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庚申月辛未日(即公元2018年8月7日)。话说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是风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园,原系唐大通坊--郭子仪园林舊址,如今园林犹在,草木葱茏,那时人物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处可寻。可喜者此处现又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处—秀秀书院,足供诸位雅士悠游于红尘之外,寻幽探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1)

(抖音号:秀秀书院 粉丝14万)雅士生活之:将何慰幽独,赖此怀中琴

辰时。诗词歌赋研习时分。

如今且说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毕,遂开口又以合拍行吟,诵诗调气为习。今日选诗: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抖音号:秀秀书院 粉丝14万)雅士生活之:左手抱瑶琴,云间宿

此诗意境深闳隽永,饶有情致。更能摹写颖师琴技足致“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之境,由是与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三篇相提并论,为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另韩愈写诗之“用法变化而深严”(《昭昧詹言》),“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的语言特色,在本诗中皆有极尽体现。

却说先生如今于诗词一道,亦颇有自得之态的,方才言及,便曰但逢好诗妙词,即如“深谷见树,其实丰盈,伸手可触,张口即食……”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2)

(抖音号:秀秀书院 粉丝14万)雅士生活之: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茶一盏

巳时。修习瘦金书正当其时。

如今且说先生,现时大红阔胡桃木书案上展开着的,却是连绵的画作,眼面前儿的,是一幅《秋葵图》。方才晴晴见了,遂大为惊叹:“哇,这是谁画的?……先生你太厉害了。”先生却淡淡地不以为意,只顾忙忙地展开临写宋徽宗瘦金体书法长卷第四十九遍,原来已写至“散虑逍遥”一处了,的是笔笔精到,字字秀挺,怨不得先生这样自矜呢!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3)

(抖音号:秀秀书院 粉丝14万)雅士生活之:幽人弹素琴

午时至申时。茶道、古琴、香道等艺术课程各各进行。

“好,用手抵着,轻轻拍两下,不用放下,扣回去……”小茶室里,秀秀老师柔声细语,以目示之,以手引之,所传于席主华华的,是三才杯泡时茶则的一种放置之法。琴声清越,以为相合。兼之茶香氤氲,遂使诸雅士,皆有寻香而去之举,比方才进门的玲玲,更衣甫毕,即作速奔赴小茶室,一饮为快了。

晶晶练习《酒狂》,她如今日日必来的,由是进境迅速。且是进步之余,犹不忘“温故而知新”。方才她还请先生将练习三十三亲为示范一遍,自个儿好拍了,带回去细细研究。春春师姐口中“神一样的搯起”此时于先生指下演出来,仍有摄人魂魄之功不在话下。

先生又近前指导晴晴一回,从阴阳平衡之道,讲至练习二十七八,又拓宽至托劈之法,晴晴自是听得喜不自胜,频频点头,“明白了,我自个儿找一清净地方儿体会去……”

一时玲玲、婷婷,皆因先生所命,左手挥拍,右手抚琴为习,晶晶、杜秀才则同先生一起修炼太极。才刚先生话音未落:“杜秀才如今单以太极和舞蹈为主……..”结果杜秀才即应声而入,亦算有趣。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4)

(抖音号:秀秀书院 粉丝14万)雅士生活之:除此更无馀个事,一人独对一张琴

先生今儿又挑出“旋腰扭膝”概念示之于众,“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然“腰是腰,胯是胯,必须分清”。比方说,搂膝拗步,到位时,弓步缩胯,转腰推掌……..

先生一面打太极,一面吟唱琴曲,分心二用,圆转如意。杜秀才与晶晶则专心太极,吟唱为辅,亦能自成章法,正自合拍。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5)

晴 晴练琴过程中,则因发问一题,却引出先生“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的一番议论,又因晴晴本身美女作家的身份,倒引得大家一种谈兴正浓。先生猛抬头见琴桌 背对的本如法师手书“清和淡雅”四字,又翻出徐青山《溪山琴况》来,预备以此书为依据,讨论“清和淡雅”四字真谛。《溪山琴况》一书,乃徐上瀛据宋崔尊度 “清丽而静,和润而远”原则,仿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6)

“清”之调者,欲得则必以贞、静、宏、远为度,然后按以气候,从容宛转。候宜逗留,则将少息以俟之;候宜紧促,则用疾急以迎之。是以节奏有迟速之辨,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必欲分明,声调愈欲疏越,皆是一度一候,以全其终曲之雅趣。

“和”之一字,则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扰,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

以 上“清和”二理,其品自以先生为准,先生随口解来,皆能出其不意,发人深省,晴晴、西西老师时有点头认可之意,亦不免偶有异议,遂辩一回。每逢此时,先生 总未免佯怒嗔怪,“对先生岂可如此不敬耶?”三人相视一笑,不了了之。凡遇此例,终又不免故态复萌不在话下。琴理之论,亦类于其它学术,贵乎“百花齐放, 和而不同”,先生却总因思想高度常人难以企及,遂至如此“一人独大”,奈何如之?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7)

至酉时,又是每日照例的辩经会。本篇辩经会题为《黄帝内经 灵枢 肠胃第三十一》,参与者:长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长安西西、雅安平平、长安晴晴、晶晶、婷婷、华华等。

黄帝内经五行养生秘籍(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8)

原文:

黄 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 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 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日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 运还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 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欲知明日《诗经 大雅 桑柔》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