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46岁这年,侍妾王朝云为他生下一子,这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在洗三(民间习俗,新生儿出生第三天,举行沐浴仪式,俗称洗三)的这天,苏轼写下了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平平无奇,既不豪放,也不婉约,淹没在苏轼那些广为传颂的诗词里。但是,这首诗却真实而精炼地概括了苏轼的一生——被聪明所误,并由此寄望新生幼子别那么聪明,“惟愿孩子愚且鲁”,傻人有傻福,在无灾无难中顺利升迁为公卿。

此时的苏轼,正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回想二十岁时就已名动天下却屡受打击的一生,他总结出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聪明,因此而被聪明所误,一生坎坷。

聪明人易被聪明所误,这是一条通行于全人类的真理,曹雪芹把这个真理写进了《红楼梦》,配备了一个专用词:“聪明累”,作为王熙凤判曲的标题。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聪明累”,被聪明所累,王熙凤是因为太聪明而累死的。其实,除了王熙凤被聪明所累,还有林黛玉和夏金桂,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并因聪明而酿成人生悲剧。

王熙凤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王熙凤的聪明是公认的,冷子兴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周瑞家的说她“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为了体现她的聪明,作者曹先生让她临危受命,“协管宁国府”,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秦可卿的丧礼,并迅速抓住了宁国府在管理上的五大弊端,逐一破解。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1)

正是因为这份聪明劲,荣国府在她手里过了好几年岁月静好的日子,让贾母能够颐养天年,宝玉黛玉等安心地风花雪月。

然而,聪明所带来的成绩,让王熙凤得意忘形,于是,这份聪明就走向了反面,用来算计作恶了。

王熙凤贪财、慕权,但相比之下,她最爱的还是她的聪明所带给她的成就感以及被认可。

在“铁槛寺弄权”事件中,王熙凤本不想插手,“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但经不住净虚的一番激将,“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聪明能干的人最怕被人说能力不行,净虚的激将,马上激发了王熙凤的斗志,“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好大的口气,但王熙凤却不是夸海口,只要是她想干的事,确实都被她干成了。先是铁槛寺弄权成功,接下来设相思局谋害贾瑞致死,尤其是在计赚尤二姐时,布了一个很大的局,把尤二姐、贾琏、贾珍贾蓉父子、尤氏,包括张华等人,都赚进局里,她自己则成了唯一的赢家,既让尤三姐丧命,还在这个过程中赚了一笔银子。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2)

然而,作者曹雪芹只用“聪明累”三个字,就说明了她其实也是输家。她在运用聪明算计他人的同时,让自己受累,心力交瘁,从一个健康人,一步步累出了需要长期卧床的血山崩,并因此而丧命。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就是作者对王熙凤聪明一生的总结,把聪明用于算计,就会反算到自己身上。

林黛玉的聪明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林黛玉的聪明,书中是直接描写的,“心较比干多一窍”。比干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相传这颗心可通灵,是世人难及的聪明。黛玉的心比比干的七窍玲珑心还多一窍,说明黛玉比通灵识幻的比干还要聪明。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3)

黛玉的聪明体现在哪里?她过目成诵,十六出的《西厢记》,看一遍就能背诵;她有着极强的自学能力,六岁离开林家,没有再接受文学方面的教育,她却通过自学,成了拥有“咏絮才”的诗人,还能快速教会香菱写诗;她还有着超强的洞察力,王熙凤把尤二姐赚进大观园,大家都以为王熙凤突然变得贤惠了,唯有黛玉和宝钗知道王熙凤有阴谋,因此为尤二姐担心;她的领悟力也是常人所不及的,宝钗说读杂书容易移性情,她马上自省,并知错就改。

但是,黛玉的这份聪明,用错了地方。她因聪明而“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把满腹才华用于讽刺这个,嘲笑那个,因此没有朋友,不被下人待见,心思无处可诉,唯有长夜哭泣。同时,她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在“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的宝玉身上,却屡屡被其所伤。

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是绛珠草转世,草要保持生命活力,需要水的浇灌。然而,黛玉没有长在林中,而是挂在林中,脱离土壤,没有水源,将聪明耗尽,枯萎致死。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4)

其实,聪明就是黛玉的源头活水,只要她运用得当,像后期那样关注贾府的开支、写《五美吟》、重建桃花社,便能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但她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便如王熙凤一样,被聪明所累

夏金桂的聪明累:“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夏金桂的出场晚,第七十九回才出场,因此在八十回文字中的镜头很少。但是,作者用一句话,便说明了她也是聪明绝顶的人:“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意思是其聪明可与王熙凤比肩。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5)

薛蟠是独子,且是个心智呆滞的人,薛家又有庞大的产业需要打理,夏金桂嫁到薛家,可谓聪明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把当家理事的责任从薛宝钗手中接过来,重振薛家雄风。

可是,她和黛玉一样,把聪明用错了地方,原文说她“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这句话的意思,和黛玉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意思相近,都是过于看重自己、轻视他人。所不同的是,夏金桂“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有着“盗跖的性气”,是个心肠歹毒的蛇蝎美女。

从进薛家门开始,夏金桂不想着如何当好主母,如何协助薛蟠打理产业,只想着要“自竖旗帜”、强立威权。于是从香菱开始下手,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像王熙凤一样布局,把香菱逼得“香魂返故乡”。同时拿出泼妇的架势,上欺婆婆,中压丈夫,下辱奴仆,把原本平静的薛家闹得鸡犬不宁。

俗话说,男吵官司女吵穷,男人吵吵闹闹,容易在外面惹官司,女人吵吵闹闹,再大的家业,也会穷下去。

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描写及赏析,红楼梦苏轼的这首诗(6)

因此,聪明绝顶的夏金桂嫁进薛家,不但没能用聪明为薛家带来助力,反而让薛家更加衰败。虽然八十回后的文字我们看不到,但根据因果规律以及作者曹雪芹的写作风格,她必定逃不脱和王熙凤一样的结局:被聪明所累。

郑板桥先生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聪明难,是因为聪明来自天赋,非后天人力所能为。糊涂尤难,是因为世人皆以糊涂为耻,不希望被贴上糊涂的标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因为聪明人容易以聪明为傲, 不屑与糊涂为伍。

曹雪芹先生塑造王熙凤、林黛玉、夏金桂三个不同类型的聪明人,目的就是要警示世人:聪明易被聪明误,聪明人要懂得藏愚守拙,把聪明用于正道,该糊涂时要糊涂,才不会被聪明所累

苏轼说自己被聪明误一生,王熙凤林黛玉夏金桂三个聪明人,何尝不是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世人愚且鲁,愚笨一点,糊涂一点,灾难也就少一点,人生也就顺一点,生活也就幸福一点。

相关阅读:

《红楼梦》| 王熙凤的人生悲剧,是从她不守规矩开始的

探春的海棠社办得风生水起,黛玉重建桃花社是否多此一举?

《红楼梦》 | 贾琏戏熙凤:他们也曾恩爱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