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号晚上8点21分,Z236次列车缓缓驶入天津站,经过近13小时的颠簸,徐金陆终于从武汉回到了天津。走出站台,迎面吹来的暖风还有向他挥手的同事,让他觉得有点不真实。从1月13号至此,他在武汉停留了3个多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成为一名志愿者,负责街道发热病人转运工作。从2月4号到4月1号早8点,他和4位社区居民坚守了57天。(详情)

志愿工作后半段,武汉疫情形势逐渐明朗,但徐金陆的工作并没有变得轻松,每天要开车到隔离点将解除医学观察的居民接回来,有时要送复阳患者回到医院。甚至在武汉“解封”后,还送过一位无症状感染者,这让徐金陆感叹,病毒太狡猾,防疫一刻不能马虎。

武汉“解封”后,摆在徐金陆面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回到天津,在克服各种困难、经历多次政策调整后,他才仓促的地踏上返津行程。

“从武汉回到天津,从志愿者回到老师,我还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徐金陆说,“这3个月,我觉得好像重活了一遍,到现在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1)

4月24号,徐金陆回到天津

复阳患者向他招了招手

3月31号晚8点半到4月1号早8点半,是徐金陆志愿工作的最后一班,也是江岸区永清街道驾驶员志愿工作的最后一班。

那天晚上,躺在街道办安排的酒店床上,昏昏沉沉间,他想到了自己在武汉体育大学读书时的系主任何承康。1月28号,何老师因感染新冠肺炎医治无效去世,这也成为徐金陆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的直接原因。

“恩师很严厉,又对我们很好。我硕士毕业在犹豫要不要考博的时候,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徐金陆回忆,“他是老师,更像父亲。如果他泉下有知,知道我做志愿者坚持转运病人,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想着想着,徐金陆睡了过去,一直到4月1号天亮,电话始终没有响。

早上,另外4位志愿者、街道社区负责人都来了,大家拍了张合影。当天数据显示,截至3月31号24点,武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为0。这个“0”也为他们57天志愿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2)

4月1号早晨,志愿者们在街道办门口合影(中间为徐金陆)

5位志愿者中,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他说了一句:“后面如果还有需要,可以随时叫我们。”

没想到一语成谶,4月10号,徐金陆接到电话,街道请他送一位无症状感染者去医院,他二话没说就去了:“根据之前的经验,我就觉得肯定还会有突发状况。”

徐金陆口中“之前的经验”,发生在3月29号。那天他接到任务,送一位复阳患者去金银潭医院。他心里一沉,当时对于复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还存在争议。他丝毫不敢怠慢,穿防护服的时候,专门让社区工作人员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衣服、手套、护目镜是否有空隙。

这位复阳患者是一位60岁出头的大姐,与之前转运发热病人一样,徐金陆和患者一路没有交流。

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又复阳,对患者来说,是件既恐惧又有些烦恼的事。让徐金陆意外的是,这位大姐很平静。

通常,志愿者送病人到医院,要负责对接医院的工作人员,将病人送进去,交接给院方才算完成工作。但这位大姐到达金银潭后,并没有让徐金陆送,而是要来电话主动联系,冲他挥了挥手,自己走进了医院。

徐金陆想:她肯定在金银潭治疗过,对那里的环境和流程比较熟悉。再有现在各医院基本是“床等人”的状态,来了就能收治,患者不再像最初那样恐慌,能够以相对放松的心态来面对。

患者心态的变化,让徐金陆感到高兴,但复阳患者的出现,也提醒着徐金陆,虽然武汉即将“解封”,但是“解封不等于解防、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疫情防控这根弦,每个人还都得绷住了。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3)

志愿工作后半段,徐金陆依然全副武装,丝毫不敢怠慢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4月8号零点,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封城”76天后,武汉与外界的通道重新开启。

当天早晨,徐金陆6点多钟就起床,没有丝毫困意,吃好早饭直奔家门口的汉口江滩公园。

疫情期间,最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对比,因为一对比,就会感伤。徐金陆说:“江滩公园平时说来就来,但在疫情发生后,居民不能出门,公园也用铁栅栏封上了,这也成为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地方。”

7点半,公园已经涌进了不少市民,大家的想法差不多,都想在“解封”后好好感受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徐金陆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酝酿了一会,然后把口罩拉下来,深深吸了口气,又很快戴上。他不禁感慨:“久违了,这个味道。”但一股悲凉又袭上心头,“哪怕只是呼吸空气这样简单的事情,很多武汉人也没法再感受到了。”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4)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5)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6)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7)

徐金陆在江滩公园拍摄的花景

喜欢打乒乓球的徐金陆想到了自己的球友。1月13号回到武汉后,他和球友约了一场比赛。五局三胜,徐金陆先是0:2落后,随后连扳三局,打了场漂亮的反击战。球友有些不服,两人相约春节之后再赛一场,但没想到,这个约定永远不能兑现了。

“打完球一周后,这位球友突然确诊新冠,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恩师和球友接连去世,对徐金陆造成很大打击,也让他倍感恐惧。

“我俩打球那天,彼此距离很近,如果那时他已经在潜伏期,我岂不是也会被传染?”那几天,徐金陆一直很紧张,哪怕只是嗓子痒一下,也让他一阵胡思乱想。为此,他采取居家隔离,和妻子、女儿保持距离。好在经过14天的观察,一切只是虚惊一场。

球友的去世,让徐金陆一下子明白了一句话: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这场疫情,给活着的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徐金陆觉得,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就和家人、朋友永别了。通过疫情,他也在反思和总结:

“第一,平安是福,家人朋友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第二,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如果有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不要留给明天,今天就去付诸行动,不要留下遗憾。”

返津行程,来得好突然

武汉“解封”后,徐金陆就想尽快回到天津。当时天津各高校已经开始复课准备工作,他希望早点回去,因为上班就意味着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之前很多人希望天天宅在家里,不想去上班,因为上班很累。但是现在,大家又明白过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获得最大的安全感。”三个月没上班,徐金陆的心里有点慌,“总不能一直靠吃‘老本儿’过日子。”

从4月8号起,他就着手准备返津事宜,先和街道办、居委会联系。最初的回复,要有天津的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回来后还要在隔离点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

天津的“绿码”没有问题,但后面两项徐金陆有些疑问。一是,在结束志愿工作前夕,他先后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可结果只有电子报告,没有纸质版和公章,回津后是否有效?二是,回津后,居家隔离是否可以代替定点隔离?

徐金陆不免困惑,这对武汉返津人员是不是有些防控过度了?但随后静下心来,他也在做自己的思想工作:“集中隔离也是疫情防控的必要举措,解封不等于解防,还是应该理解和支持。各项措施严一点,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4月13号,街道给徐金陆打来电话,告诉他返津后可以居家隔离,每天按时上报体温即可。这是个好消息!但是,核酸检测证明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就在这期间,武汉疫情形势依然瞬息万变。4月13号,武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1人。14号,武汉市启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调查13个行政区,共100个社区作为调查点,抽样人次总计约1.1万人。

这次抽样调查最大的特点,就是做咽拭子核酸检测的同时,做IgG、IgM抗体检测。IgM抗体阳性,可判断早期感染,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IgG抗体阳性,表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产生抗体了。

4月20号,徐金陆参与抽样调查。4月22号上午10点,他拿到了两份纸质盖着红色公章的检测报告单,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都是阴性。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8)

徐金陆的抗体检测报告单

拿着报告单,他开玩笑说:“看到结果有点小‘失落’。如果IgG是阳性的话,说明我不经意间已经感染并痊愈了,有抗体就啥都不怕了!”

更让徐金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个小时后,天津市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做好离汉来津人员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离汉来津人员须持有天津健康码“绿码”,同时能够提供抵津前7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可正常复工复产复学。

看到这条消息后,徐金陆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可以回天津了。

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等我回来

得知可以返津,徐金陆赶紧在网上订了24号的火车票,开始收拾东西。收着收着,他突然感觉到一阵淡淡的忧伤。

“过去哪怕是暑假,最多只能陪伴家人两个月的时间。这次也算‘得益’于疫情,我们在一起呆了三个多月。”

这三个月,除了志愿工作,徐金陆就在家里给妻子和女儿做饭。她俩爱吃他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和红烧武昌鱼,徐金陆每隔几天就做一次。慢慢地,他已经习惯这样全家人的团圆生活。

每次志愿工作结束回家消毒后,女儿就搂着老爸脖子,听他说运送病人的故事,推都推不开;4月8号零点武汉“解封”,全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离鄂通道开启……回天津后,对妻儿只能送去“云关心”“云牵挂”,他有些无奈,面对着行李箱,深深叹了口气。

让徐金陆欣慰的是,女儿经历这次疫情后,也在思考和成长。3月17号,她写了一首现代诗《疫情之下所感》。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9)

徐金陆女儿的创作

徐金陆有些震撼:“这次疫情照出了人性中的进与退,善与恶,责与权,家与国,也激发了女儿对现实的认识,甚至想到了全人类,她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

出发前一晚,徐金陆把妻子和女儿叫到一起,他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嘱咐两人还是要注意防护,如果不是必须,尽量不出门。女儿明年就高三了,他希望她好好学习,珍惜、把握好这一年多的时间。女儿也没说什么,就是低着头,静静地听着。

24号一早6点多,徐金陆拉着行李箱出发,女儿白天有网课,他没有打搅。妻子本想送到火车站,但出于安全考虑,徐金陆只让她送到小区口。他判断,受这次疫情影响,今年的暑假会缩短,夏天他可能不回武汉了。临别前,他拉着妻子的手说:“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等我回来。”

上车后徐金陆想,幸好没让她们送站,否则真可能控制不住哭出来。

早上7:33,Z236次列车使离武昌火车站。从1月13号到4月24号,滞留武汉103天后,徐金陆带着各种证明和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告别家人,启程返津。

把我的经历告诉学生们

就在今天,天津体育学院为徐金陆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仪式,学校党委书记王欢对他说,希望复课后,他能搞几次讲座,给大家讲讲这三个月在武汉的经历。

这其实也是徐金陆想做的事,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但有时候,他们缺少分辨、判断信息的能力,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可怎样才能有效引导?”徐金陆想,“给学生讲一百个道理,还不如亲自去做一件事,因为你在现场,才更有说服力。”

“就讲讲在武汉做志愿者的经历,这57天,我和其他4位社区志愿者,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我的紧张、焦虑、委屈,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们,还有在转运过程中遇到的人,不论是早期失去信心的患者,还是后期康复患者以及复阳患者,让他们知道武汉保卫战是如何胜利的。”

武汉患者实录深夜绝望求助(实录在武汉接送发热病人57天)(10)

4月26日,天津体育学院为徐金陆举办小型欢迎仪式(右三为徐金陆)

在武汉期间,徐金陆收到很多学生发来的微信,同学们在微信里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敬意,大家都相信这场灾难一定会过去。他很感慨,随着疫情全球化,这一代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正因如此,徐金陆希望快点开学:“他们很幸运,不是疫情的受害者。但疫情来临,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但如果下次真的遇到类似情况,希望他们都能站出来,为其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记者 |董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