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很多微信群,亲戚群、同学群、公司群、老乡群、车友群、团购群、业主群等等等微信群,我们很多都选择了屏蔽,除了工作的项目群是不得不回复之外,我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屏蔽。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屏蔽呢?

因为很多微信群只是一种信息交流或通知的浅关系,就好比一个品牌,大家一直看它的广告,但是从来没有用过它的产品,那怎么会品牌信任和品牌黏性呢。

同样,现在很多社群只有信息关系,但没有更深的情感和利益关系,所以我们视之为信息干扰,最后选择屏蔽。

我们来看下各种社群的浅关系:

亲戚群:血缘为纽带的人群,不太适合建微信群

有几个人会说话,况且里面都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小辈不敢乱说话,长辈怕说得没水平,恐怕只有共同的家族的喜事等,才会有人在群里面说几个恭喜恭喜吧。

社群是共同价值观,大部分成员具有平等关系的组织。所以,这你就知道为什么亲戚群不太讲话的原因。

更何况,没有这个群还好,有这个群,你舅舅、叔叔、阿姨、婶婶会觉得,为什么他在里面说话,你不点个赞?

然后屏蔽微信群(为什么我们屏蔽很多微信群)(1)

同学群:曾经的关系,并不是今天的关系

不要说小学同学,就是大学同学,大家参加工作之后,已经不是曾经可以抄作业、打游戏、打牌下棋的那种关系了,已经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讲。

如果是大家出来之后都是做同一类工作的,那话题可能会多一点,但是明显不太可能。

而一起回想当年,不太适合群这种场合,更适合线下聚会撸串的时候。

同事群:曾经的同事,并不是今天的同事

同事只代表曾经共过事,当初有一起加班、一起发挥聪明才智的美好体验,曾经一起吐槽过上级和老板,拥有一起获得过组织的奖励或荣誉的时刻。

但是,同事就是同事,不一起做事了,很多就不是同事,很难上升为朋友,因为缺乏长期接触和深度了解。

所以,同事群有意义吗?没意义。除非是一起工作5年以上,但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又比较少。

当然,我说的社群是互联网社群,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社群,以微信群为典型。这种社群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共同目的,有相同价值观,有共同利益的在线组织。

一个群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共同点的人越多越好,这个共同点不是血缘关系、不是同学关系、不是同事关系,也不是地域关系(比如老乡),而是价值关系。

然后屏蔽微信群(为什么我们屏蔽很多微信群)(2)

为什么别人一个跑步打卡的微信群,能够保持那么活跃呢?

是因为大家相互监督,如果你没有坚持,那不好意思,发红包给那些坚持运动的人。

这样下来,那些不能坚持的人,看到你这个规则自然不入群了,同时实际过程中坚持不下来的人也被淘汰了。

这个群所有成员就每天都要打卡,也有部分分享运动跑步的心得。因为那么多人天天打卡,总会有人说话吧,更何况坚持下来的东西往往更有话说。

还有一点,人家建的群是有很明确规则的,除了运动跑步话题,其他相关的都不能聊,这样下来是不是沟通效率好多了,对群成员干扰也少多了呢。

然后屏蔽微信群(为什么我们屏蔽很多微信群)(3)

对于群主来讲,运营一个群,要像做一个品牌一样,以用户为中心,一个品牌不能满足所有人,而是一个圈层。

同样,一个社群首先要筛选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然后建立目标和规则,坚决执行,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最终为群成员持续谋福利。

一个群的好与坏,主要在于群主,能否将群成员这些浅层次的关系转换成深度关系。


学中国智慧,立品牌正见!上木木说原创,了解更多,请关注!

,