段的椎间盘突出,神经受压,最常见的为:
- 腰4/5椎间盘的突出,表现为疼痛放射至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内侧;
-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则通常疼痛放射至大腿、小腿的后方及足底。
如果腰痛的同时伴有下肢的放射痛、麻木、无力,提醒我们需要及时就诊。
特别注意:如果腰痛突然加重并且有会阴区域,也就是裆部的麻木,尿潴留或者大小便失禁,说明马尾神经受压,一定要立刻、马上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03
其他
腰背部疼痛且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睡的患者,或者说家族中直系亲属、父母有过肿瘤、结核等病史的,出现长期慢性的腰痛的患者。
有以上症状者,一定需要警惕,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缓解腰痛?
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为寒冷、潮湿、慢性劳损或腰扭伤治疗不彻底等导致,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到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过度负重,注意保暖等措施,避免腰痛发生。
如果已经存在有慢性的腰痛,我们可以通过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的方式使腰痛得到有效缓解。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锻炼动作:
01
飞燕式或飞燕点水/小燕飞
1、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
2、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
3、持续10~1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02
五点支撑法
1、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
2、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
03
三点支撑法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将双上肢抬离床面
04
四点支撑法
双手及双足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形,此法适用于青壮年
05
直腿抬高
仰卧,双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不引起疼痛为宜
注意事项
1. 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来说,“小燕飞”可能比较费力,可以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
2. 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3. 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腰肌而扭了腰。
4. 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5. 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锻炼或在医生指导下行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腰痛的治疗方式
有哪些?如何选择?
主要分为2种,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通常情况下,优先选择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
除了上面介绍的腰背部肌肉锻炼的方法,常用的保守治疗方式有冷敷、热敷、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外用膏药、理疗等;
✦ 手术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所造成的腰痛,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感染、肿瘤,主要手术目的在于切除病灶,避免复发。
对于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退行性病变,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可采用的手术方式很多,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及手术医生的技术。
来源:健康山西微服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