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梦,还是要有的,路,都是人走的。
这两天,有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任命的消息成了大家讨论话题。
三本大学毕业的,从审计民工到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仅用5年!
难道是一直号称“从业人员学历最高”的金融行业,跌下神坛了?
和你们一样,对这位上市总监的履历极其好奇,究竟是什么经历让其如此快速地成长、晋升?
从网上收集整理,秦婉淇女士的个人简历:
秦婉淇个人简历
1990年5月出生,女,汉族,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具有国家A类法律职业资格,毕业于韶关学院会计学、生物工程专业。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任博尔信息咨询公司审计助理;
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级审计员;
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员;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项目经理;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任深圳金证智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高级财务分析师;
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12日,任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
2020年1月13日至今,任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控官。
从简历不难看出,虽然毕业院校不是名牌大学,但也能看到她无论是毕业前还是毕业后,每一步走得都很扎实,每个阶段也非常努力。
在校期间修读双学位,考取中国最难的资质证书,注会、司法双证在手,而且也在各个时间节点抓住了宝贵的机会。
虽然,秦婉淇的经历是个例,但也确实也能给那些学历不是很好的同学,一些鼓励。
之前也有提到过,很多同学是属于那种心态(特别的愿意自我否定和不自信
)。
就像爬山一样,从山下望山顶,还没开始爬,就说太高了,爬不上去的,这辈子是不可能的了!
02
学历只是短板,不是污点。
学历确实是引发青年焦虑感的东西,因为它关乎着你的就业、社交圈子、生活环境乃至见识等等很多方面吧。
而当和别人对比(或外在因素影响)的时候,差距更加凸显,这种焦虑感就变得更为强烈。
就拿金融行业的核心岗位来说吧,确实很多机构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至少是硕士,有的更是标注重点院校。
不可否认,如果仅仅砸学历,普通一本砸不过清北复交浙,二本、三本又砸不过211/985。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同学因为学历的缘故,变得非常不自信,甚至以自己的学历为耻,那哪种程度呢?
大家在生活中都会被问到:”你是从什么学校毕业的?“,小编也是被问过来的。
现在因为有机会和同学交流,也不免常常问同学这个问题(确实也挺让人讨厌的
)
能感受到很多同学被问到就会表现得非常尴尬。
那种感觉就像:”被当众揭短,用喇叭告诉别人自己多差劲。“
我倒是挺能理解这些因为学历自卑的同学,这个社会上的确有一部分企业很看重学历的,甚至本硕不是211/985就免谈。
直接从外在条件做筛选,看上去感觉不近人情,也没有考虑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考量。
核心岗位确实就那么多,竞争力比你强的人也大有人在,而认清事实也没有错,但如果你真的想去,就去读研,就去提升。
曲线救国的也大有人在,更看重员工”做事“能力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大可以找一个愿意给你机会的平台,不断提升自己,就像三本也可以逆袭慢慢发展成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
要想别人看得起你,先看起自己,如果因为高考的成绩就影响了你一生,那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比学历差更摧残人的是不自信,别人问你的出身、问你的学历,宠辱不惊的回复便是,你要是说一句还问一句“我学历那么低,你不会看不起我吧?”
那可就真的让人看不起了。如果你都没看得起自己,别人凭什么看得起你呢?
这里的自我接纳,也不是盲目的自我肯定。
而自我接纳是要接受自己过去的不足,接受自己“自己做不到”的现状,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也不能意味着说”我能行“,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一步一步去追求可实现的小目标。
这样做,才是更有效的让自己变得自信。
03
学历低,不是你不努力的借口!
其实,学历低于不低在你决定踏上社会的那一刻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与其自怨自艾,倒不如正视自己的差距,想办法追赶,继续晋升。
但,很多同学却还真的都觉得自己很努力了,甚至自己都有些感动。
大家的简历都像那么回事,都有几份实习,都有考过些证书,能写满满一页。
那么,我想问你:
你到底是怎么对待每一份实习的?
你每天具体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你能完整的讲出你实习过的地方的业务流程吗?
然后就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做了几份实习,然后努力发挥各种想象力往里面注水。
面了几次试之后,觉得自己掌握了套路,开始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面试官不要我,都怪现在的行情,都怪竞争太激烈。
在面试方面,曾跟某位业内朋友聊天,她也说尝试去跟同学说你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面试得更好。
但同学们就只关注:到底有什么技巧,只要这么说了,面试官就会让我通过?
有的时候,走捷径反而可能是最慢最难的路。
有一次新东方的俞敏洪受邀演讲。俞敏洪说:“我最烦现在的年轻人在一点儿基础都还没有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他甚至还不如马云长得好看。”
台下一阵大笑,然后他又说:“即便是我,也很难看清未来甚至五年后的走向,而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和我愿意每天都取得一点进步是有关系的。”
对,进步就要一点一点来,急不得。
单从求职来说,业务知识,到简历、笔试、面试,每一个环节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就像是面试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环节。
有人面试投行、PE就把公司过往项目研究一遍,有人面研究所能把过去团队写的研报都看一遍,然后巧妙地把面试引到自己准备的环节,用精心准备的话说去打动了HR。
又如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口吃的国王通过魔鬼训练,讲稿上画满升调降调音符,接受专业老师日夜指导,自己含着水锻炼发音。最终他的演讲才被后人传颂和赞扬。
其实,很多人精彩绝艳的表现,背后都是大量刻意准备的结果,很多人又喜欢把这种的成功归于“天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